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遠縣位于江西省贛州南部,是國家級貧困縣,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2015年以前,這里無產業、無優勢……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在整個贛南地區處于末位。如何解決農村農業分散、小規模種養方式和銷售問題,一直是困擾安遠脫貧攻堅的關鍵性難題。
近年來,安遠縣抓住“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積極推動電子商務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通過組建電子商務辦公室,出臺扶持政策,策劃電商扶貧產業,讓深藏在山中的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建立完善的電商扶貧產品供應鏈體系及貧困戶產業脫貧利益聯結機制,加快推進安遠電商扶貧產品品牌化、標準化,帶動貧困戶增收,成功打造出縣域電商扶貧新模式——“安遠模式”。
截至目前,安遠縣已組建電商扶貧合作社55家,發展適合網銷的紅蜜薯、紫山藥、百香果等農產品約3萬畝,2018年帶動3691戶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產業,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全縣成功脫貧。安遠先后被評為江西縣域電商十大領軍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一組組數字、一項項榮譽見證了安遠縣利用互聯網創造的蓬勃發展。在眾多縣域中,安遠為何能脫穎而出?“安遠模式”又有哪些獨特之處?記者采訪了江西省安遠縣電子商務辦公室主任賴仁茂。
立體打造電商發展模式,
通過訂單農業成功助農脫貧
賴仁茂認為,安遠模式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打通農產品供應鏈,具體為“三級聯動、四位一體”模式。“三”是建立“縣級組建電商扶貧合作聯社、鄉鎮組建電商扶貧合作總社、各村組建電商扶貧產業合作社”三級聯動方式;“四”是實現“電商企業+電商扶貧基地+電商扶貧合作社+貧困戶”四位一體的電商扶貧模式。該模式以電商龍頭企業為帶動,以合作組織為紐帶,以基地建設為基礎,一手抓產業推動和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體系,一手抓合作組織建設和電商服務體系,構建完善的電商企業與貧困戶利益聯結帶動機制。實踐證明,“三級聯動、四位一體”的電商發展模式成功助推安遠縣走出一條扎實、有效的脫貧之路。
“我們把電商扶貧的重點放在產業培育上,通過建產業基地,推動電商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以電商扶貧倒逼農產品向規?;?、集約化、標準化發展,實現農產品從‘提籃叫賣’到‘觸網騰飛’、由‘分散式’種植到‘規模化’訂單農業轉變。”賴仁茂介紹,按照“壯大存量、培育增量”的原則,一方面將現有的紫山藥、贛南臍橙等傳統產業線上轉型,解決市場對接問題,讓傳統產業通過互聯網煥發出新的生機。另一方面對網絡零售平臺上銷售額前10名的主要農產品進行分析,扶持引導貧困戶種植紅蜜薯、百香果等“短平快”的網貨產品,從無到有創出一個新的產業。實現從過去“生產什么,賣什么”向“消費者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的精準化模式轉變。
紅蜜薯就是一個成功案例。賴仁茂介紹,通過網上數據調查發現,市場對紅薯這類富含膳食纖維的營養粗糧的需求增加,加上安遠本身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紅薯,而且紅薯種植期短,種植難度低,綜合各方面因素,最終選定紅蜜薯作為脫貧新產業。去年,由縣政府統一組織、縣電子商務辦公室具體指導,在全縣大范圍推廣紅蜜薯,發動貧困戶種植,僅去年一年,全縣共建成近一萬畝紅蜜薯產業基地,覆蓋15個鄉鎮、3240戶貧困戶,貧困戶加入到所在村的合作社,由合作社負責指導種植,產品成熟后,合作社按照標準統一收購,電商企業再到合作社集中采購,由電商企業負責包銷。通過“電商企業+電商扶貧基地+電商扶貧合作社+貧困戶”四位一體的電商扶貧模式,全縣近萬畝的紅蜜薯在短時間內全部銷售出去,成功幫助貧困戶脫貧,紅蜜薯因此成為全縣電商扶貧的主要產業之一,今年計劃將種植面積擴大到2萬畝。
訂單農業離不開農產品供應鏈的組織再造和標準建設
如何實現生產組織化,一直是困擾農村電商發展的難題,安遠縣又是如何解決的?
賴仁茂告訴記者,合作社一頭連著電商企業,一頭連著貧困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合作社采取“大戶帶小戶,社員互相幫”和“基地委托農戶代管”等模式,貧困戶以土地、資金、勞動力等方式入股,由合作社優化組合,統一流轉土地、統一供種、統一品牌、統一標準,成片推進種植基地建設,破解貧困戶自行種植產業難成規模的難題,有效激發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通過“電商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發動電商企業包村扶貧、包銷合作,保價回收貧困戶農產品,為貧困戶解除后顧之憂。
以安遠縣鳳山鄉東河村的紫山藥為例,過去,貧困戶都是自己挑到縣城集市上去賣,平均八九毛一斤,價格便宜不說,還經常賣不掉??h里了解情況后,在當地組建了紫山藥電商扶貧基地,并成立紫戀紫山藥電商扶貧產業合作社,實行訂單農業,通過合作社集中采購、電商企業包銷,農民不再為銷售犯愁。電商企業通過線上銷售直接到達消費終端,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這樣就有了更高的利潤空間,自然也提高了對農民的收購價。
據統計,紫山藥種植面積從2015年的400畝發展到2018年的3000畝,再到2019年的近萬畝,單價從0.8元/斤提高到2.5元/斤,銷售期縮短1-2個月,貧困戶實現每畝凈增收4500元,僅鳳山鄉就直接帶動113戶貧困戶脫貧。
傳統農業都是先生產、后銷售。安遠創新電商扶貧模式,形成“電商企業+產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四位一體網絡包銷訂單農業,促使產銷主體進行全面、深入、精準對接,貧困戶與電商企業建立緊密、穩定、長期的對接合作關系,讓貧困戶農產品不僅產得出、產得好,還賣得出、賣得好。訂單農業在安遠縣的脫貧實踐中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確保了扶貧成效。
據統計,2018年安遠縣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包銷貧困戶農產品5779萬斤、1.82億元,不僅帶動3691戶貧困戶發展農業種養產業,還形成了“春瓜、夏桃、秋薯、冬橙”四個規模化的電商生鮮拳頭產品,解決了原來只有臍橙單一品種的問題,有力促進電商和扶貧、電商和農業產業的有機融合。
此外,安遠縣政府專門聘請專家團隊,建立電商扶貧微信群、各鄉鎮電商扶貧產業微信群等。定期開展種植技術、肥料管理等培訓,確保貧困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夯建基礎設施,打造產業集群,
為農產品流通降本增效
高昂的物流配送成本是阻礙農業發展的一項重要頑疾,對于生鮮農產品來說,一件產品的物流配送費用甚至高于農產品本身的價值,因此圍繞農產品供應鏈投建配套設施,完善配套服務,將是降本增效的關鍵,也是提高本地經營者綜合競爭力和實現增收的重要手段。
“無論市場千變萬化,我就抓產地一公里。” 賴仁茂認為,農村電商發展最大的問題是配套服務,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物流。
為了疏通農產品“上行路”,安遠縣把配套服務體系建設作為農村電商發展的先導工程。投資8億元建設占地486畝集辦公、住宿、倉儲、物流、冷鏈、農產品展示為一體的縣級農產品電商產業園。投資1000萬元建設1萬平方米的順豐和中通兩個農產品快遞分撥中心,開通城市直發專線26條,月均發貨數量可達100萬件左右。同時,整合郵政、供銷、快遞企業等運力資源,建設了1個縣級倉儲配送中心、18個鄉級物流服務站、105個村級物流服務點,基本實現行政村電商服務體系和物流服務體系全覆蓋,構建了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針對物流運輸,當地還出臺了一些補貼政策,如每個分撥中心,縣里直接補貼50萬元,對包銷貧困戶農產品的電商企業,其每單快遞費政府補貼2-3毛錢等。
“快遞成本的高低和我們發貨量的多少有直接關系”賴仁茂強調,這也是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做產業化的原因,對快遞公司而言,我們的發貨量越大,他們的成本就越低,給到我們的快遞價格也就越低。2018年全縣電商產品網絡交易總額突破18億元,快遞單量突破1200萬單,分別比2013年增長了15倍、12倍,平均物流成本降低了30%左右。一箱3公斤臍橙寄往“江浙滬”的快遞費由15元降到4元。
作為贛南臍橙的核心主產區,物流降本增效后,70%的贛南臍橙在安遠集散,安遠也逐漸成為全國最大的贛南臍橙集散交易中心。
“扶貧不僅需要‘授人以漁’,讓貧困戶掌握‘捕魚’的本領,還需要‘營造漁場’,使之豐饒,讓貧困戶有‘魚’可‘漁’。”賴仁茂表示,農產品電商產業園以電商為手段,以互聯網為核心,打造了集國家級檢測中心、電子商務中心、果品交易中心、農特產品集散中心、快遞分撥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及其他配套設施于一體的現代大型服務業集聚區,發展電商產業集群,營造漁場效應。
在品牌建設方面,安遠縣注冊了“三百山”品牌,線上,在天貓、順豐優選等主流電商平臺組織“三百山”電商扶貧品牌主題促銷活動。線下,相繼開展了“三百山”贛南臍橙電商扶貧銷售大賽、“一村一品”電商扶貧產銷對接、紫山藥電商扶貧采挖體驗、電商扶貧“百日行動”助力紅薯干銷售等活動,通過產銷對接和城鄉互動,形成人人參與電商扶貧助農的良好氛圍。
政府還積極引導合作社及貧困戶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開發出百香果糕、紅薯干、紫薯餅、紅薯粉絲等產品,創響了“薯小妞”“臻果然”等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的“三百山”系列特色產品品牌,延長了農產品的銷售期和產業鏈,為貧困戶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
打造中國農村版“開曼群島”,
吸引全國創業者落戶安遠
安遠“筑巢引鳳”,招攬全國創業者,繼續創造發展新動能。
如今,安遠縣已經成功脫貧,產業基礎、倉儲物流、電商服務體系等都已形成并日趨完善。未來,安遠不再滿足于內部生長,而是向外突破,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廣闊的合作空間,面向全國招募創業者到安遠落地生根,發展電商產業集群。
為吸引相關企業前來創業、合作。今年4月26日,縣政府出臺了《安遠縣電商產業集群發展扶持辦法》,招引各類電商企業、服務平臺入住電商產業園區,形成創新創業集聚地。并從稅收獎補、快遞價格、金融扶持、人才引進、辦公倉儲、品牌創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打造了一個非常寬松的、立體的政策環境,其扶持力度之大,堪稱“中國農村版的開曼群島”。
有了“硬件”基礎,再加上“軟件”支持,安遠成為農村創業的“寶地”。
賴仁茂表示,從今年起,通過三年努力,將安遠縣打造成區域性電商總部基地,實現電商產業集群發展。一是搭建安遠縣虛擬電商產業園,針對第三方運營平臺,打造虛擬電商產業園,與相關平臺對接,實現網上直接注冊、一鍵開戶、網上辦稅等配套功能。二是出臺配套獎補政策。
對于入駐電商產業園的企業,安遠縣究竟提供了哪些優惠政策?賴仁茂向記者做了詳細介紹。
稅收獎補政策:對年納稅額達到一定標準的電商企業、年納稅首次突破一定額度的企業和引進企業入駐電商產業園或在安遠虛擬電商產業園離岸注冊的電商企業或個人,政府都會給予相應獎勵。其中年納稅額500萬元以上的電商企業可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獎勵。對年納稅(縣財政實得部分)首次突破1000萬元的企業,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快遞價格洼地政策:凡注冊地在電商產業園,并在園區辦公、倉儲的電商企業,可連續三年享受“三通一達”中1-2家快遞企業發貨3公斤內發全國(偏遠省份除外)不超過4.0元/單的優惠政策。對在安遠設立縣級(不含縣級)以上區域性快遞分撥中心的快遞企業,由縣財政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金融扶持政策:根據電商企業新繳納的稅收(縣財政實得部分),按照1︰3的比例給予企業配套不超過500萬元的“財園信貸通”或不超過300萬元的“小微信貸通”等免抵押、免擔保授信。電商企業掛牌、上市享受當地獎勵政策。
人才引進扶持:安遠縣特別重視人才引進,對于入駐企業的員工在住房補貼、生活補助、社保補貼、子女入學、崗位補貼等方面都給予大力支持。如企業納稅(縣財政實得部分)達到300萬元以上,將給予企業5名核心高管每人每月1000元的租房補貼。
辦公倉儲補貼:對入駐園區的企業,根據企業人數,按照人均6平方米的標準,提供2年辦公場所免租期。同時根據企業納稅標準,每年給予相應的倉儲補貼,補貼期限為3年。
促進企業創新創造:對獲得國家級高新企業認定的,給予一次性20萬元的補助;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重點新產品的,分別給予10萬元/個、5萬元/個獎勵;對獲得國家、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10萬元、6萬元的獎勵;對單位和個人申報的發明專利進入實質性審查階段的,給予1000元資助;對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每件給予4萬元資助;對獲得實用新型授權的,每件給予3000元資助。
支持電商企業入規:對入規的企業,在省市一次性各補助3萬元、4萬元的基礎上,縣財政再給予一次性補助5萬元。
支持品牌創建:對獲得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或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電商企業,市縣兩級分別給予每件10萬元共計20萬元獎勵。對獲得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電商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獲“江西省著名商標”“江西名牌”的電商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對獲國家科技創新獎的電商企業,給予2萬元獎勵。電商企業獲“國家龍頭企業”的,獎勵10萬元;獲“省龍頭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的,各獎勵5萬元;獲“地方標準企業”的,獎勵5萬元。
賴仁茂表示,只要是和互聯網相關的企業,都歡迎到安遠來發展,既可以立足安遠當地產業,也可以把這里作為中轉站,實現“買全國、賣全國”。
“安遠模式”的五個創新與思考
作為一種全新的電商扶貧模式,安遠模式在推行前期也曾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但實踐證明,安遠模式是成功的。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可以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互聯網,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
安遠正是借助互聯網的力量,以小電商撬動大脫貧,鼓勵著更多農村因電商“活”起來,更多貧困戶因電商“富”起來,讓貧困戶實現足不出戶、就地脫貧的愿望。其模式給人諸多啟示。
組織體系創新。安遠縣通過三級聯動在縣、鄉、村組建電商扶貧經濟合作組織,把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組織起來,破解了種植產業難成規模的難題。
種植模式創新。電商扶貧以市場為導向,倒逼農產品種植向規?;⒓s化、標準化發展。實現了從過去“生產什么,賣什么”向“消費者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的精準化模式轉變。
銷售模式創新。過去安遠縣農產品主要靠線下傳統渠道銷售,近幾年,通過發展電商實現了全網營銷,價格比原來更高,銷售周期更短,農民收入增加,帶動全縣脫貧。
扶貧機制創新。針對貧困戶發展包銷訂單農業,發動電商企業包村扶貧、包銷合作,構建完善的電商企業與貧困戶利益聯結帶動機制,確保扶貧更長效。
體制機制創新。安遠縣勇于創新,勇于把電子商務作為新興產業、戰略產業來培育發展,成立贛州市首個正科級事業單位電子商務辦公室,特別是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在電商扶貧活動上為“三百山”紅薯和“三百山”贛南臍橙代言,大力推動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互動發展、電商與產業扶貧融合發展,既有行政干預更有市場思維,勇于打破現狀、突破常規、快人一步,實現了補齊產業扶貧銷售難的短板、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脫貧攻堅打好堅實的基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