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很早就是黔中腹地著名的時令鮮果產區。關嶺縣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便開始參與火龍果的引種和示范性種植,從最早的板貴鄉三家寨村試種并推廣,到建立大規模的火龍果基地,關嶺火龍果種植歷史至今已有20多年。目前,全縣共有關嶺自治縣紅心火龍果產業協會、關嶺美豐庫岸經濟開發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業及合作社,火龍果種植面積達1萬畝,掛果面積7000余畝,年產量7000余噸。關嶺火龍果的種植,為當地農戶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路。
“以前這地種玉米收成低,掙不了幾個錢,流轉給合作社種火龍果后,光是給合作社打工每個月就能掙5000元。”村民宋澤義指著身后一片火龍果基地笑呵呵地說。
宋澤義是貴州安順市關嶺縣花江鎮蓮花村村民,他口中所指的合作社叫“關嶺自治縣哨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2014年初,蓮花村啟動火龍果種植項目,宋澤義把家里的地以每畝300元的價格流轉給了合作社。
“這地石漠化、產量低,種玉米最多收200斤,還不夠吃。合作社集中土地種火龍果,我不僅每年能收到土地流轉費,還能給合作社干工,收入比打工都高。”宋澤義說,“自從項目啟動后,我就把在外打工的兒子叫了回來,兒子在外一個月工資才3000塊錢左右,在這里每個月差不多有5000元。”
“蓮花村的火龍果種植項目既屬精準扶貧項目,也是推進石漠化治理的山地高效農業。”關嶺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金超介紹,關嶺是貴州石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全縣有400多平方公里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石漠化現象,而石漠化地區往往也是貧困人口集中區。作為貴州少數可種植火龍果的縣之一,近些年來,關嶺將該產業作為低熱山區種植業結構調整和推進山區石漠化治理的一個重要途徑。
“火龍果酸甜適中(糖酸比為16∶1),礦物質元素中的鉀、鈣、鎂、鐵等含量較高,口感和風味均比同類產品好,比較優勢明顯,是一種具有開發價值的新型保健水果?;瘕埞麑崱⒒ā⑶o營養物質豐富,可開發成飲料、酒、醋等,帶動相關加工產業的發展。”金超告訴記者:“火龍果對種植地區氣溫、降水都有一定要求,關嶺低熱河谷的特殊氣候環境生產出來的火龍果風味好,營養價值高,對治理石漠化也有一定效果。”
據了解,關嶺縣主推的火龍果品種“紫紅龍”品質優異,果肉紫紅色,香氣濃郁,汁多爽口,甜而不膩。膳食纖維含量(2.33%)遠高于蘋果(1.2%)、甜橙(0.6%)和桃(1.3%),火龍果含有較高的蛋白質(1.12%),其中紅肉火龍果達到1.30%,比蘋果(0.20%)、甜橙(0.80%)高得多,果實中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
產業要長久,銷售是關鍵。
為解決火龍果種植戶的后顧之憂,關嶺縣在火龍果集中種植地區建立了共計4500立方米的冷庫,可以儲存火龍果360噸。部分精品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還租賃了冷藏車,隨時隨地幫助農戶將火龍果銷往各地。
此外,關嶺縣的火龍果深加工也為果農們提供了銷售平臺。大果、中果賣鮮果,小果就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作為當地一家火龍果深加工企業,貴州貴果王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方云告訴記者:“如果農戶在市場零售或批發賣不完,我們公司都會全部收購,去年公司的火龍果收購量大概在500?600噸,主要生產的是火龍果酒、火龍果凍干片、火龍果飲料,產品主要銷往北京、廣州、上海、杭州、成都、重慶、貴陽等大中城市。”
金超告訴記者,未來關嶺縣將進一步理清產業發展思路,制定火龍果產業短期、中期、長期發展規劃。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的作用,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完善的獎補措施,最大程度調動農民積極性,讓產業做大做強,讓企業盈利,讓農民致富。同時將整合資源,充分利用火龍果專家團隊的力量,增強科技含量,提升關嶺火龍果市場競爭力,為關嶺火龍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資料來源:貴州關嶺縣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