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以來,在全國生豬價格不斷拾階而上的同時,作為飼料配料之一的玉米價格整體走勢欠佳,導致豬糧比價升至10∶1上方的紅色預警區域。“豬糧比”越高往往意味著生豬養殖利潤越大,養殖戶補欄積極性越高,進而刺激玉米需求。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目前各地陸續出臺鼓勵生豬補欄的措施,長期來看將會對玉米消費帶來一定利多支撐。但目前在玉米市場供應寬松、需求前景不佳的背景下,后市玉米價格仍將趨于走低。
“豬糧比”進入預警區
8月以來生豬價格加速上漲。豬e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19日,全國生豬出欄價為24元/公斤,月環比上漲27.7%。
“從農業農村部公布的2019年7月生豬存欄信息來看,生豬存欄同比下降32.2%,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31.9%,最重要的是兩項指標環比分別下降9.4%和8.9%,表明缺豬嚴重度進一步擴大。”德邦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劉敏表示。
作為養殖飼料配料之一的玉米價格近期則表現欠佳,截至8月19日,玉米批發價格為2.02元/公斤,整體走勢變化不大。
在近期豬肉價格持續大漲,玉米價格表現相對平穩的背景下,現階段“豬糧比”已達到10∶1上方水平,為11.9∶1。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國家發改委2015年第24號公告)規定,豬糧比價預警值分別為5.5∶1和8.5∶1。若豬糧比價高于9.5∶1或低于4.5∶1時,就意味著豬糧比進入紅色區域(價格重度上漲或重度下跌)。
為了減緩豬肉價格波動對市場的影響,有關部門也在積極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據央視財經報道,國家發改委表示為應對豬肉價格大幅波動,今年4月以來,全國已經有29個省份啟動了價補聯動機制,共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超過20億元。目前,國家出臺了財政、金融和土地等多項扶持政策,重點支持種豬場、規模養殖場恢復和擴大產能。
玉米供應趨于寬松
隨著目前各地陸續出臺鼓勵生豬補欄的措施,長期來看將會對玉米消費帶來一定利多支撐。是否會帶動新季玉米價格出現反轉呢?
以上周國內玉米拍賣情況來看,南華期貨研究所分析師李宏磊介紹,8月15日國家臨儲玉米競價交易繼續進行,拍賣數量400萬噸,標的是2014年、2015年的黑龍江玉米和2015年吉林、遼寧和內蒙古的玉米。從成交情況看,成交量為51.8萬噸,成交率為13.08%,最高價為1820元/噸,最低價為1600元/噸,平均價為1684元/噸。整體來看,本次拍賣成交率維持低位。
“從近六周國內玉米拍賣情況來看,成交率均不足20%,反映市場購銷清淡、供應寬松。”中糧期貨谷物畜產品板塊分析師張大龍表示。
現貨方面,盛達期貨分析師表示,因貿易無利可圖,北港集港量明顯下降;南方需求因兩廣生豬去庫存較徹底而相當萎靡,南港庫存出現連續下降,降至低位的庫存并未帶來價格明顯好轉。此外,玉米市場季節性收獲壓力不容忽視,比如即便在2015年冬季,臨儲收購達到天量的1.25億噸,也沒擋住秋冬季玉米現貨和期貨季節性大幅走低。
上述分析師表示,今年6、7月玉米飼用需求較以往年份更差,預計秋冬季新季玉米收獲期,現貨價格低點同比將有所下降。而需求明顯下滑造成價格低點下移以及季節性因素將是玉米價格后期下跌的雙核驅動。
(來源:《中國證券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