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承千年一葉 做百年品牌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鈴 鐺 字號:【

  云南省普洱市位于我國西南邊陲,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中心地帶,普洱茶和茶馬古道的發祥地和起源點, 以“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美譽著稱。唐咸通三年,樊綽《蠻書》曾記載:“茶出銀生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這是最早有關云南茶葉的文字記載。“銀生城”即今景東縣城,銀生茶山,可謂千年一葉,延綿悠遠。2019年春節,我有幸走進銀生茶莊園,經歷一場佳茗茶會!

  一芽一葉總關情

  二月的銀生茶園,郁郁蔥蔥,青翠欲滴,淡雅茶香撲面而來。梯田式的茶園,層層茶樹錯落蔓延。清晨,云霧蒸騰,亦真亦幻,如同仙境!傍晚,夕陽西下,歲月靜好,溫暖如初。那一刻,你會被這里的靈性所感染,煥發出對美麗生命的無限摯愛。

  茶莊所屬的銀生茶業有限公司自有茶園2700多畝,有5個茶葉初制所、1個普洱茶加工精制廠和1個茶莊園。在茶莊園,大家習慣地稱公司總經理侯建榮為“莊主”。侯莊主,普洱本地人,個頭不高,皮膚黝黑,敦實厚道,與茶葉相交三十余載。他告訴我,茶莊現有茶地210畝,從1994年開始種茶。這里曾是一片森林,純凈自然。二十多年,他們努力守護好這片茶園,希望為子孫后代留下這片凈土。如今,銀生茶莊園,聚集天下賓客,愛茶好茶之人相聚相惜,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已成為當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鮮活實踐典范。在這里,美麗茶山與綠色經濟相融,美麗生態與增收致富共生,美麗環境與美好生活輝映,讓人們感受到了綠色發展的美好未來。

  品質為先是王道

  銀生古城作為我國最早的茶葉生產和流通中心,是最早生產曬青毛茶(普洱茶原料)的地方。鑒于這份歷史淵源,侯莊主始終秉承著將“銀生”品質傳承下去的責任感,他認為做好產品是關鍵,這不但關涉公司發展,更涉及千家萬戶的茶農。茶園中, 隨處可見LED殺蟲燈、黃色粘蟲板、生態滅蟲器等設備,茶園管理環保生態,不施用化肥和農藥。生態茶園,讓茶農茶商得了實惠,也為子孫后代留下了青山綠水。據了解,銀生茶上世紀90年代就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4款茶產品送日本專業農殘檢測120項全部0檢出。侯莊主是茶專業出身,他堅信,品質要靠兢兢業業做出來,是從守好生態、種好茶園、管好車間鍛造出來。要確保每一批茶品質一樣,年年品質都一樣,只有這樣才能經得起市場的競爭、行業的洗禮、茶友的品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這也是銀生茶的靈魂所在和立足之本。“無由持一碗,寄予愛茶人。”在這里,我感受到了中國茶人的信仰與持守,匠心與傳承。

  品牌樹立靠歷練

  品牌是信譽,是信用,是信任。對于品牌,侯莊主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他說,品牌不是打造出來的,是靠長期堅持品質歷練出來的,廣告只能打造名牌,不能打造品牌。公司2002年商標注冊“銀生”,十多年來一直靠品質說話,銀生茶業的品牌目標是:做百年“銀生”。在這里,我欣喜地感受到,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土民營企業一步一履踏實前行,一行一思不忘初心的品牌發展之道。當前,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的交流日益便捷和透明化,現代物流的高速發展更是縮短了時間和空間。對此,侯莊主也經歷了一場銷售變革,有著自己獨特的品牌營銷之道。他自信滿滿地說 ,網絡經濟和體驗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我們必須進行品牌推廣和產品銷售的變革,打破原有藩籬,實現產地與終端消費者的面對面,這樣才能增強信任、增強黏度、增強競爭力。目前,銀生公司采用“微營銷”方式,維護十幾個微信群,共有穩定“微茶友”四五千人,其中不乏年消費百萬以上的消費大戶,也有年消費一兩千的家庭生活用茶的消費散戶。對于這些客戶,無論大小,銀生像待親人一樣真誠,分期分批安排大家茶山旅游、實地體驗、現場品茶,建立起很高的忠誠度和信任度。客戶的信賴已經成為銀生一步一個腳印前行的最大動力。

  茶旅發展相依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積淀豐厚。新時代快生活,不但沒有讓茶文化隱匿于世,反而煥發新顏。近些年,茶鄉旅游悄然興起,發展迅速。銀生茶業有限公司2014年建成了銀生普洱茶莊園,莊園內有大葉種品種園、茶葉采摘和制作、普洱茶發酵和壓制、茶藝茶道體驗和茶葉技術培訓等多個茶旅游體驗項目。“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在那里,人們擺脫世間煩憂,漫步茶園觀光,帶上草帽,背起籮筐,上山采茶、進場制茶、雅室品茶、茶會賞茶,修身養性,樂在桃源。經過幾年的發展,茶園變景區,莊園年均接待量達6000多人次,游客的到來,有力地促進了公司茶產品銷售和品牌推廣。茶區的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種植、加工、流通、文化、教學、旅游和諧推動,滿足了市場多元需求,延長了產業鏈,增加了附加值,培育了茶產業發展新動能,也成為茶區脫貧、促農增收的有力抓手。據了解,銀生茶業有限公司的主要基地是在鎮沅縣者東鄉的深度貧困山區,銀生公司把茶廠辦在山區,讓茶農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也懂得了勤勞致富的道理。據統計,2018年銀生茶農年人均收入14800元,較2013年增收幅度超過50%。

  茶鄉旅游是新型經濟業態,也是傳統文化業態的傳承和復活,其發展有利于茶文化、茶民俗和鄉土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展現和傳播茶鄉生態文明的重要窗口。茶旅發展既加快了產業融合,又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不僅有助于中國傳統文化繼承與發揚,又大大提升了人們的旅游品質,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結合,可謂前景大好。

  前路漫漫需定力

  過往已去,未來可期。面對眼前的美景,蓬勃發展的勢頭,侯莊主卻有著深深的憂慮。他說,對于這片綠水青山,各路資本已虎視眈眈,高端養老、墓地產業紛紛覬覦,政府招商引資熱情不減,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家能否扛得住資本大軍,能否守得住這片茶園,能否繼續帶著深山里的老鄉們增收致富,都是未知數。

  資本是“雙刃劍”,當它發揮積極作用時,其促農發展、促民增收的成效顯著;而當它逆向發威時,其侵農害民程度異常驚人。中國農業企業雖總體弱小,但在推動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功不可沒,當前他們正處于總體爬坡上升階段,亟需政府的積極維護并理性扶持帶動。

  筆者手記:實施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當前,我國茶產業正經歷深度調整、進入提質增效發展的新階段。塑強茶品牌,深入推進茶旅融合,以茶興旅,以旅促茶,品牌疊加,協同發展,正逢其時,大有可為。但正如侯莊主所言,目前銀生還很弱小,尚處于初建狀態。對于中國茶旅發展而言,亦然如此,也存在著規劃滯后、標準缺失、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茶園景觀單一、產品深加工能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2016年,農業農村部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習近平總書記親發賀信,給予中國茶產業發展極大鼓舞,為塑強中國茶品牌、推廣中國茶企業、弘揚中國茶文化、促進世界茶貿易搭建了廣闊平臺,其中加快茶產業業態創新、推動茶旅融合則是應有之義。中國茶旅融合發展,根本在生態,精髓在文化,特色在交融,要堅定品牌引領,創新發展,讓中國茶園成為世人心之所往,讓中國茶品牌唱響全球,實現中國茶世界香。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