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我國農產品出口預計低速增長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張 強 字號:【

  2017年,在發達經濟體同步復蘇、新興經濟體整體走強的大背景下,我國農產品貿易在走出低谷的基礎上,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農產品貿易增長9.1%

  據海關統計,2017年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額為1998.2億美元,同比增長9.1%,比前年增速提高10.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51.4億美元,同比增長3.5%,與前年增速持平;進口1246.8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增幅較前年高17.3個百分點。

  出口“韌性”增強,進口強勢反彈。2017年,得益于全球需求回暖和國內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深化,在人民幣升值、環保壓力、貿易摩擦升溫等因素制約下,我國農產品出口表現出一定的“韌性”,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已連續9個季度保持正增長。2017年各季度農產品出口增速分別為0.02%、5%、0.4%、8.8%,全年出口增速與前年持平。進口方面,2017年各季度農產品進口增速分別為19.4%、10.1%、12.7%、11.8%,結束了近兩年進口負增長的局面并強勢反彈。

  主要產品出口勢頭良好,深加工產品出口增速超過初級產品。2017年,我國水產品、蔬菜、水果、肉類分別出口204.3億美元、111.7億美元、47.5億美元、27.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1%、5.9%、-2.6%、9.3%。2017年深加工農產品出口增速為5.6%(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43.1%),高出初級農產品出口增速3.7個百分點,出口增長主要源于企業的轉型升級。

  大豆、植物油進口大幅增長,肉類、水果進口放緩。2017年,我國進口油籽油料430.3億美元,比前年增長16.1%。其中,進口大豆9549.5萬噸,同比增長13.8%;進口油菜籽474.8萬噸,增長33.2%;進口肉類產品95億美元,下降7.6%;進口乳制品93億美元,增長13.3%;進口植物油71.7億美元,增長15.2%;進口水果54.6億美元,增長5%。以上幾類產品合計占我農產品進口總額的59.7%。

  農產品出口呈現5大特點

  2017年以來,我國農產品出口運行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成本上升制約水產品出口增長。2017年,受國際油價上漲、環保投入加大、長達108天的休漁期等因素影響,水產品出口成本上漲,出口增速放緩。海水養殖產品前三個季度生產價格指數同比分別上漲12%、6.2%和7.3%,淡水養殖產品和海水捕撈產品前三個季度生產價格指數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導致水產品出口量增速低于前年同期近兩個百分點。

  二是匯率波動增大了企業收匯風險。2017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上漲6.2%,對日元上漲2.4%,對歐元下跌7.2%,對英鎊下跌2.7%,對澳元下跌1.4%。盡管相比世界主要貨幣對美元的波動浮動而言,人民幣匯率整體波動幅度偏窄,但從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6.2%到2017年升值6.2%,部分未做好匯率套期保值的企業遭受了一定損失。

  三是出口市場出現分化,對傳統市場增長緩慢。2017年,我國對土耳其、哈薩克斯坦、荷蘭、波蘭等新興市場農產品出口增速超過兩位數,而對東盟、日本、中國香港、歐盟和美國五大傳統市場農產品出口增速分別為3%、1.8%、-1.1%、6.1%和4%。

  四是國際大宗農產品去庫存較慢,價格探底。2017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依然處于上漲格局,市場活躍度和幅度均有所下降,然而多數大宗農產品價格小幅下跌。總體來看,相比工業品,國際大宗農產品去庫存、去產能速度較慢,交易價格仍在探底,不利于我國擴大農產品出口。

  五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穩定出口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穩定農產品出口發揮了重要作用。如玉米價格大幅下降導致禽肉出口價格競爭力提升;由于玉米收儲政策調整,更多農戶選擇了種植花生,2016年產季我國花生產量增加了18%,2017年花生制品出口量增長近三成。

  2018年農產品出口

  預計低速增長

  2018年,農產品出口面臨的有利因素如下:

  一是政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我農產品出口的長期利好因素。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寫入黨章,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和《農業部關于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均提出要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提升行動,大力推進農業“走出去”,這將進一步提振企業出口信心。

  二是受農民工返鄉及國內金融“去杠桿”等因素影響,預計2018年國內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盡管受到輸入性通脹的干擾,總體仍將低速增長,有利于擴大農產品出口。2018年玉米仍以去庫存為主,政策導向明確,臨儲庫存量仍較大,預計玉米價格將偏弱運行,對畜禽出口有利。

  三是預計2018年歐元區經濟繼續穩健增長,新興市場受到中國需求拉動的支撐繼續增長。國際大宗農產品市場將呈溫和通脹的走勢,有利于擴大出口;“一帶一路”建設為農產品出口提供了新機遇。

  四是農產品出口基地繼續深化和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海洋食品、天然食品、功能性食品的開發帶來新的出口增長點。出口主營企業將響應“脫虛入實”的政策導向,重新專注主業、深耕境外市場。

  農產品出口面臨的不利因素如下:

  一是隨著國際通脹預期升溫,預計部分國家加息步伐提速,并導致資本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震蕩運行。

  二是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美元的避險功能下降,美元匯率偏弱并導致人民幣匯率被動走強。

  三是國際市場競爭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西非的尼日利亞、加納等國家開始發展本國的番茄加工業,對中國小罐番茄采取高額關稅和配額制度;中國加工的狹鱈魚片占全球份額的45%,主要原料來自俄羅斯,而俄羅斯開始直接出口冷凍魚片,對中國企業形成擠壓效應。

  四是行業淘汰出口落后產能需要一定的轉換期。我國出口農產品的中小企業數量眾多,適應環保政策和形成外貿競爭新優勢需要一定時間。

  綜上所述,我們預計,2018年農產品出口將低速增長,出口增速在2%左右。

  (作者單位: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