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菌菇產業讓農民手拉手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天津市薊州區出頭嶺鎮(又名鋤頭領鎮),位于“大水缸”于橋水庫北岸,是天津市重要的水源保護地,那里生態環境優良,交通條件優越。食用菌生產是該鎮主導產業,始種于2000年,現已發展至6000畝,大棚3000棟,年產香菇5萬噸,產值達到4億多元,產品出口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在當地,從事食用菌生產的有專業公司6家、專業合作社86個、家庭農場5個,輻射到23個村,共有2000余戶農民從事食用菌生產,極大地拉動了當地農民就業增收。出頭嶺鎮食用菌產業發展堅持政府、企業雙輪驅動,強化社會參與和資本投入,在天津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中走在了前列,成為天津唯一的規模化、產業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在以產業聯農帶農富農方面創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堅持政府引導

  提升產業水平

  基于地處庫區和鎮域耕地資源有限的現狀,近年來,出頭嶺鎮黨委、政府經過反復調研、論證,明確堅持以食用菌產業為主導的發展思路,在示范引領、技術支持、基地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開展食用菌種植技能培訓,不斷完善食用菌從種植到加工的產業鏈條,采取多種政策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

  近年來,出頭嶺鎮食用菌產業發展迅速。2015年,建成占地600畝的高標準生態觀光示范園——雙河灣農業精準扶貧試驗示范園,示范引進羊肚菌菇、栗蘑、香茸菇、平菇等菌類新品種;2016年,建成日產20萬棒的標準化菌棒加工廠,建成容積8000立方的食用菌儲藏冷庫一座,又配套占地5畝的食用菌分揀包裝儲運中心一處;2018年,鎮政府利用“區統籌”幫扶資金5036萬元,完成了雙河灣食用菌產業園項目建設,目前園區通過公司化運營年創產值2000萬元,起到較好的示范、帶動、引領作用。2018年,出頭嶺鎮成功入選為農業農村部“農業產業強鎮”示范鎮。

  按照一鎮一品發展思路,立足完善食用菌產業鏈條、提升產業水平、擴大產業規模,出頭嶺鎮利用強鎮資金1000萬元,建設強鎮產業園和香菇菌種標準化繁育基地兩個項目。項目建成后將通過引進新品種、示范種植、技術培訓,預計能進一步提升進本地區食用菌產業水平。

  龍頭企業帶動

  完善產業鏈條

  圍繞食用菌產業發展需要,出頭嶺鎮不只在發展食用菌中指上下功夫,還積極孵化本土企業,開展招商引資,全面完善食用菌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條建設。

  大力發展深加工產業,增加產品附加值。加強食用菌深加工產品研發,引入大型加工企業,開發食用菌深加工產品,實現食用菌產品的增值增效。出頭嶺鎮第一家食用菌加工企業——鑫福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8年,并于同年實現產品出口,每月有4?6條貨柜發往東南亞國家,已在越南等國占據一定市場份額,預計2019全年可銷售食用菌干制品1000噸,年產值1300萬美元。

  完善銷售網絡,推動商流、物流繁榮。完善食用菌產業鏈條下游銷售短板,立足緊鄰京津冀的獨特區位優勢,建設優質農產品展廳和網絡銷售平臺,建成集倉儲、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食用菌集散地和樞紐中心。發揮“58同鎮”出頭嶺站宣介作用,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銷售網絡。

  壯大集體經濟

  農民利益共享

  按照“政府引領、龍頭企業帶動、菇農占股、市場化運作”的經營思路,以集中經營帶動分散經營,實現食用菌產業的“兩段式”生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創新聯農帶農機制,提高農民收入。出頭嶺鎮政府牽頭成立天津市薊州區嶺強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吸收本鎮及周邊食用菌種植戶農民為合作社成員,建年產8000萬棒菌棒廠,輻射帶動28個村、680戶社員,社員戶以現有1896個燃煤小鍋爐作價入股,按股分紅,建起了企業和農民的利益共享體。通過該機制的建立,不僅實現全鎮域1896臺燃煤小鍋爐全部清零,每年減少5萬噸以上燃煤的污染,而且通過利益分紅,社員實現年增收1萬余元,提高了菇農種植積極性,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創新幫扶模式,實現農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壯大。按照“區負總責、鎮村聯動”的總體要求,出頭嶺鎮黨委積極響應,統籌使用區平臺級幫扶資金5000多萬元,大力實施雙河灣食用菌產業園項目,每年按比例向區平臺上繳納利潤,確保區平臺對全區288個困難村的收益返還,持續推進困難村集體經濟壯大和庫區移民增收致富。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供稿)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