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順縣寺頭村有個天池中藥材專業合作社,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種植經營黨參、連翹、山桃、山杏、柴胡、黃芩、黃民、桔梗、當歸等10多個品種的中藥材。最近幾年,合作社的種植規模和藥材質量都有了跨越式發展。
目前,合作社成員有184戶,固定資產500萬元,不僅新建農民培訓中心、倉儲庫等2000多平方米,而且有了3000多平方米的晾曬場和80立方米的冷藏庫,購置各種機械農機具10余件,輻射帶動周邊5個鄉鎮80個行政村的中藥材產業。
天池合作社和農戶在生產環節上的合作采取的是“八統一”,即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種苗供應、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組織購銷、統一加工儲存、統一注冊商標、統一核算。
統一的好處是,中藥材的質量得到提高,生產安全實現可控。合作社現在年銷售額可達400萬元,合作的種植戶年均增收1~2萬元,人均可增收3000~5000元,比起單干的農戶高出30%左右。
天池合作社跨越式發展是平順縣大力發展綠色道地中藥材產業的結果。近年來,在利好政策的撬動下,平順縣崛起了14個龍頭企業和172個專業合作社。這些新型經營主體成為道地中藥材綠色發展和質量興農的主力軍。
營造雙優環境 選育優質藥材
在全國規劃發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山西省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和脫貧攻堅的大背景下,平順縣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比較優勢。
平順縣位于上黨地區,太行山南端,境內山地丘陵占到97%以上,山大坡廣,海拔落差大,氣候多樣,區域化差異十分明顯,中藥材資源豐富。全縣有動植物類中藥材300多種,大宗中藥材67種,有潞黨參、連翹、柴胡、黃芩、歐李、山桃等道地中藥材10多種,堪稱“天然的藥材寶庫”。
基于此,平順縣依托獨特的資源稟賦,以縣域為平臺整合了國家級上黨中藥材特優區、山西省現代農業產業園、長治市有機旱作綠色封閉區、產業扶貧等各類項目向道地中藥材產業集結,實現了部門各炒一盤菜、縣域共享一桌席的政策設計。
為此,該縣先后出臺了《平順縣推進50萬畝中藥材基地縣建設實施意見》《平順縣道地中藥材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意見》,編制了《平順縣道地中藥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方案》《平順縣道地中藥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來規劃引導、服務協調中藥材產業發展。
自然環境的比較優勢得以實現最好利用,政策環境的多重利好催化出種出好藥的新動能,兩個環境的雙優打開了平順縣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兩年來,該縣建成了涵蓋潞黨參、連翹等73個品種的多品種試驗基地1000余畝,選育出適宜平順種植推廣的中藥材30余種,對中藥材育苗、施肥、病蟲害防治、采收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推廣中藥材實用技術20余項探索了形成了糧藥間作、退耕還林種植、通道綠化種植、荒山造林間種、人工撒播野生種植等5種種植模式,建立了玉米谷子間作柴胡種植基地、退耕還林連翹種植基地、青苗線通道綠化柴胡黃芩種植基地、連翹山桃混交林基地、嶺后村仿野生柴胡種植基地等,形成了“山、坡、田、路”立體化種植格局。
用好自然環境,做好政策環境,為道地藥材的標準化生產和綠色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目前,全縣種植和野生撫育中藥材面積達到56.63萬畝,中藥材種植重點鄉鎮7個、重點村233個、種植戶2.6萬戶,中藥材總收入達到3.38億元,農民人均藥材收入3700余元。
培育新型主體 激勵匠心經營
平順縣元亨利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確定種植出具有地域特色、“匠心”品質的潞黨參,讓有厚重歷史淵源的道地潞黨參重新回歸市場,滿足高要求藥企、中醫診所、藥材出口商對高品質黨參的需求。
為了保證出貨質量,在當地農商銀行的支持下,元亨利合作社建起了原料庫、成品庫、加工車間等規范的加工基地。工人的配備,場地的相對規范,保證了潞黨參各種規格初級品的質量與穩定供貨,合作社的銷售收入出現了迅猛提升,從2015年的30多萬增加到2016年的106萬。2017年,元亨利種植專業合作社開發出了新產品——米炒黨參和黨參膏,成功對接到戰略合作伙伴,嘗到了轉型升級的甜頭。
平順君品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在老馬嶺村建立了潞黨參育種育苗基地,對潞黨參品種進行篩選復壯,從源頭上保證了農戶種植中藥材的種源純正、品質優良。
2017年平順縣全縣黨參總產量為500多噸,中五井鄉北頭村雙贏合作社賣出去230余噸,僅此一項營業額超過1千萬元。他們的辦法是合作社和村民簽訂合同,為農戶提供種苗、肥料、技術服務,黨參成熟后保底收購;農戶則提供土地和從事種植。
合作社收購的黨參作為資產和農戶按三七分成(合作社為三,農戶為七),之后合作社賣了黨參還會進行利潤二次分紅。分紅辦法還是三七分成,但比例顛倒過來,即每獲得利潤10元錢,農戶分3元,合作社分7元。
理事長原紅玉說,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回報,農戶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把黨參種好,把品質提上來。
“有什么樣的農民,就有什么樣的農產品。”元亨利合作社和雙贏合作社的崛起證明了這一點。
近年來,平順縣在中藥材產業發展上,始終堅持好的新型經營主體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根本保障這一底線,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鼓勵和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走質量興農的綠色發展之路,僅2018年,就新扶持了平順縣君品、山西金山谷、平順縣元享利等10個新型經營主體。
多方協作聯動 共建區域品牌
“平順潞黨參”和“平順連翹”先后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這為平順縣中藥材產業的品牌化發展提供了先機。
山西金山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平順縣龍溪鎮東彰村,公司立足東彰地處“平順潞黨參”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區域范圍內和村民有種植潞黨參傳統習慣的優勢,走上了重樹平順道地潞黨參品牌的發展之路。
2017年,該公司租賃集體土地19畝,使用遮陽網進行了黨參規模化育苗,并取得了成功。2018年利用育苗基地19畝黨參種苗,在東彰流轉土地100余畝,在井泉、西郊流轉土地80余畝,新增潞黨參綠色種植基地180余畝,使綠色潞黨參基地面積達到了230畝。
今年山西金山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啟了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追溯系統,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真正叫響“平順道地潞黨參”品牌,引領和推動平順潞黨參產業健康發展的路子。
青羊鎮老馬嶺村是潞黨參種植傳統村落,人稱“潞黨參手工第一村”,該村海拔高度1500米左右,無霜150天左右,氣候冷涼濕潤,晝夜溫差大,土質為褐色土性土壤,為潞黨參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其特點:虎頭鳳尾、參條纖長、質厚味純、嚼無雜質、皮緊肉實、橫截面黃心明顯、參尾分支有三,即:“虎頭鳳尾菊花芯”。
該村的梅花黨參種植專業合作社從平順潞黨參的五個重點、傳統區域選取優質良種進行了高標準多種源、同條件的種植對比,以選取優良種苗。
同時,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對內積極與農戶合作,開展培訓,并指導農戶進行潞黨參標準化種植、科學化管理,帶動全村114戶農戶種植中藥材,來提高黨參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對外搜集信息,帶領農民創市場,參與市場競爭擴大產品知名度。
新型經營主體的大力作為,給平順縣中藥材產業的品牌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9年,平順縣中藥材區域公共品牌建設進入操作程序,目前確定了以潞黨參單品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并制定出以單品爆破輻射全品類(中藥材)的戰略規劃。
政府推動、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等經營主體聯動的平順農產品品牌之路正式開啟。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