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做好“藥”文章 打造新型中藥材產業鏈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當傳統農業穩打穩扎,當規模養殖日益崛起,平遙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正呈現出一派蓬勃氣象。近年來,山西平遙縣依托資源和地域優勢,把中藥材產業開發作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新型產業來培育,拓寬了農民的增收致富之路,帶動了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作為全國示范合作社,平遙晉偉中藥材綜合開發專業合作社不斷實踐、積極探索,創立了一套“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市場+服務”的新路子,成為平遙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領頭雁,為促進全縣中藥材產業的穩步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基地輻射帶動,

  實現種植規?;?/strong>

  據了解,平遙晉偉中藥材綜合開發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現有社員702人,企業職工50人,是集中藥材種植、加工、購銷、批發、物流配送、旅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化企業。

  農業要實現產業化,必須做到規模化。過去農民一家一戶無法做到的規?;a,平遙晉偉中藥材綜合開發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這個聚集眾人力量的平臺做到了。從2007年中藥材基地面積3000畝、種植農戶120戶發展到現在的中藥材基地面積71000畝,其中貧困村種植面積12450畝,種植農戶7570戶,覆蓋全縣10個鄉(鎮)、96個行政村,輻射帶動周邊市縣發展中藥材基地近20000畝。

  在晉偉中藥材綜合開發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晉偉中藥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下,中藥材種植加工產業在平遙縣發展壯大,逐步成了一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特色產業,合作社逐步發展為集藥材種植、加工、倉儲、運輸、配送、信息交流、資金互助、土地流轉、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農村綜合服務為一體,管理體系完善的中藥材綜合開發合作社,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市場+服務”的創新發展之路。

  實行優惠政策 規避市場風險

  為幫助種植戶規避市場風險,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晉偉中藥合作社實行 “五統一、三免費、一保底”的優惠政策,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即統一種子種苗、統一種植技術、統一回收、統一粗加工、統一銷售;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免費培訓種植技術、免費發放技術資料;合作社與農戶簽訂保價收購合同,若市場價低于合同價,按合同價收購;若市場價高于合同價,按市場價收購,切實保護種植戶的利益。這樣確保了中藥材種植規?;?、管理規范化、產品優質化和收益最大化。

  針對貧困戶,合作社采取訂單種植的合作方式,由企業提供資金和技術、簽約村民以土地計價入股、貧困戶提供勞動力的新型扶貧合作模式,有效破解了村集體經濟破零的困境,同時提高了貧困戶的收入,也為企業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實現多贏。據統計,共計輻射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100余人。

  此外,合作社還嘗試土地入股的合作方式。一是針對東泉鎮修德、龍坡兩個村,合作社采取“土地托管”的新興發展模式,依據“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村民以每畝300?600元的市場價格托管給合作社,規劃種植中藥材,承租面積310畝。村民不用擔風險,又可以穩定增加收入,貧困戶人均增收在1700元以上,為貧困戶解決了有土地、無勞力的問題。二是合作社與岳壁鄉上五、下溝西,東泉鎮水磨頭等村采取企業、集體、農戶合作模式,企業負責投資,村委組織協調,農戶可以通過土地分紅務工等渠道穩定增收。

  “中醫藥+旅游”

  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為做大做強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晉偉中藥合作社推出了“中醫藥+旅游”模式。合作社以“做大中藥、做強中醫、醫旅融合”為目標,立足平遙古城世界文化遺產金字招牌,有序推進集中藥材銷售、養生保健、休閑旅游為一體的中醫藥養生產業融合發展。目前,養生一條街已入駐涵蓋特色理療、按摩、針灸、艾灸、藥膳、藥浴等特色商鋪49戶,全面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同時推出特色五館聯動,即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山西汾酒文化展示館、山西醋文化傳習館、中醫藥國學館、山西省非物質文化展示館。通過中醫藥和旅游的跨界融合,拓寬了旅游發展新渠道,拓展了縣域經濟發展新空間,為“大美古城、小康平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的夢想就是讓平遙成為全省中藥材強縣,建成全省最大的中藥材市場,讓藥農得到更多實惠。”晉偉中藥材綜合開發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偉雄表示, 合作社從中藥材種植、粗加工、深加工、銷售、市場、倉儲 、質量追溯等全方位的完整的產業鏈已然建立,目前正依托平遙旅游優勢,積極打造中醫藥健康旅游這個新項目,為推動中醫藥健康養生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探索了有效的發展模式。

  承接平遙歷久彌新的中醫藥文化,依靠國家政策的指導支持,晉偉中藥合作社走出了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并將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遠……

  (稿件來源: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