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以農業對外合作促全方位開放發展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于敏 茹蕾 張玲玲 字號:【

  擴大開放是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戰略決策,是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擴大開放,拓展對外貿易多元化,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對外開放高地建設。青白江區作為四川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始發地和成都國際鐵路港所在地,擁有四川省唯一的鐵路貨運型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四川省作為內陸西部農業大省,提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發展戰略,發揮青白江區交通樞紐帶動作用,將有利于促進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全方位開放發展。

  青白江區基本情況

  青白江區位于成都東北部,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交匯點,全區面積378.94平方公里,以平原和淺丘為主,屬都江堰自流灌區,以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為主,農業自然資源豐富,雨熱光照充足,生態環境宜人,是國家“西進南下”開發開放格局的戰略支點和經濟高地。青白江區作為四川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始發地和成都國際鐵路港所在地,擁有四川省唯一的鐵路貨運型國家對外開放口岸,承擔了為中國西部與中亞、中東、歐洲和獨聯體國家經貿往來提供穩定、快捷、安全物流通道的重任。

  農業對外合作的情況

  (一)農業對外合作的基礎與成效

  1.都市農業特色產業有基礎、有潛力。成都周邊地區立足都市農業轉型需求,以綠色有機為導向,大力培育具有出口競爭優勢的特色農產品。以位于成都市西南部的蒲江縣為例,作為傳統農業生產縣,蒲江縣集中連片發展優質獼猴桃、茶葉、柑橘三大產業45萬畝,建設了東北部特色水果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西部綠色有機茶葉產業園。通過土壤改良、全域水環境治理,累計完成綠色、有機認證土地面積5.85萬畝、認證企業63家。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先進種植技術,培育出蒲江獼猴桃、丑柑、雀舌等具有蒲江特色的水果。其中,蒲江獼猴桃產業依托蒲江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標準化基地,對標歐盟,已實現獼猴桃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市場,并搭乘蓉歐快鐵出口至法國、荷蘭、俄羅斯等歐洲市場。下一步,隨著當地獼猴桃種植基地的有機化推廣,蒲江有機水果出口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市場銷售前景廣闊。

  2.對外開放平臺建設有速度、有效率。為搭建農業對外合作平臺、明確農業對外合作工作抓手,四川省于2018年認定了首批四家省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其中,青白江區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具備明顯的區位交通、口岸政策優勢,近兩年發展勢頭迅猛,建設成效顯著。成都國際鐵路港對外已形成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聯結境外25個城市、境內14個城市,構建起以成都為樞紐的國際班列“四向通道”體系。立足農業對外開放合作,青白江發揮四川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成都國際鐵路港所在地、中歐班列(成都)始發地的優勢,積極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依托國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進境肉類和糧食制定口岸、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平臺,推動川果、川酒、川茶等名、優、特農產品走出去,實現肉類、木材等常態化進口。此外,通過建設國家館,青白江積極開展特色農產品展示與文化交流,深化區域合作,已建成以色列、摩爾多瓦等國家館6個,簽約落地俄羅斯等3個國家館,正在加快改造提升意大利、法國等東蓉歐國家館。

  3.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有想法、有創新。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指示,成都市各區縣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有機融合,探索創新都市現代農業生態發展模式。青白江區依托“我的田園”田園綜合體項目,打造集會展經濟、國際貿易、家庭農莊、倉儲物流、休閑、體驗、康養、度假為一體的“農業示范園區+田園綜合體”示范項目,探索構建“農業產業園區+特色鎮+田園綜合體”建設模式。蒲江縣推進“農業+旅游”“農業+文創”,實施全域景觀化建設,建成明月國際陶藝村、成佳茶鄉、石象湖、獼猴桃國際公園等農商文旅融合景區。郫都區戰旗村立足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民新型社區建設,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運作模式,積極開展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大力發展休閑娛樂、旅游觀光、農家生活體驗等鄉村旅游業,實現鄉村三產有機融合、聯動發展。

  4.涉農企業落戶發展有支撐、有平臺。隨著四川自貿區、大港區、經開區、綜保區“四區疊加”政策優勢逐步顯現,國際鐵路港、蓉歐班列建設穩步推進,近年來,以新希望全球控股總部、益海嘉里、中儲糧、豐科生物、盒馬鮮生等為代表的生產、加工、科技研發、冷鏈物流等企業落戶成都,加快布局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并依托蓉歐班列快速深入歐洲、東南亞市場。同時,成都積極搭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孵化、人才培養與國際交流,為服務四川、輻射帶動西南地區參與“一帶一路”農業合作提供科技支撐。

  (二)農業對外合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外向型農業產業整體層次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四川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總體規模不大,一批落地的重大農業產業化項目中,出口型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不多,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從市場主體發展看,區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尤其是農業外向型企業層次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目前通過鐵路港進出口的農產品貨值總量不大,品類相對單一,且出口量遠低于進口量。農產品進出口加工、貿易產業整體能級有待提升,國際鐵路港樞紐口岸對全省農產品“走出去”尚未形成規模效益。

  2.口岸平臺功能急需加快完善。口岸的功能與省內產業發展及其他配套政策未能有效對接。青白江鐵路港已具備進境肉類指定口岸、糧食進口指定口岸資質,因青白江區糧食加工企業無進口配額,導致口岸有資質但無進口量。另一方面,省內需要進口的水果、苗木,因青白江鐵路港口岸沒有相應的進口資質,卻只能從其他口岸通過轉口貿易進入,大大增加了成本。同時,港口國際農產品貨物組織能力不強,冷鏈運力水平有待提升,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較為突出。

  3.農業對外合作試驗政策有待創新。四川省雖然評定了4個省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但對各個試驗區建設的功能定位、試驗任務的認識和把握不深入,各試驗區需要試驗的政策創新方向不明確。

  以青白江區開放發展促區域發展的建議

  一是加強農業對外合作頂層設計。四川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農業大省,是西部地區最大的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具備聯通沿海沿邊與內陸、中西部地區與泛歐亞地區的區位優勢。四川農業對外合作已形成一定規模,應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在“十四五”即將開始之際,制定下一階段農業對外合作發展規劃,加快推動四川與周邊地區及國家互聯互通,帶動引領西部開發開放,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

  二是進一步明確試驗區發展思路。青白江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是四川主推的省級試驗區之一,已有初步規劃。青白江區將編制試驗區總體建設方案。該方案將圍繞“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發展定位,立足自貿區,以國際鐵路港為對外開放、聯動發展的核心樞紐,統籌建設一二三產融合示范區、農業開放發展示范區等,引領區域農業轉型升級,打造四川東北地區開放型都市現代農業先到區,內陸聯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西向商貿物流樞紐和核心支點。

  三是加快涉農企業精準招商引資。成都強大的物流優勢和平臺優勢,以及四川龐大的消費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落戶四川。且成都各區發展各有側重,有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國際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全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等等,有此發展基礎,應著力構建產業集群,緊扣項目建設基地,精準招商引資壯大龍頭企業,各類試驗/示范區建設應著重向培育企業、扶持企業、壯大企業方向傾斜,將試驗/示范區打造為“筑巢引鳳”的良好平臺和孵化器,通過大型企業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激活區域經濟內生發展動力。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