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多果實,橄欖彌珍奇。千載之前,閩中大地孕育出橄欖,從此橄欖便在這扎了根,郁郁蔥蔥地生長著;千載之后,橄欖青翠如故,卻不再只是一粒果子,而是寄托萬千福州兒女鄉愁的所在,“一粒橄欖溜過溪,對面伊妹是儂妻……”這些風味濃郁的福州童謠,道出了福州人對橄欖的一往情深,橄欖也被福州人稱作“福果”,既是“有福之州”的特產,又有“幸福”的吉祥寓意。
千年佳果 成就“金名片”
橄欖,又稱白欖、青果、黃欖,為橄欖科橄欖屬植物,是熱帶、亞熱帶的名優水果之一,原產于我國,盛產于福州地區,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福州位于閩江下游兩岸,古來有十邑,依山伴海,物產富饒,在漢朝《三輔黃圖》已有記載,橄欖是地方傳統優勢果類,在生產規模、一二三產業融合、產供銷一體化、栽培和加工技術水平、科技研究水平和成果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得鹽即回味,消食尤奇方。”從一千多年長久的發展歷史中,福州橄欖形成自己所獨有的加工工序,以福州橄欖青果為原料,利用其獨有的纖維細、果大、風味濃、可食率高的品質特性,加入糖、鹽、香料等輔料,經制胚、浸提、煮糖、腌制等30多道復雜的工序,形成了“福州橄欖”獨特的優良品質和風味,廣受好評。2010年注冊國家工商總局“福州橄欖”地理標志集體商標。
酸澀清甘 吃出產業龍頭
“南國青青果,涉冬知始摘,雖咀澀難任,竟當甘莫敵”,一顆青青果撐起了一個大產業,成為果農手中的致富果,橄欖產業也如同吃橄欖越咀越甘甜。
福州橄欖在閩江下游沿岸的閩清、閩侯建立了12萬畝橄欖產業帶,是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集中產區,形成了閩江兩岸橄欖綠的農業景觀。據悉,2017年全市種植面積13萬畝,年產量8.0萬噸。
1980年福州橄欖種植面積僅4300畝,產量1082噸;2016年面積12.3萬畝,產量7.5萬噸,占全省的83%,改革開放30年以來面積擴增25倍,產量增長40倍。在種植面積和產量快速增加的同時,加工業也快速發展,以福州大世界橄欖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加工企業迅速發展起來,目前有4家省級龍頭企業、10家市級龍頭企業,年加工量達4萬噸,產品以蜜餞、飲料為主,橄欖蜜餞、橄欖汁、冰橄欖等產品銷向大江南北大、中小城市,部分已出口東南亞及歐美華僑地區,產業規模達13多億元。
強化品牌建設 擦亮金字招牌
福州橄欖是我國的傳統名特食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為強化品牌建設,釋放品牌紅利,福州市多措并舉,不斷挖掘橄欖文化,塑造福州橄欖品牌。
水果產業是福建特色優勢產業,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水果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水果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制定了《加快現代水果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加強組織領導,出臺扶持政策,鼓勵支持各地培育區域公用品牌。
傳播橄欖品牌文化。豪峰食品有限公司注冊的“賽園”橄欖品牌,被國家貿易部授予“賽園”中華老字號,并組織編輯出版了福州歷史文化系列叢書《閩都橄欖文化》,還聯合福州電視臺連續三年舉辦福州“賽園”橄欖喜娘大賽。
科技助力品牌成長。福州延福橄欖有限公司擁有180、246、310與960橄欖果汁馬口鐵灌裝生產線,及蜜餞分裝生產線均已通過質量標準體系認證,企業依托省內高校與科研單位,不斷加強科研力量,加大科技投入,組織一批專家及科研技術人員進行橄欖褐變及沉淀技術的攻關、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改進生產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保證產品品牌的穩定持續。
品質提升品牌價值。福州大世界橄欖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最具規模的橄欖精深加工企業與農業農村部《橄欖制品》行業標準起草單位,在生產經營上始終遵循“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經營宗旨,從原料品種、產地選擇、產品生產加工到成品出廠檢驗把關,均實行嚴格的工藝程序,并不斷開發創新、升級換代,追求品質特色,樹立“綠色生產、循環經濟”的現代蜜餞加工行業典范,產品暢銷國內外。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