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農業農村部印發了《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利劍”行動方案》,在全國部署啟動“利劍”行動,各地農業農村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細化方案,迅速行動,目前專項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監管責任,擰緊“責任閥”。農業農村部延續2019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機制,成立“利劍”行動工作組,在部監管司設立工作組辦公室,負責“利劍”行動統籌協調、推進落實等工作。各地農業農村部門高度重視,均成立由分管負責同志掛帥,監管、執法、種植、畜牧獸醫、漁業、新聞宣傳等機構參加的工作組,將疫情防控常態化與“利劍”行動同步推進,加大工作力度,增加檢查頻次及人次,發現問題隱患,及時查處解決,切實落實監管責任。
精心謀劃部署,創新整治工作方式,繃緊“安全弦”。針對農產品種植養殖過程中質量安全管控不規范、違法使用禁用藥物和非法添加物、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堅持重拳出擊、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著力消除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和行業“潛規則”,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鏈條式質量安全問題。聚焦重點對象。將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作為整治重點。聚焦重點產品。“利劍1號”行動以蔬菜、水果為重點。“利劍2號”行動以禽蛋、豬肉、牛肉、羊肉為重點。“利劍3號”行動以養殖水產品為重點。聚焦薄弱環節。根據近三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監督抽查和市場監管部門通報情況,對蔬菜、水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4大類總計13.4萬個樣品中的3151個不合格樣品進行了深入分析,梳理出了風險較高的產品和每個產品需要關注的重點參數以及風險環節,供各地在“利劍”行動中突出工作重點,靶標更加精準。
各地雷霆出擊,打出監管執法“組合拳”,織密“監管網”。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規范種植養殖屠宰行為、加強風險隱患排查、加大監督抽查力度、開展飛行檢查、強化案件查辦,打出一套專項整治“組合拳”。截至6月30日,全國共出動監管執法人員25.4萬人次,檢查生產經營主體14.8萬家次,監督抽查樣品13.8萬批次,對問題突出地區開展飛行檢查,發現禁限用農藥獸藥使用、農藥殘留超標、未經定點屠宰、生產記錄不完善等問題308個,辦理行政執法案件188個,移送司法案件33個,銷毀問題農產品129噸。
加強普法宣傳,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唱響“主旋律”。各地農業農村部門以多種形式加大普法力度,加強宣傳培訓,提高生產經營主體尚德守法意識,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強化社會共治。截至6月30日,全國開展媒體宣傳5394次,發放宣傳材料176.9萬份,組織培訓1.5萬場次,培訓人數25.5萬人次。
上海 提升信息化監管能力
6月5日,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召開會議,全面部署2020年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利劍”行動。會議結合“利劍”行動要求,對監督抽查工作中抽樣、樣品制備等環節的注意事項進行梳理和強調,對“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移動監管平臺”進行操作培訓,指導執法人員和檢測人員應用信息手段開展監督抽查、執法辦案、檢測分析等工作,保障農產品監督抽查的科學性、準確性。據悉,“利劍”行動將持續至今年12月。
“利劍”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各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積極開展宣傳告知,累計現場巡查各類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養殖大戶3210次,市、區農業農村執法部門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蔬菜、瓜果、畜禽、水產品等開展監督抽查,共抽檢樣品1739批次,查辦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2起。同時,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和上海市公安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我市地產農產品和農資生產經營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配合工作的實施意見》,強化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行刑銜接工作。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負責人表示,下階段將重點加大對生產者安全用藥培訓指導,積極探索農產品“追溯+合格證”“檢測+合格證”等信息化聯動開具模式。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移動監管系統與農用地圖對接融合,以執法、檢測模塊為重點加強“互聯網+監管”,將執法辦案、農產品檢測數據錄入數據庫,匯總分析查找隱患。
福建 分階段推進整治行動
5月份以來,針對生產經營主體是否建立生產記錄制度、存在違法違規用藥行為以及是否存在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注水注藥等違法行為,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展開了現場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74人次,檢查生產經營主體49家次,開具整改單23張。開展快速檢測660批次,其中農殘520批次,獸殘140批次,合格率100%;開展“瘦肉精”檢測53批次,結果均為陰性。
據了解,福建省本次整治行動主要圍繞“利劍1號”“利劍2號”兩大行動開展。“利劍1號”行動整治對象為全省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農業專業化生產村小農戶。重點抽檢韭菜、芹菜、柑橘、茶葉、茶樹菇等品種,省級抽檢1000批次以上,每個設區市抽檢100批次以上。“利劍2號”行動的整治對象為蛋禽規模養殖場及養殖小區、年出欄10至100頭的肉牛養殖場(戶)、年出欄20至200只肉羊的養殖場(戶)、奶牛養殖場、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生豬屠宰企業。本次“利劍”行動將按照部署啟動、排查整治、指導督促、總結提升等4個階段有序推進,并持續至今年底。
天津 暗查暗訪農產品質量
7月13日—17日,天津市農業農村委質監處、種植業處、畜牧處、漁業處、市農業綜合執法總隊、市漁政管理處等部門組成市級聯合暗訪組,按照“四不兩直”的原則,對10個涉農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開展了暗查暗訪。
暗訪組先后赴薊州、寧河、寶坻、武清、靜海,重點對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生產基地投入品管理制度、產品自檢制度落實情況及生產管理檔案建立情況進行了暗訪,同時對地產農產品進行突擊抽查,共檢查生產主體39家次,抽檢樣品68批次。
下一步,暗訪組將繼續對有關涉農區進行檢查,并根據現場檢查情況及樣品檢測結果對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進行通報,對發現問題及時查處。
湖南株洲 抽查炎陵黃桃基地
進入7月,又到了炎陵黃桃等水果上市的季節。為確保廣大消費者食品安全和黃桃產業健康發展,切實維護炎陵黃桃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譽度,7月14日—15日,湖南省株洲市農業農村局、炎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利劍”行動,重點對即將上市的炎陵黃桃等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了監督抽檢。
聯合行動組深入炎陵縣10個鄉鎮的20個黃桃種植基地,按照“雙隨機”要求,抽取黃桃樣品22批次,其他水果樣品3批次,蔬菜樣品7批次。深入農貿市場、養殖基地抽取畜禽、水產品樣品25批次,通過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所抽取的樣品進行定量分析檢測,其中22批次黃桃樣品全部按綠色食品標準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將通過官方網站向社會公示。
同時,聯合行動組還檢查了種植、養殖企業農業投入品使用是否規范,生產檔案記錄是否完善,農藥殘留檢測是否合格,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身份證”制度是否落實等情況。
寧夏 開展“檢打聯動”專項抽檢
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認真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利劍”行動精神,成立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建立固定的整治信息報送機制,明確了各市、縣(區)農業農村局專項整治聯絡員,確保“利劍”行動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為全面掌握區蔬菜、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排查問題隱患,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在全區開展了“檢打聯動”專項整治活動,專項抽檢雞蛋、烏雞等畜禽產品及蔬菜、水產品共140批次,待抽檢結果出來后,不合格情況將通報各縣區進行案件查處。
此外,在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官網開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利劍行動專欄”,及時報道整治工作措施,全面展示取得的成效,大力宣傳典型經驗與做法。擬在全區建立300個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點,懸掛標準化生產標識牌,以標準化生產示范點為切入點,實施標準化生產培訓,落實技術指導,推動小農散戶了解標準化、接受標準化、實施標準化。
(稿件來源: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