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吃一碗飄香的螺螄粉,一般是廣西柳州市民一天的開始。短短3年時間,柳州螺螄粉從“路邊攤”到“工業園”,日均銷往全球超百萬袋,實現了從地方小吃到“網紅”食品的華麗轉身。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市一種小吃米粉,2016年螺螄粉全產業鏈產值約15億元;2017年產業鏈產值為30多億元;2018年產業年產值超過70億元。截至2018年年底,螺螄粉網上店鋪超1.2萬家,全國實體門店超過8000家。
螺螄粉產業得以快速發展,是柳州市委、市政府加大扶持引導力度的成果。其中,減稅降費措施對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助推作用。尤其是今年以來,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深化增值稅改革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密集落地,為螺螄粉產業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今年增值稅稅率下調,預計一年下來能為企業節省100多萬元,節省的資金可以投入到新產品研發。”柳州滬桂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育告訴記者。
螺螄粉的原材料很多都是向農戶購買,但農戶無法向企業提供發票,這制約了螺螄粉產業發展。對此,柳州稅務局積極作為,于8月1日在螺螄粉行業首次推行“成本法”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解決了制約產業發展的難題。
農產品核定扣除的推行,不僅推動了柳州袋裝螺螄粉產值擴大,還帶動了上游螺螄、竹筍、豆角等種植養殖產業和加工產業發展。為抓住螺螄粉百億元產業的發展良機,柳州市各鄉鎮積極建立起了竹筍、豆角、螺螄等螺螄粉原材料種養基地。
魚峰區把貧困戶嵌入產業發展的鏈條,從根本上幫助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今年4月份,柳州市螺螄粉協會與白沙鎮王眉村簽訂了產業扶貧戰略合作協議,今后村民根據訂單種植、養殖螺螄粉原材料,經濟收入有了保障。為了增強貧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魚峰區還把豆角、竹筍等螺螄粉原料列入獎補項目。截至上半年,魚峰區共增加豆角種植面積3000多畝,輻射12個村900余戶,其中貧困村4個,建檔立卡戶300多戶,總收入達到1800余萬元,直接受益人口人均純收入增加近5000元。
柳城縣建成800畝連片竹筍種植示范基地,輻射周邊村屯農戶種植竹筍面積4500多畝。當地稅務部門做好稅收優惠政策跟蹤服務,幫助農業合作社及農民銷售自產竹筍,享受到了農產品增值稅免稅政策。
此外,袋裝螺螄粉產值擴大,還推動了下游電商、實體商鋪、文創等產業發展,并逐漸形成全產業鏈。柳州冰凍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從事螺螄粉動漫、游戲設計,打造了“螺螄粉家族”的漫畫形象,并與螺螄粉企業合作設計宣傳產品。公司成立3年來,已享受到增值稅小微企業優惠免征銷售稅近8萬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