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沈文昌:不做白領做龜農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葉碧君 申 卉 字號:【

  90后的浙江小伙沈文昌是華南農業大學的一名畢業生。2015年畢業后,面對著同學要么深造做研究,要么轉行當白領,他卻不走尋常路,選擇投身一線養殖成為“龜農”,在黑泥塘里摸爬滾打創業養草龜。

  兩年過去了,他憑著學農出身的“專業范”和新一代的市場眼光與思維,創造了年銷售額超6000萬元的業績,更是上央視講述了自己的致富經與奮斗路,他坦言,每一個行業都存在著機遇,這個世界不缺少機遇,需要的只是能夠抓住機遇的雙手。

  新聞嗅出養龜商機

  不做白領偏愛養龜

  在廣東佛山順德的養殖場中,烏龜靜靜地臥在塘底或池底的淤泥中等待冬眠。90后小伙沈文昌正站在塘邊清點運輸箱中的烏龜。作為一名水產養殖專業出身的華農畢業生,沈文昌經常挽起褲腳,一頭扎進30畝的黑泥塘中“摸”烏龜。

  沈文昌是華南農業大學的2015屆畢業生。早在報考大學時,他就選擇了水產養殖系。“我從小在龜鱉養殖場長大,父親是干這一行的,雖然他希望我轉行,但我卻對這一行很感興趣。”

  “很多水產專業的畢業生都會轉行做白領。”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沈文昌卻決心投身一線養殖:“工作辛苦,又幾乎沒有休息日,但我就是喜歡這個行業。”

  2014年底,還沒畢業的沈文昌組建了一支創業團隊,一開始希望在烏龜加工市場“做出一番事業”。“當時我和團隊成員天還沒亮就起床,天天坐公交車往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跑,實地調查廣州烏龜終端消費市場情況。”就這樣,他在實戰中學習了產業管理、風險投資、團隊組建等“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但是,一條關于規范龜甲膠原材料的新聞讓他嗅出市場的潛在商機,“當時新聞提到,國家有關部門出臺新藥典,闡述中華草龜的龜殼是生產龜甲膠的最佳原材料,我就意識到了中華草龜的市場價值。” 于是,他開始轉向,就此開啟了自己的創業路。

  湊18萬元開始養龜

  三月收入超400萬元

  沈文昌坦言,“以前草龜屬于龜類消費市場中的‘低檔品’,養殖成本比售價還高,但當草龜被作為最佳的龜甲膠制作原材料,草龜的身價必定大漲。”同時,他還看中了廣州是全國最大的龜鱉集散中心的特殊地位。

  2015年6月,剛畢業的沈文昌向父親借了10萬元,還說服了兩個同學一起出資,總共湊了18萬元,在市場租了檔口,并大量購入草龜。作為一名大學生,他思考的不僅僅是傳統經營,還希望將新技術、新思維融入自己的創業中。于是,他結合互聯網,開發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招攬客源,以此鏈接到全國各地的養殖戶。

  “當時,我們每個月圍繞一個主題,每個人要寫一篇養龜的知識文章,并推送給50多個與養龜有關的微信群介紹養龜之道。”他介紹,通過給群友熱心解答,他成了各微信群里的“紅人”,這也為之后的草龜銷售積累客戶。當年9月,他的眼光獲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饋,各大藥廠紛紛收購草龜。之前的客戶都找他要貨,沈文昌馬上將草龜轉手賣出,3個月的營業額就達400多萬元。

  黑泥塘中

  “摸”出6000多萬元

  沈文昌還把目光投向新商機:培育龜苗。他解釋,培育龜苗市場前景好,但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利用專業知識悉心培育,未來3到5年種苗的市場是非常廣闊的。”

  不過,對于初出茅廬的沈文昌而言,有時候看似“簡單”的道理也需要通過“栽跟頭”來學到。沈文昌說,以前曾在11月硬生生把5000只溫室商品龜苗放進池塘飼養。一個月后,烏龜們不僅流鼻涕,還伸長脖子在水中打轉,“那時就意識到試驗失敗,于是只能放棄龜肉,轉而賣龜殼,虧了幾萬元。”不過,沈文昌卻不后悔,把它當作“交學費”,并通過試驗各種治療方案,找到了對付烏龜感冒的辦法。“雖然虧了錢,但學到很多經驗。”沈文昌說。

  自2015年創業至今,沈文昌的團隊已發展到20人的規模,2017年以來,以每周銷售草龜100多萬元的速度,他帶領團隊在2017年前三個季度取得6000多萬元的總銷售額。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