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提升經營主體能力 走好質量興農之路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郭 瑤 字號:【

  隨著農業經營主體結構不斷優化,農產品質量監管不斷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2018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結果顯示,抽檢總體合格率達到97.5%。同時,也需注意到經營主體能力不足已經成為制約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的關鍵因素:小農戶經營能力的短板效應凸顯,新型經營主體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外部輻射效應未充分發揮等已成為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為此,“針對性”提升不同經營主體能力,“齊步走”質量興農綠色發展之路將成為必然選擇。

  小農經濟是質量興農的短板所在

  小農經濟現階段仍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基本形式。近幾年來,我國承包地流轉面積平穩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流轉率接近40%,但是小農戶的土地流轉意愿在不斷降低,自2014年起,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增速出現回落,2014-2016年,增速比上年分別下降4.2個、7.5個、3.5個百分點。加之我國城鎮化建設深入推進和農戶大量遷移需要一定的時間,可預見現階段小農經濟不會消失,小農經濟與規模經濟并存將是一定時期內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所要面對的基本形勢。

  小農戶能力缺陷嚴重制約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小農戶以分散經營為主,點多面廣,分散無序,標準化程度低,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巨大風險。除這些外部因素外,小農戶自身的基本職業能力、自我約束能力、安全生產能力、市場談判能力、市場銷售能力、發展規劃能力偏弱,也是制約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的關鍵所在。比如,生豬散養戶對衛生基礎設施弱、疫病防控能力差、農業投入品認識有限,多使用泔水喂食生豬,獲取農業產業信息、學習新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感染非洲豬瘟疫情的風險偏高。

  新型經營主體是質量興農的有力推動者

  新型經營主體規模和服務范疇不斷擴大。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逐步成為農業經營主體中的重要力量。截至2017年底,全國30個省(區、市)(不含西藏)納入統計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93.3萬家,家庭農場34.1萬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經營耕地超過3億畝,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8.9%。新型經營主體的服務范疇也向生產、供銷、信用業務綜合服務轉變,推動農業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專業化、標準化、社會化發展,大大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新型經營主體自身能力在不斷提升。新型經營主體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較多的資金,懂技術、會經營,不斷提升安全生產約束能力、謀劃發展能力、標準化生產能力、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能力、規模經營能力、市場營銷管理能力。例如,不少農業企業自覺遵守農產品安全生產規范,嚴格控制員工的農業生產活動,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具有最強的安全生產約束能力;新型經營主體充分發揮農業所特有的物質循環功能,摒棄以次充好的機會主義行為,不使用違禁藥物,減少化肥、化學農藥使用量,施用有機肥等環境友好型農用物資。

  新型經營主體的輻射帶動能力逐步顯現。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建立的利益聯結機制,在涉農業務增收、農戶帶動、標準化生產方面起到了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指數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顯示,向非社員提供過農業生產資料購買服務、農產品銷售服務、農產品加工服務、農產品運輸及儲藏服務、良種引進和推廣服務、農業技術培訓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比重依次為25%、37%、13%、17%、26%、37%,約1/5的家庭農場向農戶提供過借貸幫助,約1/4的家庭農場向農戶提供過農業科技知識培訓。

  提升經營主體整體能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農業科技服務水平較低。相較于農業強國而言,我國農業科技投入較少、人才匱乏、服務覆蓋面較窄、農業新技術和新品種的推廣力度弱等問題突出,嚴重制約農產品質量提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服務我國農林牧漁業的研究與開發機構1158個,從業人員91802人,R&D人員時當量49562人年,僅為制造業的24%,平攤到1.85億農戶上,平均每戶每年獲得的農業研究與試驗服務的時間約2.3小時。而美國約有10000家公司從事“農技服務”行業,按一家公司至少3人計算,每戶農戶至少能得到3天以上的農技咨詢和服務。

  新型經營主體經營管理能力亟待加強。部分新型經營主體內部管理混亂,嚴重影響其可持續發展,不利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一是缺乏現代財務管理體系。按相關規定,合作社在采購、銷售、投資、分配積累、負債等方面,要建立13項制度,但目前不少合作社臺賬管理不健全,不利于合作社健康發展。二是缺乏有效的內控管理體系。大部分合作社設立時有規范的《章程》、明確的分工和農產品質量保障措施,但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如成員文化程度低、小農意識強、民主意識缺失、管理水平差,能真正發揮《章程》作用的寥寥無幾。三是缺乏風險預防和對沖管理體系。如某些合作社采取“保底價”的方式合作,違背了風險共擔的原則,一旦經營不善,合作社就將無法持續運行。

  新型經營主體的輻射帶動作用尚未充分發揮。一是輻射帶動外圍農戶數量有限。據2018年調查,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輻射帶動1.27億農戶,占全國農戶的68.8%。二是輻射帶動范疇有限。當前,新型經營主體輻射帶動范疇主要體現在提高涉農業務收入、帶動小農戶就業、提高標準化生產等方面,而在一二三產業融合、技術服務供給、公共物品供給、信息服務供給和金融服務供給層面涉及尚不多。三是輻射帶動機制不完善。新型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農業生產技術帶動缺乏持久穩定的保障機制,信息傳播效能低,服務成效不明顯。

  政策建議

  建議針對性地提高各類經營主體的綜合能力,推動小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齊步走”質量興農之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邁上新臺階。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升小農戶基本職業能力,補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短板”。第一,大力傳播弘揚優秀農耕文化和鄉村文明,提升廣大農民職業道德,增強小農戶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意識。第二,大力發展農業教育和培訓,充分利用各級政府部門的培訓項目以及農業龍頭企業、社區服務中心等培訓場所,多渠道、多途徑提高職業農民的文化素質、農技水平和標準化生產能力。第三,提升小農戶風險意識,加大信貸保障力度,提高農業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增強農戶有效抵御自然風險、降低市場風險的能力。

  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提升新型經營主體管理能力,厚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根基”。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等作為我國優質農產品生產經營的核心主體,要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加強新型經營主體內部管理,制定并完善相關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內部人員現代企業制度理念,不斷提高新型農業主體經營管理水平,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同時,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政府要加強指導和扶持力度,整合資源,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和美譽度的區域性優質品牌,樹立農業由增產向提質轉變的鮮明導向,扎實推進質量興農。

  發揮新型經營主體輻射帶動作用,提升社會化服務能力,打造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雙翼”。小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作為農產品生產的兩大主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必須協同發展。一方面,完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聯農帶農激勵機制,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為農民提供耕、種、管、收、加、貯、銷全程化服務,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效銜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網絡平臺,打破地理區域限制,打造基于物聯網農業生產信息傳輸、采集終端,建立“生產有記錄、出場有證明、產品有標識、信息可查詢、流通可追蹤”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全域控制模式和保障機制,統一小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的質量標準。

  (作者單位:全國農業展覽館)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