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地瓜干真是價值連城,不但品種豐富,品質、品相也很棒!”在連城縣蓮峰鎮步行街敦香土特產店,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紅心、紫心地瓜干系列產品,讓一群來自外地的客人贊不絕口、紛紛選購。
說起福建連城縣,就不得不提讓這個小城鎮名聲大噪的明星農產品——“紅心地瓜干”,作為“閩西八大干”之一,地瓜干幾乎成為連城的代名詞。據史料記載,連城縣盛產地瓜,農家土法曬制地瓜干,已有300年歷史,這種地瓜干保留著自然的色澤和品質,顏色黃中透紅,味道清香甜美,質地松軟耐嚼。早在100多年前,宮廷御廚就曾把連城地瓜干制成宮廷宴席上的上乘名點——“金如片”。在這片紅土地上,地瓜產業歷經數十年發展,通過基地建設、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園區建設等措施,已發展成該縣發展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民生產業、支柱產業。目前,全縣地瓜種植、地瓜干加工、銷售的人口達13萬人。全縣種植地瓜面積10萬畝,年產值8億。民間流傳著“十萬農民種地瓜,兩萬農民搞加工,百支隊伍闖市場,一條地瓜富半縣”的說法。“連城紅心地瓜干”中國馳名商標位列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第39位。
福建地瓜看連城,連城地瓜看林坊。林坊位于連城縣西部,是“連城紅心地瓜干之鄉”。全鎮地瓜種植5000多畝,有6家大型地瓜干加工廠,所加工的地瓜干色澤桔紅鮮艷、質地軟韌、富含維生素A、B和胡蘿卜素,風味殊絕。近年來,林坊城著力建設“一帶一路”富有特色的西城新鎮,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生態經濟帶富民,做大做強工業項目建設工業強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走產業富民工業強鎮之路。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準連城縣林坊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連城縣林坊鎮立足林坊鎮地瓜產業優勢,圍繞將林坊打造成為“中國地瓜小鎮”的建設目標,堅持“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建設宗旨,緊扣“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民風正”的發展思路,按照一產優、二產強、三產旺,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工作要求,扎實開展各項建設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林坊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土壤及氣溫適宜農作物及果樹生長,素有連城的“糧倉”“果園”之稱,連城縣是“中國紅心地瓜干之鄉”,而林坊鄉又是連城紅心地瓜的主產區,地瓜產量和產值占了全縣的近一半,據統計2018年地瓜產業產值達7.17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570元,高于全縣平均水平35%。該鄉90%以上的農民從事地瓜種植、加工、銷售。
集思廣益,
共繪產業強鎮藍圖
為保證工作有序開展,林坊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任副組長,相關所站及村委會負責人為成員,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工作。建立重點建設項目掛鉤責任制度,每個重點建設項目安排1名鎮領導和相關所站負責人掛鉤,明確工作職責、建設任務、序時進度。相關領導、負責人多次深入林坊鎮實地調研,就土地流轉、地瓜種植、產品加工、鏈條延伸、市場營銷、利益聯結等方面提出具體意見建議。并邀請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退休干部、社會賢達等代表和鎮村干部召開座談會,共同商討農業產業強鎮發展思路。發放農業產業強鎮征求意見表200余份,收到可參考意見20余條,為林坊鎮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實施夯實基礎。同時通過鎮村聯動,多渠道、全方位開展產業強鎮宣傳工作,大力宣傳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意義、目標和內容,提高公眾認知度,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切實營造良好的共建農業產業強鎮氛圍。
多措并舉,
強力推進產業壯大
立足鎮情,全面發展。在全面分析林坊鎮在地瓜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的基礎上,認真篩選建設項目,補齊發展短板,共實施重點項目10個,總投資 10450萬元。采取“分區建設、逐步完善”的發展思路,在突出“以農為本、創新驅動、生態友好”基礎上,統籌布局種植、加工、營銷、服務等一二三產業的功能板塊,即地瓜高優種植示范區、地瓜精深加工示范區、地瓜產品營銷中心、地瓜文化體驗中心,形成“二區二中心”的功能格局。通過實施地瓜脫皮、倉儲物流、包裝印刷、設備生產等配套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創新地瓜+旅游、地瓜+康養等“地瓜+”模式,拓展農業多種功能;開發營養、安全、方便、實惠的多元化地瓜主食及研發地瓜藤、地瓜皮、地瓜渣、地瓜廢水廢氣等新產物綜合利用技術,提升地瓜產業附加值。
培育良種,建設地瓜高優示范區。通過建設3500畝地瓜標準化生產基地,全面推廣綠色防控、測土配方和輕簡化栽培技術及種植過程機械化、智能化,嚴格執行綠色食品標準,建立健全質量追溯體系,確保地瓜種植安全、優質、高產、高效。為全縣提供優質鮮地瓜,并起到引導示范推廣作用。據了解,紅薯生產中長期存在的病毒種性退化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戶,為解決這一問題,林坊鎮通過建設地瓜脫毒苗組培中心,為全鎮乃至全縣地瓜基地提供優質安全的脫毒種苗,培育高產、高品質地瓜。目前福建紫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瓜脫毒苗組培中心已投入生產,濟薯26脫毒苗已向市場投放。
技術升級,打造地瓜產業精品。大力發展地瓜干精深加工和工廠化生產,林坊鎮引導鼓勵地瓜干加工企業加快技術改造、裝備升級和模式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提升地瓜產品附加值。如建設地瓜干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項目等。據悉,連城紅東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紫老虎食品有限公司、連城縣福農食品有限公司地瓜干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項目的主體廠房已基本建成。
由于地瓜干加工后的廢水經過一定時間浸泡,特別是經過太陽暴曬后,水質容易變黑、發臭,尤其到了夏天,群眾意見更大,企業只能經常停產、減產進行整頓治理。農民要致富,但是致富產業應該綠色發展。2014年,連城全面啟動地瓜干污水治理,相繼出臺整治工作方案、獎懲機制。兩年后,連城再次出臺《地瓜干生產加工小作坊污染整治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深入治理地瓜干污水。林坊鎮一面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禁止未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的地瓜干加工企業開工生產,一面積極推動當地地瓜干加工企業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如連城縣雄鑫環保服務有限公司統一廢水廢氣處理項目,已完成第一期工程,日處理廢水1500噸,已投入生產。
提升品牌,構筑地瓜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集品種苗圃觀賞、種植模式休閑、地瓜美食品嘗、產品展示展銷、地瓜文化鑒賞于一體的薯世界博覽園,使地瓜產業與旅游產業全方位結合,豐富全域旅游內容,增加旅游收入。并在廣泛收集、整理地瓜品種、栽培歷史、加工歷程、農耕文化以及地瓜文學作品等的基礎上,通過文字、圖片、聲像、實物、三維等現代科技手段強化地瓜文化宣傳,打造地“瓜主題公園”。
優化平臺,助力產銷更便捷。通過建設地瓜產品營銷中心、搭建農村綜合性信息化服務平臺,利用農業大數據、物聯網、電子商務等先進手段,建成集“管理服務、物流配送、農產品交易”于一體的展示展銷平臺,提供電子商務、檢驗檢測、質量追溯、價格信息、展示展銷等服務,拓展市場營銷,在農業信息平臺及時提供準確的國內外市場信息及技術信息,發布鎮域內優良產品。鼓勵金融機構與新型經營主體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推廣產業鏈金融模式,加大對地瓜產業融合發展的信貸支持。
此外,林坊鎮十分注重產學研技術合作,并積極幫助企業對接各大科研院校和專家教授。依托本土農業專家服務團隊,實現地瓜脫毒苗培育、種植、加工等技術全覆蓋。加強與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科院等院校的戰略合作,建立穩定的技術依托和技術來源。通過自主創新、技術引進,先后推廣普及“濟薯26”“龍薯9號”等優良品質的地瓜品種,有力促進了地瓜生產技術進步和品質效益提升,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引進及培養了一批地瓜種植及加工開發專業技術人才,引導各類科技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回鄉創業,加強對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五新”技術培育,完善該鎮地瓜產業人才和科技支撐。
創新機制,
實現農、企多贏局面
林坊鎮立足當地優勢,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初步形成了以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為骨干,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支撐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全鎮經營主體總量達到3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6家。積極引導群眾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經營結構,建立健全地瓜干加工龍頭企業與種植經營主體需求對接機制,完善產業發展與農民的利益聯結。以群眾增收為目的,鼓勵群眾將資源、資金、勞動力入股到新型經營主體中,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采取“保底效益+按股分紅”等形式,讓種植大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著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強化龍頭企業聯農帶農激勵機制,將上級相關扶持政策與利益聯絡機制相掛鉤。要求地瓜干加工企業與地瓜種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簽訂收購合同,確定地瓜收購最低保護價,如遇市場價超出保護價,超出部分由企業與種植經營主體均分。支持龍頭企業為地瓜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貸款擔保,資助訂單經營主體參加農業保險。
此外,林坊鎮積極統籌整合現有各類資源,推動各級財政資金向農業產業強鎮發展集聚投入,撬動社會各類資金投向林坊鎮域內,帶動產業發展。落實林坊鎮內優惠扶持政策,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創新優化服務,為林坊鎮各類市場主體減輕負擔,拓展有效投資空間。結合精準扶貧,由龍頭企業、示范合作社發起,成立由貧困村合作社、貧困戶參加的地瓜產業創業聯盟,開展管理協作、技術協作、銷售協作和品牌協作,實現產業發展和精準脫貧的“雙贏”。如今,地瓜產業作為林坊鎮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不僅吸納勞動力從事地瓜種植、生產和銷售,解決就業問題,更是成為貧困戶增收致富的脫貧產業。
“一條地瓜富半縣”的傳奇仍在林坊鎮繼續書寫,甜蜜的產業讓農民看在眼里,喜上心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