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萬年貢米:來自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孫藝婷 字號:【

  江西萬年歷史悠久,有著燦爛的農耕文明。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定居勞作、繁衍生息。萬年縣曾發現距今12000年的稻作遺存,被考古界公認為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

  萬年考古成果及圍繞傳統貢米種植生產形成的農耕器具、生產方式、民俗文化以及萬年稻谷在長期發展演變中形成了“野生稻—人工栽培野生稻—栽培稻—稻作文化”這一稻作發展歷程,共同構成了“百年貢米產業、千年貢谷遺存、萬年稻作起源”的萬年稻作文化系統。

  萬年稻作文化系統于2010年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3年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并成為構成江西省 “萬年稻作、千年瓷都、百年紅色”三大文化品牌的重要內容。

  生物多樣性的農林復合系統

  水稻一直是萬年縣主要的栽培作物,特別是其特有的貢谷及由此形成的稻田農業生態系統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

  貢谷的基因豐富了水稻基因多樣性。萬年貢米接近野生稻形態特征,古人不斷從生產實踐中逐漸選育而成,帶有顯著野生稻特性,其蘊藏著豐富的抗病蟲、抗逆境的抗性基因及其他有利基因。特別是,萬年貢谷的耐瘠性是其他栽培稻中不多見,對其進行研究、保護和利用,對我國水稻種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貢米獨特的生長環境形成生物多樣的農林系統。由于貢米的種植需要冷泉水常年灌溉,因此稻田周圍的山林所起的水土涵養作用至關重要。當地人對山林的保護也使得貢米生產系統及其周圍的山林形成了生物多樣的農林復合系統。同時由于貢谷自身的抗蟲性與耐瘠性,農民在種植貢谷時不施化肥、農藥,使得種植環境相對較好,利于生物多樣性的保持。

  萬年貢谷原產于萬年縣的裴梅鎮荷橋村山區,僅荷橋村300余畝山區水田出產的才最為正宗,移植到其他地方其品質則明顯下降。據專家考證,這是萬年貢米生長要求水土含有多種礦物質、山高垅深日照奇特、泉流地溫變異等特殊的自然環境使然。這種景觀形成的小氣候使得貢米得以生長,從而將這一種質資源保留了下來。貢谷生長在山垅中,山上流下的山泉帶著樹木的凋謝物以及土壤中的礦物質常年灌溉稻田,為貢谷的生長提供豐富的營養。在貢谷所生長的農林生態系統中,不但保持了生物多樣性,還形成了高效的水資源利用和良好的水土保持。

  稻作文化源遠流長

  萬年貢米有說不完的歷史。據《萬年縣志》記載:“相傳,早在南北朝時期,皇帝南巡,途中夢見江南有‘千斤冬瓜,寸長大米’,便差人到南方查訪。當差人查訪至江西萬年縣(明置縣)荷橋、尤港一帶時,果然在野生稻谷中發現有‘三寸粒’稻米,而且米質非同一般,便速回朝呈報皇帝。皇帝聽后大喜,當即傳旨江西荷橋、尤港‘ 代代耕食,歲歲納貢’。”萬年貢米由此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種植歷史。清時各州縣納糧送至京城后,必待萬年貢米運到,方可封倉。

  萬年貢谷原名“塢源早”,保持了野生稻長芒的植物特性,是當地先民經過數千年精心培育的一種晚秈優質稻良種,有“一畝稻花香十里”的贊譽。貢米三粒一寸,粒細體長,光潔透亮,香糯不膩,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譽蓋五谷。1958年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博覽會上展出,受到好評。1959年中共廬山會議期間選為食米,頗受贊譽。

  在水稻生產早期,萬年人在探索出了放紅綠萍選田、打樁排泉、扎草人拒鳥、油茶籽殼磨粉防蟲等原始的水稻栽培管理方式,其中扎草人拒鳥現在在部分山區仍然能夠找到痕跡。目前萬年很多地方還保留著“敬老有福,敬土有谷”“開秧門”“祭谷王”等農耕傳統。這些信仰構成了萬年稻作文化的重要內容,在維系農耕社會秩序、保護自然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長期的水稻耕作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萬年民俗文化。萬年民俗文化以節令、農諺、民謠、民歌和民間傳說等為載體,活躍于民間,世代相傳。每年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許多村莊都舞矮腳龍燈,祈求風調雨順;每年端午,都在樂安河上舉辦端午龍舟賽,表達豐收的喜悅。2014年,萬年稻作習俗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化積淀滋養貢米產業

  萬年稻作文化是萬年最重要、最絢麗的一張名片。近年來,萬年把稻作文化作為統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依托和靈魂,推進稻作文化與旅游、科技、物流、商貿、節慶、會展等融合發展。

  2005年開始,萬年縣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稻作文化旅游節,先后舉辦了四屆。2018年11月,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六大分會場之一,萬年在貢米原地舉辦了聲勢浩大的萬年貢米豐收開鐮節,主題就是“弘揚萬年稻作文化、壯大萬年貢米產業”。今后萬年縣將“貢米豐收開鐮節”這一活動作為每年的常規活動繼續舉辦。

  目前,萬年貢米已成為國家原產地保護產品和省級地理標志產品,有貢香米1、2、3號,貢絲米1、2號、珍珠貢米等十多個品種。江西正稻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萬年貢集團有限公司,將貢米產業化,依托科技、市場、加工、文化基礎等方面優勢,推出萬年貢米品牌,不僅保護和傳承了萬年稻作文化系統,還為產業注入澎湃活力。2017年10月萬年貢米列入國家糧食局遴選的 “中國好糧油” 第一批企業產品名錄。萬年貢米已成為天貓、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的大米核心品牌,線上銷售額增幅30%以上。2017年萬年貢米集團產品銷售收入達27.86億元,同比增漲5.8%,利潤總額達1.21億元,同比增漲8.9%,2018年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

  (作者單位:江西萬年縣農業農村局 )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