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2019年中國稻谷(大米)產業報告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全面步入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國大米產業也取得了跨越式發展,2018年大米總產量較1949年增長了3倍多。

  我國大米產業發展現狀

  大米產銷量均小幅回升。2017年,受國內稻米價格偏高、大米進口再創新高等因素影響,我國大米產量出現小幅下降。2018年,隨著國內稻谷最低收購價全面下調和政策性稻谷拍賣底價降低,稻米競爭力有所提升,大米產量出現恢復性增加。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大米產量為10580.53萬噸(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同比增長4.08%。

  國內大米需求小幅增加。2018年稻谷最低收購價全面下調,當年產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每百斤分別比2017年下調10元、10元和20元。同時,2018年政策性稻谷的銷售底價也大幅下調,下調幅度為100—550元/噸,國內稻米價格因此出現合理回歸。據監測,2018年12月下旬,全國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平均收購價分別為2476元/噸、2518元/噸、2686元/噸,較2017年同期分別下跌151元/噸、199元/噸、327元/噸。稻米價格下跌,提升了稻谷在主要糧食品種中的競爭力,刺激大米需求增加。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8/2019年度國內稻谷總消費為1933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66萬噸。

  國內大米進口減少,出口增加。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大米進口308萬噸,同比減少23.6%;大米出口208.9萬噸,同比增加74.7%;當年大米凈進口99.1萬噸,較上年減少183萬噸。

  大米產銷率有所回升。從2008年到2014年,我國大米行業產銷率連續6年一直保持高位運行。2015年以來,由于大米需求下降和經濟下行壓力,大米行業總體產銷率有所降低。隨著2018年國內大米競爭力增強,大米產銷率小幅回升,推動大米產量小幅增加。

  優質大米產量快速增加。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費升級不斷加快,選擇有機、健康、美味等高品質大米的人越來越多。因此,國內口糧大米的需求雖然逐漸減少,但優質大米的需求卻快速增加,推動優質大米產量持續增加。

  我國中高端大米的銷售市場主要在華東地區,占比約1/3;其次是華北、華南和華中地區。2018年,作為我國高端大米的有機大米產量約161.3萬噸,較2011年增加118.4萬噸,年復合增長率21%左右,遠高于大米行業的整體增速,有機稻占國內稻谷的比重也從2011年的0.3%增長至2018年的1.09%。2018年我國有機大米銷售均價在23.56元/公斤左右,遠高于同期國內普通大米銷售價格,生產效益較好,加工企業和農戶生產有機大米積極性較高。隨著后期居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和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我國優質大米的需求將繼續提升。

  品牌大米價值持續提升。隨著我國消費升級換代加快,中高端大米市場出現快速擴張,為品牌大米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大米市場的角逐逐步進入品牌競爭時代。那些注重大米品質、服務意識較高的品牌大米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影響日益擴大,品牌價值不斷提升。

  小包裝大米集中度上升。隨著大米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小包裝大米的銷售額也不斷攀升,品牌大米集中度相應提升。根據尼爾森統計,國內小包裝大米前五大品牌如中糧、北大荒、益海嘉里、華潤五豐等的市場份額已經接近80%。其中,中糧和益海嘉里兩大糧商市場份額相近,合計占據36%左右,余下的則是北大荒、華潤五豐等以及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區域品牌所占據。散裝大米市場份額持續下降,且主要以地方品牌為主,集中度相對不高。

  大米電子商務發展迅猛。2010年以前,連鎖超市、大賣場是消費者購買包括大米在內的日用品的主要場所。2010年以后,隨著電商的快速崛起,中高端大米銷量快速增加,品牌大米不斷涌現,加上國內物流業快速發展,大米包裝不斷小型化,為大米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目前,五常大米、吉林大米、福臨門、金龍魚、北大荒等品牌大米均在天貓超市設有官方旗艦店,天貓超市、京東等線上平臺逐漸成為一二線城市消費者購買大米的主要渠道。由于線上平臺可供選擇的種類豐富,且能送貨上門,使“買米”變得更為輕松,促進了線上大米銷售量的快速增加和大米消費的升級。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天貓超市3元至5元一斤的中檔米銷售額增速達到近70%,遠高于3元以下一斤的大米。而10元以上一斤的高端米銷售額增速也達到近30%。其中,盛名在外的東北大米受到全國消費者的青睞。天貓超市數百種不同品牌和規格的大米中,東北大米銷量占比達60%。

  后期隨著大米產品的特色化、品牌化、小包裝化和中高端產品的大量推出,通過線上與線下的良好互動,將為品牌大米的營銷推廣提供良好渠道,將促進大米電子商務和大米產業的共同繁榮發展。

  當前大米產業面臨的問題

  口糧需求持續減少。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人均大米口糧需求持續下降,大米食用消費逐年減少。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19/2020年度我國稻谷食用需求為1583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20萬噸,較2012/2013年度減少1470萬噸。2012年以來,我國口糧大米需求減少較快。2015年以后,口糧大米需求降幅減緩,但每年仍以20萬—30萬噸的幅度在減少。2018年我國人均大米口糧消費為81.7公斤,較2012年下降10.3公斤。

  從同樣以大米為主食的發達國家日本和韓國的經驗來看,后期我國大米口糧需求仍有較大的下降空間。日本目前人均大米消費為54公斤,較1968年的120公斤下降一半還多;韓國2018年人均大米消費量為61.3公斤,較2006年下降20%以上。隨著我國從溫飽向小康富余社會邁進,以日韓為參照,預計我國人均大米口糧需求下降空間仍較大。

  優質大米產量偏低。當前,我國優質大米需求向好,發展速度很快,但與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相比仍不匹配。從水稻種植看,近幾年我國優質稻種植面積持續增長,但普通品種的稻谷種植比例依然偏高,每年仍需啟動托市收購來穩定市場。

  水稻基地建設滯后。發展優質稻既能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又能提高農戶收入,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很多地區的優質稻也獲得了較好的推廣,種植效益不錯。如優質常規稻“黃華占”,至2017年,南方稻區累計推廣面積12513.74萬畝,創造經濟效益321.94億元。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優質稻種植比例仍不高。種植優質稻需要良種、良法,需要連片規模種植。

  當前我國優質稻種植規劃滯后,各市縣各自為戰,稻谷品種既多且雜,優質水稻大規模連片種植基地較少,難以為加工企業穩定地提供優質稻谷原料,導致大米品質不穩定,制約了優質大米產業的發展。

  大米產品附加值低。作為稻米生產大國,我國總體上以生產普通大米為主,高附加值產品偏少。大米花色品種雖然不少,但能形成氣候的不多。比如,各類胚芽米、富硒米、營養強化米、平衡膳食米等,我國都有生產。由于缺乏相應的標準,大眾認可度不高,很多新品種上市后往往曇花一現。還有方便米飯,雖然具有非油炸食品,更綠色、更健康的特點,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我國也有個別廠家進行開發,但總體上僅限于概念性產品,除了大城市外,市場上難覓其蹤。

  同樣,對稻米的副產品進行精深加工,開展全產業鏈生產模式,我國也有很多龍頭企業在做,個別企業還做得不錯。由于我國大部分企業為小型加工企業,總體上發展水平不高,產品附加值低,難以持續做大做強。

  管理理念相對落后。作為世界第一的大米生產國,目前我國仍以生產低端大米為主,出口的大米總體也以低價米為主,國際知名的大米品牌很少,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主要原因是大米產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管理理念落后,產業研發投入與先進國家相比偏低。稻谷的種子培育、種植管理、收獲、烘干、儲藏、加工及烹制等諸多環節標準落后,大部分企業主要以事后檢驗為主,事前和事中控制不足,難以使每一粒大米都成為高質量大米。

  大米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新國標將加快行業升級。2019年5月1日起,《大米》(GB/T1354-2018)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開始實施。“新國標”調減了“四級”大米,調整了定等標準和判定規則,符合產業發展方向。隨著大米“新國標”的廣泛宣傳和實施,將使居民改變以“精、白、亮、美”為好大米的錯誤導向,走出大米消費誤區;加工精度過高或過低都將被“新國標”判定為非等級產品,將使企業更加注重提升大米加工質量,避免過度加工;通過調整加工精度,適當放寬碎米率,強調適度加工,可以提高稻谷出米率。大米“新國標”不但保留了“品嘗評分值”作為衡量優質大米蒸煮食用品質的定等指標,還要求標注大米最佳食用期,將最大限度地提升優質大米的品質,促進水稻種植結構的優化調整,倒逼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大米消費升級加快。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上我國人口眾多,以大米為口糧的居民達60%以上,為大米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升,必然對包括大米在內的食品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大米消費已進入安全放心、營養健康、方便快捷的更高階段,這將為中高端大米的發展帶來巨大機遇,將有利于加快大米產業的轉型升級。

  出口有望繼續增加。隨著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底價的大幅調低,國內稻米市場重心持續下移,國產大米在國際大米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價格機制作用下,我國大米進口快速減少,出口持續增加。2019年1月至8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155萬噸,同比減少47萬噸,連續兩年大幅減少;1月至8月我國累計出口大米206.1萬噸,同比增加85.7萬噸,已接近上年全年的出口水平;1月至8月累計凈出口大米51.1萬噸,同比大增132.7萬噸,2012年以來首次成為大米凈出口國。隨著我國大米出口增加和進口大米迅速減少,我國在國際大米市場的份額已逐步恢復,將有利于國內大米產能利用率的提升。

  未來大米產業發展趨勢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大米產業將以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方向,不斷注入新的動能,加快實現轉型升級,為居民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大米產品和服務,后期大米產業將進入大有可為的新時代。

  大米產量短期仍將增加。目前我國正處于政策性稻谷去庫存的特殊階段,當前政策性稻谷去庫存尚未真正迎來下降拐點,后期去庫存力度有望進一步增加,預計中短期國內大米產銷量可能將繼續增加。

  飼料用糧可能增加。在政策扶持和養殖利潤大增等的驅使下,后期養殖業預計將迎來大發展,帶動飼料需求增加。由于當前稻谷價格較低,競爭力增強,預計飼料用糧替代需求將會有所增加。

  工業用糧需求將增加。我國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對工業用糧食需求逐年增加。隨著稻米競爭力增強,預計工業用稻米的需求也將有所增加。

  大米出口有望繼續增加。由于我國稻米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增強,預計大米出口仍將繼續增加,2019年可能突破300萬噸。同時,國際低價大米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將持續削弱,大米進口將繼續放緩,大米凈出口可能繼續增加,將有利于國內大米產量增加。

  優質大米產量仍將快速增加。目前我國中高端大米的比例仍較低,隨著我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對優質大米的需求預計將繼續增加,后期優質大米發展空間巨大。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10月份預計,2019/2020年度國內稻谷總消費為1941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80萬噸。其中,全國食用消費為15830萬噸,較上年度略減20萬噸;飼料消費及損耗為1500萬噸,增加50萬噸;工業消費1900萬噸,增加50萬噸。

  在低價大米和優質大米需求全面增加的情況下,中短期國內大米需求預計將維持小幅增加,這將為處于困境的國內中小型企業贏來難得的轉型升級機會,有利于后期大米產業的健康發展。

  品牌大米競爭日趨激烈。目前我國大米品牌同質化嚴重,特色不突出,知名大米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較低。如蜚聲海內外的“五常大米”,每年產量約65萬噸,市場占有率不到1‰。而日本“越光”牌大米約占其國內大米總產量的1/3,遠高于我國大米前十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之和,說明我國品牌大米的提升空間非常大。

  打造全產業鏈正逢其時。大米產業鏈雖不如玉米等谷物產業鏈長,但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發達國家糧油加工企業對谷物深加工利用已實現了產業化。我國大米產業與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而最大的差距是大米精深加工。

  通過“吃干榨凈”式精深加工,使水稻的資源價值得以充分開發利用,使產業領域更寬、附加值更高、產業鏈條更長;通過生產各種健康營養的優質大米和開發各種胚芽米、蒸谷米、營養強化米、全谷物米等,可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通過對主產品及其副產品進行再加工,實現物盡其用,提升經濟效益。大米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符合大米產業的發展方向,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當前發展大米全產業鏈可謂正逢其時。

  大米電子商務發展加快。當前電子商務迅猛發展,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速,為大米產業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供了條件。隨著我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我國大米消費轉型升級加快,中高端大米銷售繼續快速增長,品牌大米集中度提升,將為大米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機遇。

  快遞業務的快速發展,配送的便利性和大米產品的豐富性,將促進大米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同時,我國網購用戶規模不斷增長,加入購買大米行列的年輕人快速增加,加上有更多的大米企業開始發力電子商務,這些都將加快大米產業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

  從業人員素質有望提升。先進科技的應用、新產品的開發、品牌的樹立與推廣、精細化管理、標準化建設、大米新國標的實施等都迫切需要更多的人才,因此,人才隊伍的建設對大米產業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FormatImgID_0#

  (來源:《糧油市場報》)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