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興,則產業旺,產業旺,則國家強。
當下,品牌強農作為新時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已經成為“三農”領域的理念共識和行動指引,我國農業品牌建設也正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
作為一名“三農”新聞戰線工作者,在外出差時也經常與政府部門和農業企業負責人就農業品牌展開交流,大家普遍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只有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我國農業發展才有更多機遇。
重視品牌是好事,但如果把一些農業品牌“抽絲剝繭”細細研究后,就會發現目前我國許多農業企業在品牌創建上還處在初級階段,特別是在商標設計、口號設定、包裝策劃上,與發展程度較高的食品工業品牌相比還是比較落后。許多農業企業沒有明確的營銷戰略規劃,也沒有針對性的品牌打造計劃,消費者購買其產品,常常是通過價格的比較來做出的選擇。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農業企業在產品宣傳上,經常用“綠色、天然、營養”等口號,根本沒有體現出產品差異點;還有一些企業的產品包裝設計,還停留在20世紀90年代的審美當中。顯然,這些做法并不能為產品帶來足夠的品牌附加值,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價格認知遠超過品牌認知,市場表現極不穩定,一旦遭遇其他企業的價格沖擊,市場馬上就會遭遇重挫。
因此,做強農業品牌需要創新培育模式。
首先要找準適合企業自身的品牌理念。農夫山泉通過對飲用水行業仔細分析后,提出了“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品牌理念;景致酒業則因為“難舍最后一滴”這句經典廣告語在白酒行業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見,每個企業都因為自己擁有的資源不同,占有的角度有別,都會有自己最強的優勢,因此農業企業一定要善于挖掘產品特性,通過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的品牌理念占據消費者心智資源。
其次要塑造品牌強烈的視覺系統。確定品牌理念只是第一步,放到市場上,沒有一套外在的形象體系,就無法成立。所以,如果說營銷理念是尋找自我的話,那品牌視覺系統就是塑造自我,是通過一種相對穩定的手段,讓自己的特色在消費者面前呈現。農業企業在設計產品logo、包裝等視覺形象時一定要根據企業的獨特優勢以及靈魂加以展現。讓消費者能從品牌視覺系統中找到企業的獨特性,并因獨特性而去消費產品。
最后要通過市場擴張提升品牌影響力。市場是品牌的舞臺,只有市場擴張得快,品牌的表現力才能隨著擴張,進而形成品牌的影響力。具體地說,市場擴張主要包括:渠道占有率、終端表現力、促銷、推廣、活動等等。但不管多么好的推廣,多么重要的活動,如果不能準確地表現品牌的獨特性,都將是無效的。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