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精準扶貧戰略的持續推進,新發地市場積極探索建立產銷對接、精準扶貧模式,促進農民增收致富。4月3日,“三區三州”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專場活動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舉行,作為我國農業流通領域扶貧攻堅的先鋒力量,新發地市場在本次活動中有哪些亮點呢?記者專訪了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
記者:2019年農業農村部首場貧困地區產銷對接活動——“三區三州”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專場活動選擇在新發地市場舉辦,這對新發地市場有哪些意義?
張玉璽: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就要向全世界莊嚴宣布我國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勝利,此刻,到了全民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的關鍵時期,我們新發地市場作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更是責無旁貸。北京農產品的自給率不到10%,是典型的農產品輸入型城市,新發地市場承擔了90%的農產品供應,是首都人民的“菜籃子”和“果盤子”,可以說“走進新發地,吃遍全中國”。如今的新發地,每天交易蔬菜品種260個、果品品種270個,供應超過1.8萬噸蔬菜、1.8萬噸水果、3000頭豬、2000只羊、100頭牛,承擔了首都包括流動人口近3000萬人口90%的農副產品供應。2018年市場的交易總量為1698萬噸,交易額為1080億元。新發地市場成立30年來,主要做了兩件大事:一是為首都消費者造福,二是為全國各地種植者造富。
我們現在講三大農業扶貧模式:一是產業扶貧,側重生產和種植端;二是消費扶貧,側重消費端、需求端;三是市場扶貧,就是通過批發市場的大流通把種植端和消費端牢牢聯系起來,落實產銷對接,這樣我們的扶貧工作就能更加高效、穩定地開展。三區三州產銷對接活動在新發地舉辦,抓住了典型,對批發市場同行具有很強的先鋒示范效應。
記者:新發地市場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都做了哪些工作?
張玉璽:組織了大量的優質農產品經銷商,針對不同的農產品配合相應的采購商,力求做到精準對接;同時,邀請了權威媒體,對三區三州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會作全面報道,以求全方位多渠道傳播三區三州的優質農產品,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參與到消費扶貧的行動中來,為我國的扶貧事業奉獻力量。為了保障會議的順利舉辦,新發地市場專門召開多場籌備會,將會務工作進行細化,落到實處。最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實現三區三州產銷對接的常態化,新發地市場專門提供了2個展廳作為“三區三州”專展館,讓“三區三州”的農產品展銷會永不落幕。
記者:2018年新發地市場在產銷對接、產業扶貧活動中有哪些成效?今年有哪些創新措施?
張玉璽:新發地市場為了更好地實現產銷對接,在全國投資建設了10個分市場和330萬畝的標準化種植基地,覆蓋我國大部分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吸納貧困戶就業,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建立種植示范園引領農民種植,設立育苗中心保障種苗品質,為特困戶免費提供種苗。農民按照統一的標準來種植,統一的標準來采摘,以符合市場的需求。龍頭企業、經營大戶負責銷售。同時,通過舉辦推介會、展銷會,設立銷售專區、扶貧館,減免進場費用,接待貧困地區政府和企業來訪(參觀、洽談、戰略合作),到貧困地區進行農業講座等多元化方式進一步助推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提升其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比較有代表性的扶貧地區有蘭考、光山、淶源、林西、沽源、承德、喀什、渭源、隰縣等。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實踐,最終形成了“政府、龍頭企業、批發市場、銷售大王合力抓兩頭,農民干中間(種植、采摘、包裝)”的新型產銷對接模式,又被社會各界稱為“蘭考模式”。如今,蘭考蜜瓜已經有了很好的產業規模,深受消費者青睞并廣為傳播,蜜瓜大王張宗志也因為對蘭考縣蜜瓜產業的突出貢獻,當選為“開封市人大代表”,蘭考縣委、縣政府還委托我們新發地市場繼續在蘭考擴大紅薯、葡萄等優勢品類的產業投入。
記者: 這次“三區三州”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上,新發地市場組織多少經銷商?采購了哪些產品?
張玉璽:新發地市場針對 “三區三州”貧困地區農產品品類、特色,組織了100個單品經營大王和100名綜合經營百強企業,主要采購了牦牛、青稞、枸杞、酸奶等優質農產品。另外,還有一批經銷商和“三區三州”主產區的政府、農業龍頭企業及合作社在繼續交流洽談,我們期待達成更多的合作意向,與“三區三州”貧困地區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為“三區三州”等貧困地區的產業扶貧做出積極貢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