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質量興農戰略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制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調整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2.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共信息平臺上線
2月5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共信息平臺和“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和微信公眾號經農業部授權,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承辦和運行維護。平臺構架以國家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為基礎,深度整合現有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板塊信息系統。
3.首顆農業高分觀測衛星成功發射
6月2日,高分六號衛星成功發射,這是國內第一顆搭載了能有效辨別作物類型的高空間分辨率遙感衛星,將大幅提高農業對地監測能力,加速推進天空地數字農業管理系統和數字農業農村建設。
4.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
6月7日,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由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中國農民豐收節秉持“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堅持農民主體、政府引導。
5.國務院提出振興中國奶業,明確奶業振興時間表!
6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圍繞奶源基地建設、乳制品加工流通、乳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消費引導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為奶業指明了發展路徑。《意見》明確到2025年奶業要實現“全面振興”,2020年我國的奶源自給率要保持在70%以上。
6. 《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發布
6月26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提出力爭3~5年,我國農業品牌化水平顯著提高,品牌產品市場占有率、消費者信任度、溢價能力明顯提升,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明顯提高,品牌帶動產業發展和效益提升作用明顯增強。重點培育一批全國影響力大、輻射帶動范圍廣、國際競爭力強、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級農業品牌,打造300個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500個國家級農業企業品牌,1000個農產品品牌。
7. 農業農村部開展“2018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
6月26日,為貫徹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的“產業扶貧要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部署要求,農業農村部啟動2018全國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全年先后舉辦了7場產銷對接活動,全國四分之三以上貧困縣參加,展示展銷萬余種農產品,開展了20多場品牌推介活動,近3000名經銷商、采購商參與對接采購,現場簽約金額超過190億元。
8.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在山東壽光成立
7月12日,農業農村部和山東省共建的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在蔬菜之鄉山東省壽光市成立。中心占地面積57畝,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中心將建立長期、動態的蔬菜產業質量安全風險數據平臺,針對蔬菜產業潛在的風險向全國發布預警,對關鍵質量要素發布指導信息。
9.全球農產品“聚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全球農產品大量展出并進入中國,也促進了中國食品(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中國上海成為全球進口和國際進出口采購的樞紐。
10.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獸醫官高度評價我國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11月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獸醫官盧布斯博士高度評價中國為防控非洲豬瘟采取的堅決果斷措施。盧布斯指出,面臨突發的非洲豬瘟疫情,中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