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利用不到3%的農業從業人口在養活800萬國民的同時,還使其農業產品占據了40%的歐洲蔬菜、水果市場。目前,以色列90%以上的糧食是自己生產的。農業、軍火工業和鉆石加工已成為以色列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的三大支柱。
以色列農業的特點是先進的管理、技術以及不斷創新的經營理念。
高效農業是以色列農業的主要發展模式,重點發展蔬菜、水果、花卉等園藝產品。除了種植一些谷物和甜玉米外,以色列的主要農產品是水果、蔬菜和花卉。農業生產的基本方式是大量生產和出口水果、蔬菜、花卉等高檔農產品。
以色列可用于耕種的土地十分有限,土地荒漠化十分嚴重,沙漠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7%,因干旱缺水。人均水資源利用量只有271立方米。
為了利用暴雨洪水,防止浪費,以色列在北部年間降水量200毫米—400毫米的丘陵區的很多小峽谷中建設小型水庫,用于局部灌溉。在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旱作農業區,地面噴灑化學物質,防止水分入滲,增加小雨的地表徑流,使有限的降水流入農田。在田間,他們還進行了作物留茬取水,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
節水是以色列農業的特色之一。以色列的計算機微灌溉技術給農業灌溉帶來了新的概念。以色列的滴灌技術和灌溉控制系統全球領先,該技術和控制系統十分智能,知道作物什么時候需要水分和肥料、需要多少,做到既滿足作物所需,又不造成浪費。微灌設備由控制樞紐、管道部件和灌溉系統組成。農業專家根據氣象條件、土壤含水量、農作物需求量等媒介,使用太陽能驅動器,用塑料管道送水,適時調節水量,含有肥料、藥物的水對根或葉子噴灑。應用這項技術比傳統灌溉節水約90%,節能50%,平均增產30%。
在以色列,水的循環利用也受到高度重視。微咸水、生活污水和暴雨洪水被稱為邊緣水,是人類未來的新水源。以色列很早就重視邊緣水的利用,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微鹽水的國家。以色列通過先進技術把地下的鹽水稀釋成微鹽水,摸索用微鹽水灌溉的方法。同時,生活排水集中性地處理之后被用作農地的灌溉,工業廢水也大量地被循環性地利用。以色列成為世界上淡水利用率最高的國家。
以色列在引入了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傳感器等諸多世界領先的創新技術,開展高投入、高產出的資金密集型節水農業的同時,也使用各種方法支持和幫助農民開拓市場。
首先,大力發展產后處理和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從收獲之初就進行監測,從采摘、分揀、清洗、加工、包裝、運輸、倉儲、銷售等環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有一套完整的科學規范和標準,確保農產品質量。
其次,為促進農產品出口,以色列專門制定農產品出口規章制度,并在國外設有辦事處,首要任務是推銷產品,為農民供給產品出口規范,安排貨源和搜集市場反饋。與收購商保持密切聯系,隨時將出售信息反饋到國內。
考慮到全國規模較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數量有限,農產品供應鏈的透明度和競爭力不足,農產品交易成本較高,以色列農業部、財政部和創新局還共同發起并推動打造數字化農產品交易市場。該計劃利用技術優勢打造該國首個數字化農產品交易市場,并建立起一個現代化市場流通體系。
政府計劃在2020年中期正式推出數字化農產品交易市場,該市場將于2021年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運行。
該平臺一旦投入運營,所產生的大數據將成為預測各種農產品供需的可靠依據,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定價的透明度,提高農產品質量與價格的相關性,為中小企業和農民建立直接采購渠道,創造條件。降低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中間流通成本,降低農產品終端價格,將高質量的農產品從田間輸送到消費者手中促進以色列農產品市場供需關系平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