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北京延慶區大莊科鄉蜿蜒的盤山公路走上十幾公里,繞過一道又一道山梁,驅車大約40分鐘,便可看到一個掩映在樹叢中若隱若現的古樸小山村——香屯村。可是就這么個偏僻的山村,卻非常美,讓久居都市的人們尋找到這世外桃源般的山間來回歸自然、放松心情,伏天兒來游玩很是涼爽。
群山環抱,小溪潺潺,在延慶區東南方向的深山中,有一個掩映在綠樹叢中若隱若現的小山村。這里南臨十三陵,北靠蓮花山,樹林覆蓋率達95%,位居全區之首,她有個美麗的名字——香屯。
香屯雖然距離城區略有距離,但是綠樹成蔭的季節絕對值得一去,有野花、有小溪、有藍天白云,還有烽火臺和幽幽的山澗。每逢周末,北京市民遠離城市,親近香屯村這片自然山水,吃農家飯、游覽古長城,戲龍潭峽水,在這個只有“24戶人家”的小村體驗“世外桃源”的生活。尤其在辦公室長期低頭的我們,走出來欣賞大自然的顏色,才能更好地投身工作。
香屯村始建于明代,山頂有一座山神廟,每逢廟會香火不斷,故而得名。這里有著一流的生態環境,它也是延慶縣唯一一個沒有耕地的農村,村民依靠發展林果業和旅游業過上了幸福恬淡的生活。
香屯村有千畝板栗園,三百年以上的板栗樹近千棵,稱為“千畝板栗之鄉”。20世紀90年代初期,村里大力發展板栗。逢到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可產板栗300噸,僅板栗收入人均可達到5000余元,成為村民的主導產業。放眼望去群山翠綠,層層梯田隨山就勢,栗樹遍野,栗花飄香,沁人心脾,使游人興趣盎然,流連忘返。這個季節,自然是看不到果實累累的栗子園,卻徒留漫山遍野的栗子樹展望著不遠的秋天,秋季會有大批游客到這里采摘板栗。林果業與民俗旅游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走進村落,沿山而建的幾十戶農家小院顯得錯落有致,村中古井、石磨、石碾一直保存完好。村中的古井,已經成為村中一個特色景點,整體給人古樸恬淡的感覺。村前小溪潺潺,溪邊有農戶散養的公雞母雞溜達來溜達去,時而啼鳴,時而覓食,一派田園風光。
村子東南有一條幽深的峽谷——龍潭大峽谷,峽谷全長5公里,峽谷幽深,溪水淙淙,鳥鳴山澗;谷底散落著巨大的鵝卵石,一條溪流在石間穿行,由于長期沖刷,巨石下形成深潭,一路上和溪水相伴,這里的氣溫比外面低1—2℃,有些小風,不覺得很熱。由于是星期天,35℃的高溫,來玩水的人挺多,很多是一家人的出游。
循著村子東側的山路往村后的古長城進發,毫不費力向著山脊攀爬過去,登上小山的瞬間,連綿不斷的明代古長城、無限滄桑的烽火臺便不經意地展現在你的面前,全長4千多米,有空心敵樓13座,均為磚石結構。眺望遙遙烽火樓,遠山一樓接一樓。每個山頭的敵樓形態清晰可見,這里長城或完整,或殘存,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不知怎么的,從開始登長城,心里就多了一種肅穆,一份嚴肅。沒上去之前以為僅是幾個突兀的烽火臺,也許僅是幾塊破碎的長城磚石,登上去后才知道,如此小村的長城竟然如此磅礴大氣,蜿蜒有序的長城肅然著延伸得很遠很遠,由此想起了金山嶺、司馬臺,距虎關、樣邊城……想起了自己曾走過的很多野長城,這里的長城頗讓我有后知后覺的震撼。
目前村中人家不多,各家結合新農村建設,投資數十萬元,對村子進行包裝,新建停車場,修漫步道,設立木制指示牌。延慶區旅游局對村里所有接待戶進行了廚藝、禮儀、安全等培訓。鄉政府統一為民俗戶購置碗盤筷等餐具,配備冰柜等設施。對村內外的衛生環境也進行了綜合整治,拆除了私搭亂建,栽植了各種花木。
農家院可吃飯,也可以住宿。香屯村盛產野菜幾十種,推出了以山野菜為特色的生態保健餐。村民用天然綠色原料制作成生態保健餐:栗子雞、炸河魚、炸核桃仁、杏仁、香椿拌豆腐等16道特色菜和紅棗、栗子棒米粥、蜂蜜羹等6種主食。生態保健餐,既經濟又實惠,深受游客歡迎。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住宿條件一般,以通鋪的火炕為主。好在大家出來玩,沒有太強求。
農家院的特色是用大柴鍋燒飯,不像城市一般用煤氣,這柴鍋做出來的飯有種說不出來的香味。靠山吃山,用從山上撿來的木頭燒火,午餐房東給我們包的餃子。好吃不過餃子嘛,是豆角和野芹菜餡的,豆角的大家都吃過,不過這野芹菜餡的很多人應該沒吃過吧,就是在山上采的,我替你們嘗嘗吧,味道很是鮮美。
我們此行目的:爬長城、曬太陽、農家飯、發呆打盹侃大山……以上無追求的內容均輕松得逞,外加領略了京郊大地的壯美山川,讓我倍感欣慰的同時,也感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幸福生活,這里沒有鬧市的喧囂,卻有清幽宜人的自然美景;這里沒有世間的繁華,卻有質樸的民風、好客的鄉親。品味山野情趣,讓久居城市的我們回歸自然,就這樣簡簡單單地放松心情,體味著生活最本真的美好。
天色漸晚,有些朋友開始走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送走了一撥兒朋友,天黑前返回村里,吃村里的豐盛農家菜,然后集體排排坐,欣賞晚霞。天黑黑,再接著數星星,多久沒見過銀河了,這次又看到了,還有拖著長長的尾巴的流星,非常漂亮,其中一顆尾巴格外的長,太美麗了。當第一顆流星劃過的時候我立刻想到要許愿,可是到第四顆流星都飛跑之后我都沒想出來要許個什么愿來,哎……
回房躺在暖和的火炕上聽著鼾聲一片,寧靜的夜晚開始了,鳥兒都睡了,各種蟲鳴開始,看外面繁星點點,月亮不見,反正就這么就睡著了。
次日清晨,呼吸著山里散發出的山野清香醒來,太陽還沒有出來,但是村里面大的小的好聽的不好聽的各種悠揚或費勁的公雞打鳴,還有大的小的汪星人的汪汪。
很多人都是中午退房回北京,別過香屯,踏上回城的道路。希望下次再來,等秋天,層林盡染的時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