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土專家”黨永富:手上帶泥 心中有夢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劉高陽 字號:【

  微風吹過田野,豫東平原翻滾的麥浪一片金燦燦。

  在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皮營鄉于寨村,全國人大代表、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黨永富正走在田邊,他不時停下來,為正在進行田間管理的農戶們講解灌漿期小麥保產提質技術。

  “為基層農民做好種植技術指導,是我的職責所在。”黨永富說。

  田間地頭就是黨永富的實驗室,作為農民出身的科技工作者,30多年來,圍繞著提高農業質量,減少農業污染,黨永富帶領團隊讓2100多萬畝農田重獲生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土專家”“土代表”。

  從春節前到現在,圍繞著如何將疫情對農業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黨永富一直在忙碌著。“糧食生產關乎國家的發展和命運,新冠肺炎疫情使人們再次深刻認識到,糧食安全是基本安全,萬萬不能含糊。”黨永富說。

  3月初,黨永富察覺到河南有部分小麥因疫情錯過了施肥農時,后期補追化肥容易出現旺長倒伏、生病減產的現象,沒有被利用的化肥還會造成土壤環境危害,他緊急向河南省老區建設基金會捐贈了一批農業應急物資,為河南南陽唐河、駐馬店確山、平頂山魯山、周口西華四個縣20萬畝小麥“加餐”。

  在西華縣種糧大戶吳春華的小麥田里,為了讓農民們更直觀地了解小麥如何追肥,黨永富一邊講解,一邊和技術員操作無人機,現場指導農民噴灑肥料。

  “這批肥料可以用無人機或人工噴霧器噴灑在田里,利用高分子有機水溶肥代替部分化肥,可使小麥營養成分均衡,把未施化肥地塊的肥力補充上來。”黨永富說。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黨永富最關心的是地,最放不下的是土,談起農田土壤污染防治的現狀、問題、對策,他如數家珍。

  “目前農作物因土壤板結退化,作物扎不下根子,農作物不耐旱等問題在一些地方普遍存在。”黨永富說。

  目前,我國推動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黨永富建議,從這一現狀出發,應加快遴選一批我國自主研發的無污染、技術成熟、使用效果好、成本低的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開展節肥行動試點,為土壤“減肥”。他表示,按現有新材料的效果來計算,我國節肥還有20%以上的提升空間。

  近年來,黨永富提的建議、議案大多與土壤保護有關。今年,黨永富準備的議案與建議有十多件,包括關于設立耕地質量保護紅線的建議、在黃河流域開展節肥行動試點從源頭治理農資次生災害的建議等。

  黨永富說,“土壤污染防治要打持久戰,常抓不懈。我提這些議案與建議的目的,就是為了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政策與法制保障。”

  采訪手記

  采訪“土專家”黨永富,總離不開土。他談論的是土,實驗室里擺著的也是各地的土。走在田間,他隨時都會俯身捧起泥土,查看土壤的狀態。去年“兩會”期間,他帶到北京去的,也是三瓶土壤樣本。

  在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西華營鎮來洼村,筆者也用雙腳感受過“黨永富的土”。降水過后的兩三天,筆者走進已經施過20多年化肥的耕地里,感覺土地偏硬,鞋子上不沾泥土,而踏進黨永富治理過的、同樣是施了20多年化肥的耕地里,感覺像踩在了海綿墊上。

  黨永富說,當土壤中的有機質和礦物質重新發揮作用、更健康的時候,就能夠成為“海綿土”,種出來的作物口感也會更好。

  “保護好土壤,是我一輩子的追求,我的夢想就是把農田質量搞上去、污染降下來。”黨永富說。

  黨永富一直在踐行著這句話。1988年,黨永富第一次接觸到除草劑,他發現這種新鮮事物雖然能高效除雜草,但也會帶來抑制期,造成小麥產量下降。為此,他萌生了解決除草劑副作用的想法,也開始了他的土壤污染治理之路。

  2005年,黨永富研發多年的除草劑副作用抑制技術取得了成果,在他的幫助下,一些地方長不出苗、產量一減再減的農田重新長出了作物。

  2012年起,黨永富開始在全國公益推廣他的“炭吸附聚谷氨酸化肥減量技術”。在河南省援疆指揮部的支持下,黨永富在巴里坤縣連續兩年推進該項技術并獲得成功,為農民增收達2500萬元。

  采訪中,黨永富在向筆者展示了不同土壤中小麥根系的差別后,一路捧著兩株剛挖出的麥苗,穿過田間,把麥苗帶回了家。他的雙手沾滿了泥土。

  “我是農民,挨過餓,舍不得糧食。”黨永富說。他希望有一天通過自己研發的新技術、新產品,讓大地母親更健康,更好地養育中華兒女。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