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挑選大米的技巧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王婧 周有祥 字號:【

  大米是我國的主糧,走進超市,富硒米、有機米、生態米、珍珠米、水晶米、竹營養米、火山巖米、麥飯石米、蝦稻米、再生米等等,琳瑯滿目的大米產品讓人目不暇接。在吃飽已經不成問題的今天,如何吃好已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營養高? 口感好? 價格貴?

  面對琳瑯滿目的大米產品,消費者該如何選擇?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優質大米的定義,然后我們再一起跟著國標選大米吧!

  “優質大米”如何定義?是營養高,口感好,還是價格貴?

  對消費者而言,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受文化習俗的影響,答案莫衷一是。如北方人熱捧粳米,喜歡粳米的香甜爽滑;而南方人力推秈米,喜歡秈米的清香勁道。這真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于是年輕人可能會想,回家先問問長輩們再出手吧。但有時長輩們也會犯難,因為現在有很多大米,他們也沒有見過沒有吃過!

  所以,我們真的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剛實施的新版國家標準“GB/T1354-2018《大米》”,看看什么樣的大米才是優質大米。

  在新國標中,不僅明確了“優質大米”的必備條件,還將優質大米劃分為3個等級:優一、優二和優三,也就相當于狀元、榜眼和探花。

  大米是我國的主糧,走進超市,富硒米、有機米、生態米、珍珠米、水晶米、竹營養米、火山巖米、麥飯石米、蝦稻米、再生米等等,琳瑯滿目的大米產品讓人目不暇接。在吃飽已經不成問題的今天,如何吃好已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優質大米”如何定義?是營養高,口感好,還是價格貴?

  面對琳瑯滿目的大米產品,消費者該如何選擇?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優質大米的定義,然后我們再一起跟著國標選大米吧!

  01

  碎米

  碎米是長度小于同批試樣完整米粒平均長度3/4的米粒。通俗地講,無圓潤身形,有截面切口的,大部分都算作碎米。

  國標對碎米率的要求是:秈米優三≤15%,優二≤12.5%,優一≤10%,粳米優三≤10%,優二≤7.5%,優一≤5%。碎米多,蒸煮米飯的外觀和口感都會大打折扣。因此,劃重點了——米粒完整是優質大米的必備素質!如果一袋米近半都是碎米,不管是打著“白富美”還是“高富帥”的旗號,都與優質大米無緣!

  其中碎米、加工精度、堊白度和品嘗評分值必須都合格,才能角逐優質大米。

  直鏈淀粉、水分、品嘗評分值須經實驗室專業測定,難以簡單判定,這里只談談消費者便于掌握的判定指標。

  適碾:背溝有皮,種皮殘留不超過1/5的占75%-85%。

  02

  加工精度

  稻谷脫殼后是糙米,糙米碾掉種皮后才是我們日常吃的大米。如果把大米比作熟雞蛋,種皮就是蛋殼,加工就好比剝蛋殼,殼剝干凈了,精度就高,殼殘留多,精度就低。

  大米分為精碾和適碾兩個等級。

  精碾:背溝基本無皮,或有皮不成線,種皮去凈的占80%-90%。

  國標對加工精度的要求是,優三須達到適碾,優二、優一則須達到精碾。一般來說,市售大米都至少能達到適碾水平。消費者購買時,若見大部分米粒的背溝殘留著線狀種皮,至少可以斷定這袋米不是優一或優二啦!

  03

  堊白度 [è] [bái]

  大米的白色不透明部分稱為堊白,實質是大米內部淀粉和蛋白質顆粒填塞疏松,光線散射,因而呈現出不透明的白色。帶有堊白的米粒即為堊白粒。米粒中堊白部位的投影面積占米粒投影面積的百分比就是堊白度。堊白度越高,大米外觀越差。

  大米是否優質,堊白度是關鍵指標。堊白粒越少,堊白面積越小,意味著堊白度越低,大米品質就越好。除糯米和有色稻米外,優質大米通常顆粒飽滿、顏色純凈、透明度高、堊白度低。若目測堊白粒占大半,則非優質大米。

  04

  色澤與氣味

  優質大米都有正常的米白色和天然的米香。在充足的光線下觀察,顏色發黃發青、光澤暗淡的大米,直接PASS。如果大米經手心搓揉后,有哈喇味,則極有可能是放置時間過長的陳米。

  05

  雜質:

  除米粒之外的其他物質,如糠皮、稻谷粒、稗粒、砂石、泥土等。

  互混:

  混入的粒型、外觀與本批次大米明顯不同的米粒,反映了大米的純度。通過察“顏”觀“色”即可判斷,例如一袋秈米中摻雜了部分粳米,是很容易判斷出來的。

  黃粒米:

  指胚乳呈黃色、與正常大米顏色明顯不同的米粒。黃粒米多,說明是陳米的可能性大。

  不完善粒:

  包括未熟粒、蟲蝕粒、病斑粒、生霉粒、糙米粒等米粒。

  以上四項越少,大米品質越好。

  綜上所述,消費者可通過“五步判斷法”來判斷大米品質:一看碎米,二驗留皮,三辨堊白,四聞米香,五察雜質。通常,如果米色白皙透明,米粒整齊圓潤,米香清冽怡人,那么恭喜你,八成遇上了優質大米,不要錯過噢!

  (作者單位: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