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甘肅:山貨爭相“上云上網” 脫貧跑出高質高速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朱國圣 張文靜 崔翰超 字號:【

  作為資源整合的高效平臺,電商改變的是貨物的銷售規則,為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打通銷售新渠道,“撬”開網上大市場。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道路的過程中,中國電商以強大的技術優勢,有效縮小城鄉信息鴻溝,構建立體信息網絡、物流網絡,成為脫貧攻堅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商扶貧形成的集聚效應,也成為倒逼產業提質增效的新抓手、經濟結構調整的新引擎,讓造成貧困的經濟形式加速消失。

  幾年前,對于深陷大山里的西部地區農民來說,“觸網”賣貨絕對是新鮮事、稀罕事。而這幾年,隨著電商的異軍突起和快速發展,昔日農民變身“帶貨達人”,使山貨“插上翅膀”飛出了大山,加快了脫貧步伐。

  從“走街串巷”到“直播帶貨” 干部農民變身“主播”

  47歲的祁歲各有兩個身份,一個是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永興鎮峽口村的果農,另一個身份是淘寶等電商平臺的主播。在照料自己的果園之余,他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做直播、拍視頻。

  “大家看我家的花牛蘋果,又大又甜,喜歡的‘寶寶們’趕快下單啊!”盡管普通話還不是十分流利,但祁歲各直播時熱情洋溢。

  過去,像祁歲各一樣,很多果農家的蘋果要么以走街串巷的方式售賣,要么被商販直接收購。但這類“土方法”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容易“果賤傷農”,且大部分利潤被中間商賺走,顧客買得貴、果農賺得少。

  思路一變天地寬。2016年,在接受了當地政府組織的電商培訓后,祁歲各一改傳統的售賣方式。“起初,我在淘寶經營店鋪,后來就通過抖音等平臺直播帶貨。”祁歲各說,他從一開始對互聯網一無所知,到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新媒體帶貨模式。

  祁歲各介紹,去年他家種植了20多畝蘋果,通過各類電商平臺共實現銷售額近30萬元。作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他還一直以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從貧困戶處收購蘋果,代理銷售。

  為了更好地吸引顧客,祁歲各還自學視頻制作及直播技巧,主動與村民分享經驗。

  在甘肅,像祁歲各這樣,很多農戶實現了“華麗轉身”。隴南市成縣農村小伙尚育康,在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發布創意養雞視頻,單條視頻播放量就達5649萬次。隴南市徽縣電商直播達人喬瑀瑄在茶園搞直播,兩個多小時就拿到了800多個訂單,幫助茶農銷售茶葉80多公斤、收入7萬多元。

  電商正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能。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地農產品遭遇賣貨難問題。領導干部借助電商平臺,以“直播帶貨”的方式助農增收。

  4月1日,字節跳動扶貧項目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發起了“山貨上頭條,縣長來直播”活動。活動上線首日一小時內積石山縣花椒網銷突破1.7萬單,截至活動日結束,累計網銷花椒3.7萬單,累計銷售額達270萬元。

  4月21日,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縣長何英禪做客拼多多直播間,推介環縣羊肉,并親自“吃播”。這場直播當天吸引了51.81萬人次圍觀,售出羊肉1.8萬余斤,交易金額58萬余元。

  蘭州大學縣域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毛錦凰介紹,電商扶貧有效縮小了城鄉“信息鴻溝”,讓貧困群眾鼓起了“腰包”。“不管是民間‘帶貨達人’還是領導干部,他們都借助電商確保了廣大農民的利益不受影響,降低了交易成本,實現了消費者和農戶的雙贏。”

  從“小打小鬧”到“攥指成拳” 政府群眾抱團攻堅

  隴南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也是電商扶貧的先行者,2016年獲得“全國電商扶貧示范市”稱號。

  核桃、油橄欖、花椒等特色農產品是隴南的珍貴“名片”。雖然資源豐富,但因交通條件等客觀因素限制,這里整體性相對貧困與區域性絕對貧困交織,群眾“守著金山沒飯吃”。

  據隴南市電商發展局副局長張雷雨介紹,電商的出現,有效緩解了這一問題。

  2013年底,隴南市委市政府將發展電子商務作為重點工作,推動電商與隴南“牽手”,助力脫貧攻堅。當地政府引導干部群眾轉變觀念,鼓勵干部群眾“觸網”“學網”“用網”,并探索出了電商網店帶動、電商產業帶動、電商創業帶動、電商就業帶動、電商入股帶動、電商眾籌帶動等六種電商帶動增收的模式。

  隴南電商發展伊始也面臨很多難題。2013年以前,隴南沒有高速公路,也不通火車和飛機;物流快遞企業少,許多生鮮農產品因為運送不及時而“變色、變味”;許多偏遠山村,甚至鄉鎮政府所在地不通寬帶、不通光纖,信號時有時無。

  直面難題,隴南不回避。當地政府著力構建立體交通網絡,以每年3000多公里的速度推進農村通暢通達工程,新修高速公路6條;2017年9月,蘭渝鐵路通車;2018年3月,隴南成縣機場建成通航。同時,隴南引進培育物流快遞企業。順豐、德邦等知名快遞物流企業落戶隴南,一批創業青年成立的同城快遞、“草根物流”迅速崛起。

  寬帶網絡建設是“用網”的關鍵前提。隴南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城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全市城區、鄉鎮所在地、136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4G網絡全覆蓋,95%的行政村有寬帶、通網絡。

  隴南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王文全介紹,作為帶動隴南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一大手段,電商發揮了重要作用。干部百姓都感受到了電商的魅力、嘗到了電商扶貧的甜頭。

  數據顯示,2019年,隴南市電商線上線下銷售額43.23億元,通過電商扶貧對貧困群眾的人均收入貢獻達840元。

  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表示,隴南市著力打造電商扶貧升級版,讓隴南電商在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不僅僅是隴南,甘肅還探索出“環縣模式”“廣河模式”,為脫貧攻堅賦予新動能。

  甘肅不斷改善全省農村電商發展的基礎條件,促進了縣鄉村三級公共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體系建設,為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打通了銷售新渠道,“撬”開了網上大市場。

  甘肅省商務廳電商處二級調研員孔軍介紹,甘肅已累計爭取到66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已實現58個國家級貧困縣全覆蓋,有力提升和改善了貧困縣農村電商發展基礎。同時,重點支持“兩州一縣”和深度貧困縣建設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全省75個貧困縣已實現電商服務中心全覆蓋,97%的有建檔立卡貧困村的鄉鎮建成服務站,80%的深度貧困村建成服務點,有力推動了農產品線上銷售,促進了農民增收。

  甘肅也努力通過“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等方式打通農村電商的“航道”。一方面,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字節跳動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合作,支持貧困縣建設線上特色館和線下體驗店;另一方面,積極培育壯大本土電商平臺。2019年,甘肅實現網上銷售162億元,帶動全省農民人均增收380元。

  從“網絡吆喝”到“內外兼修” 電商發展仍需“充電”

  如今,電商已在甘肅“遍地開花”,但由于這些區域經濟條件落后,電商發展仍需多方面“補短板”。

  一是倒逼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提高農產品質量。目前農產品規模和市場需求不對等。甘肅等西部地區的農產品以“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優”為主要特點,但規模小、品質參差不齊,較難滿足市場量大、標準統一的需求。

  在貧困地區,多數農戶提供的是初級農產品,附加值低,產品更新迭代慢,導致在全國市場“后繼乏力”,所以相關部門應在開發高附加值產品上“做功課”。

  毛錦凰認為,電商扶貧是倒逼產業提質增效的新抓手,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新引擎,建議在產業發展方面,要以綠色、環保、健康為主導,而不是有什么賣什么,要保證質量和品質,促進農特產品的精深加工,以做到“內外兼修做品牌”,追求“小而精”的發展模式,避免尋求超大份額的市場規模。

  二是完善配套產業,形成集聚效應。同樣的一個外包裝紙盒,在隴南的價格為4元左右,而在西安等地僅需3元左右??此撇顒e不大,但電商行業以量取勝,這一元之差也會影響收益。該現象的源頭是當地缺少包裝等配套產業,因此做好產業支撐至關重要。

  王文全表示,隴南電商多以合作社為主體,組織較為分散,“多而雜”是許多地區電商發展的現狀,因此當地政府應統籌規劃,使各類電商“抱團取暖”,推動本地電商規模化發展,形成集聚效應。

  三是不斷完善“硬件”、提升“軟件”。當貧困地區物美價廉的山貨碰到相對高昂的物流費用時,便削弱了其原本所具有的價格優勢,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

  毛錦凰說:“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物流服務體系,做好保障支撐,確保電商產品‘賣得出、走得遠’。統籌整合縣鄉村配送物流資源,構建科學完備的縣域內物流服務體系,通過運費補貼,鼓勵和扶持快遞企業在農村布點,設立倉儲等基礎設施,促進農特產品的網絡銷售規模。”

  目前,電商發展仍面臨人才短缺的狀況,缺少能夠獨立開設網店并運營管理的專業人才,導致出現了建店難、運營更難等現象。對此,毛錦凰等受訪人士建議,宜推進電商人才培訓工程建設,做好人才支撐,并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電商孵化基地、電商大學等與貧困村建立幫扶關系,加強電商人才的輸送和培養。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