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綠色發展引領農業對外開放與對內轉型升級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唐韌 張月 字號:【

  自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對外開放以來已40余年,幾十年來的飛速發展使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也帶來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縱觀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從未有任何一個時期曾達到我國當前所處的龐大規模——擁有14億人口,經濟總量空前,社會與科技發達程度日新月異等等。然而,規模的增大也難以避免地帶來諸多新矛盾與問題,該如何引領如此龐大的國家健康前行是擺在中國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國領導人高瞻遠矚,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從戰略高度以智慧的眼光提出綠色發展的理念,闡明“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辯證科學論述,甚合民心。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發展理念息息相關,綠色發展方式將為新中國成立幾十年來的常規農業操作模式帶來巨大轉變,綠色發展也必將引領我國農業加快對外開放和對內轉型升級的步伐。

  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農業對外開放的重要意義

  相對于其他產業,我國農業對外開放的力度和腳步相對較慢,客觀上是出于對本國農業的保護,而另一方面則體現了對農業開放與合作的不足夠重視。開放的世界需要中國,我國在世界角色中從“有所作為”到“奮發有為”的戰略轉變不該也不能脫離農業,為此農業農村部已于近年組織舉辦多期“農業外交官儲備人才培訓班”,其核心意義就在于加快培養我國農業領域涉外人才。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趨勢下,身處農業戰線的我們也應乘勢而上,將深化、立體化、網格化各農業領域的開放與合作深入推進下去,尤其要將現代農業、綠色農業“走出去、請進來”戰略從理論拓展到實際操作層面。除了國家最高層面的農業部門,地方省市縣一級農業部門也應根據自身特點主動尋求適當的合作對象,取長補短,通過全面開放合作為我國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廣闊前景。

  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導的農業對外開放同時也事關我國農業領域的國際核心競爭力。通過幾十年的不懈發展,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與日俱增,已從過去低端的產品競爭,慢慢過渡到中端科技競爭,直至今日真正高端的,可以掌握世界話語權的關于規則、標準制定方面的競爭。而作為具有千年農耕文化的中國,農業領域的國際競爭能力也不該滯后。以綠色有機食品事業為例,其是踐行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而綠色有機領域正是以標準說話,以標準為切入點的事業。有機認證是舶來品,我國目前所執行的有機標準大多是參照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有機標準編制而成。下一步,伴隨著我國農業爭奪國際規則話語權的競爭腳步,綠色有機食品事業發展也應緊跟節奏,通過農業綠色發展的引領和不懈努力讓全球有機農業標準向我國看齊,力爭成為全球行業內標準與規則的引領者和制定者。

  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農業對內轉型升級的必要性

  對于我國農業的內部持續發展,目前正處在進退維谷的歷史階段,農業對內轉型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與緊迫性空前。一方面,國內常規種植農產品數量過剩而成本較高,市場價格與進口農產品相比沒有優勢,甚至常常出現價格倒掛的情況;另一方面,迫于國外的壓力,我國不得已將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各項農業方面的承諾,逐步取消或弱化對國內農產品保護收購價的政策。這一進一退之間將導致我國本土農產品存在喪失競爭力的風險,一旦被外國全面占領我國農產品市場,其后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及時進行農業對內轉型升級已是刻不容緩。

  綠色發展理念的適時提出為我國農業對內轉型升級照亮了方向。中國農業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再到如今改革深入的過程,恰似國人體質的微妙轉變:改革開放前主要矛盾和困難是農產品數量供給不足,甚至導致個別年份饑荒連連,好似國人曾經普遍出現的營養不良和體質虛弱;而通過改革開放40年的長足發展,我國農業產能大幅提高,國人再也不用為“吃不飽”而擔憂,然而新的問題卻接踵而至——農業產能過剩且略顯“虛胖”,有產量但無高質量,恰似當今國人普遍存在的營養過剩,攝入過多及不均衡而導致的各種富貴病,如“高脂、高壓、高糖”等等,更兼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農藥化肥等的濫用,倒逼我們需盡快從“吃得飽”向“吃得健康科學、吃得好”而轉變,這些癥候也正是目前我國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而綠色發展理念正是一劑良藥佳方,通過農業綠色發展而輸出的高質量農產品如綠色有機食品等,不但可促使我國農業不自而然、潛移默化地完成對內轉型升級、使農產品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同時源源不斷供應的高質量農產品還可為增強國人體質帶來莫大幫助,更可助力環境的持續改善,通過生態、綠色、有機、可持續發展讓我國農業去病通氣,再造新一代健康而良性循環的機體。

  綠色發展引領的農業對內轉型升級既不能照搬歐美大農場機械化粗放型綠色生產模式,也不宜完全仿照日韓的小農經濟綠色生產方式,而是應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根據我國不同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征、人文差異等特點有的放矢的分類發展。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應本著拿來主義的指導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國外先進現代農業和綠色農業生產模式和經驗中國化、本土化,通過不斷摸索和實踐找到神州大地每個角落適合自身發展的綠色農業生產模式。

  農業對外開放與對內轉型升級不是單擺浮擱的兩個點,而是相互關聯、互相影響的有機體。通過綠色發展而引領的農業對外開放,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更好的為國內農業轉型升級帶來外部經驗與幫助;反之,通過轉型升級而加強的自身農業“硬實力”,也可為我國更好地開展農業對外交流和談判帶來自信和話語權,而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紐帶和金鑰匙則是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充分理解和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來引領的農業對外開放和對內轉型升級,必能把握正確方向,乘風破浪,把中國農業的發展推向新高度、新次元。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