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網上“綠行者”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 李丹超 字號:【

  很多人知道馬鐵民,卻很少人知道“綠行者”。

  “亞洲生菜大王”馬鐵民,做農業19年,種的生菜常年占據韓國50%、新加坡90%以上的進口市場。大部分時候,你在國內肯德基、必勝客里吃到的生菜,都是馬鐵民“種”出來的。

  就靠著種菜,早在2012年,馬鐵民36歲時,公司年銷售額已經超過4.8億元。如今,年銷售近10億元。

  馬鐵民還是湖畔大學第三屆的學員,當年在入學面試的時候,面對提問“你想要什么?”,他回答:“想了解互聯網。”于是,2018年,馬鐵民讓他創立12年的蔬果品牌綠行者上了天貓,開始正兒八經做電商。校長馬云還向馬鐵民推薦了盒馬。

  今年的天貓618,綠行者大約每天賣掉1萬顆生菜,來買的人幾乎都是25歲到35歲之間的年輕男女。

  1萬顆生菜,對于如今年銷售額近10億的馬鐵民來說,可能并不是一個值得驚喜的數字。但一顆生菜背后商業邏輯的改變,讓馬鐵民終于成了他期待的那個“新型職業農民”:從只顧低頭種菜到讓農產品品牌化、網紅化、持續化。

  20年創業路險象環生

  和“亞洲生菜大王”的名頭相比,馬鐵民近20年的創業路實在算不得順利,甚至可以說險象環生。

  馬鐵民是山東萊西人,1999年剛大學畢業的他來到青島,在一家外資蔬菜企業做技術員。2001年,馬鐵民25歲,就職的外資蔬菜企業倒閉,他東拼西湊40萬開始創業。

  可一開始,就被收購商放了鴿子。

  他在山東萊西租地種生菜。結果,生菜如期在5月滿足采收條件,原本口頭答應的收購商卻沒有如約到來。后來他聯系到一名百勝餐飲采購的前同事,才不至于讓260畝生菜爛在地里。

  2004年,他因為不了解種植環境損失慘重。

  那一年,馬鐵民決定去省外建基地,他選了內蒙古興和縣。結果,這個地方嚴重缺水,連打9口井滴水未出,這對生菜生長是致命打擊,馬鐵民因此背上100多萬元債務。

  2006年,他又被外國客商放了鴿子。

  那一年,馬鐵民創立了青島浩豐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到了年底,有日本客商來電要與馬鐵民簽下1300萬的訂單。馬鐵民為此花了幾百萬建起第二條生菜全年供應鏈。結果,第二年生菜是長好了,可日本方面決定不再從中國進口原料,終止履行合同。

  回頭來看這三段經歷,任何一個都有可能將彼時的馬鐵民打得一敗涂地。但所幸,他都挺了過來,并且,因為標準化種植保證了生菜品質,多個不同海拔基地生產保證了生菜能全年不斷供,這些都為馬鐵民的成功埋下伏筆:肯德基向他伸來橄欖枝,韓國50%、新加坡90%以上的生菜進口市場需要依靠他。

  2012年,馬鐵民36歲時,公司年銷售額超過4.8億元。

  種菜的為什么來了湖畔大學?

  馬鐵民還有第四段經歷,依然坎坷,但給他的農業試驗打開了新的大門。

  2015年,馬鐵民去北美參加了一場高層次人才競賽。這和他此前無數次前往歐美參觀農場不同,賽場上他看到了信息化技術和產業結合后的奇妙變化。

  回國以后,馬鐵民決定把公司搬上線。首先,把在2008年創立的蔬果品牌綠行者搬上了淘寶,開通了多個線上銷路,但很快吃了敗仗:冷鏈物流不完善、運輸價格昂貴、數據反饋遲鈍……最終,馬鐵民退回到自己的基地,專心做產品。

  想做卻不可做,馬鐵民內心不甘。2017年,他成為湖畔大學第三屆的學員,是當時唯一的農民企業家。在入學面試的時候,面對提問“你想要什么?”,馬鐵民的回答是:想了解互聯網。

  湖畔大學的經歷,對馬鐵民影響很大。他說,通過湖畔學習,發現以前對移動互聯網的認識比較淺顯,湖畔讓他了解了互聯網發展的邏輯、以后發展的動力和趨勢,讓他能更好去做產業互聯網這件事。

  馬鐵民記得,有次同屆學員一起去泰國,吃飯時,校長馬云讓每個人用5分鐘說說自己在做什么,他說“未來想做工業化的農業,用現代化、工業化替代傳統拍腦門生產的中國農業”。馬云回復“你這是農業中的新制造”,并當場向馬鐵民推薦了盒馬。

  2018年,浩豐成立新零售部門,開始在傳統的商超渠道之外,對接盒馬、Costco等新零售渠道;10月,綠行者食品旗艦店在天貓開店。

  一天賣1萬顆生菜

  綠行者的躥紅,仿佛是一夜之間。

  5月10日,演員關曉彤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個“自制蔬菜三明治”的視頻。這個視頻不僅上了熱搜,也在無意中,讓綠行者天貓旗艦店的后臺咨詢火爆。

  網紅三明治和綠行者之間的關系,正是包裹在外的那層生菜。這種結球生菜因為“脆嫩多汁、葉肉肥厚”,向來是生菜界的翹楚,肯德基漢堡里用的是它,馬鐵民賣得最好的,也是它。

  綠行者電商負責人許寧說,從今年3月開始,天貓店鋪的每月銷售額都在100萬元以上,其中一半是賣生菜賣出來的。以平均每個生菜售價5元來計算,綠行者在天貓一個月大約要賣掉10萬顆生菜,而去年一年的銷量也只有20萬顆左右。

  關于綠行者為什么會爆紅,馬鐵民認為,疫情一方面加速了生鮮電商的發展步伐,另一方面提高了人們對健康產品的重視。許寧回憶,大約是從年后開始,線上蔬菜持續熱銷,加上綠行者參與“聚劃算百億補貼”等活動增加了曝光量,店鋪的流量比以往高出4到5倍。

  天貓生鮮團隊發現這個“品牌新秀”后,找到綠行者希望促成品牌和雪梨直播間的合作,在前期溝通時,習慣了走商超渠道的綠行者質疑過這種形式是否真的有效。最終,綠行者4月第一次走進雪梨直播間,將店鋪的貝貝南瓜打成了爆款。5月份雙方的又一次合作中,貝貝南瓜上架僅3分鐘,售罄了1萬單庫存。

  馬鐵民說,直播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一種銷售模式,推介了品牌、拉動了銷售,也是大家都喜歡的方式,他會持續關注。

  今年天貓618,馬鐵民毫無保留地強化了直播帶貨。按照綠行者的產品調性走進一批主播的直播間,店鋪自己的直播中增加各種生菜減肥食譜。整個天貓618期間,綠行者天貓店鋪大約每天賣掉1萬顆生菜。

  2019年底的時候,綠行者天貓店的粉絲數不到2萬人,而今年僅前5個月,它的粉絲數增長了20萬人,平均每天新增1200多位粉絲。

  完成增長24倍的KPI

  或許網店目前的收入,對于馬鐵民的“農業王國”來說,還不算什么。但在許寧帶領的電商部門,時常能看到馬鐵民的“身影”。

  白天的時候,馬鐵民有空就去轉一圈,會一再強調產品品質“都要發最好的”;晚上的時候,他會去監督下客服的回復效率;而沒過去的時候,他可能已經在自己網店下了一單,決定親自驗貨、體驗客服的服務質量。

  馬鐵民對農業的興趣最初受到父親的影響,雖然父親做的是純粹的科學研究,與他的產業試驗并不一樣,但父子倆每次碰面都會交流一番。他說,農產品的核心問題,是上游生產組織偏小、以經驗為主,采購處理、分揀加工等很多還需要依靠人工,以后這些全部會被互聯網數字化。

  前不久,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菜鳥物流、阿里云等部門拜訪了馬鐵民,參觀了馬鐵民正在建設的智慧溫室。背靠阿里大數據能力、馬鐵民標準化的生產技術,傳統的溫室大棚正在變成可持續生產的、符合國際高標準的可以均衡穩定供應的超級蔬菜工廠。

  這是馬鐵民對農業產業互聯網的理解。綠行者上天貓,則是其中“農產品上行”的重要一環。

  馬鐵民說,自己每天睜眼第一件事,肯定是看店鋪的用戶評價,這是檢驗成果的地方。綠行者天貓店今年的KPI,定在5000萬元,這相當于2019年的25倍。而明年,馬鐵民把目標定在了2個億,到時候,電商將成為他“農業王國”舉足輕重的部分。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