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江蘇:線上直播促推廣 證碼合一重銜接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高華梅 字號:【

  今年以來,江蘇省把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作為一項改革性任務來抓,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動生產者落實自我質量控制、自我開具合格證和自我質量安全承諾制度,積極構建以合格證管理為核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目前,全省共有76家縣(市、區)通過省級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出具合格證,累計出證171.3萬張次,附帶電子打印的合格證上市農產品578.5萬噸。

  加強組織領導,細化任務方案。成立省農業農村廳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制定印發《江蘇省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工作方案》,要求全省一盤棋,統一合格證基本樣式,統一試行品類,統一監督管理,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全省應出具合格證的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全部正常出具合格證。積極爭取經費支持,今年省級農業公共服務專項擬安排農產品質量安全政策支持經費2.5億元,其中合格證和追溯補助約4000萬元,重點用于合格證制度宣傳培訓、補助生產主體信息化出證出碼等。各設區市均制定本轄區試行工作具體方案,各地農業農村局聯合市場監管局、食安辦、教育局等單位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抓好工作落實。

  統一工作要求,完善試行主體名錄。統一合格證基本樣式,公開征集“江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LOGO及樣式設計方案,共收到作品116件。建立健全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監管對象信用檔案,開展監管對象排查,綜合調度省市場監管局登記備案主體信息、廳相關條線數據信息等,對全省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生產主體進行摸底排查,梳理試行主體,對不正常經營的、多重登記的、一戶多身份的各類不實信息、不適合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進行清理,為生產主體自我質量承諾提供信用數據支撐。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電子信用檔案2.9萬份,為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打下堅實基礎。

  加強業務培訓,廣泛開展宣傳。組織參加農業農村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線上師資培訓,全省共3384名監管人員參加。將合格證制度宣傳作為“2020年江蘇省質量興農環省行活動”重要內容,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追溯推廣直播活動,以線上直播等形式向消費者宣傳普及農產品追溯二維碼和合格證,擴大宣傳范圍、提高宣傳影響。蘇州、鹽城、揚州等地充分運用搭設咨詢臺、出動宣傳車等,在生產基地、農村主要路口等重點區域宣傳。經過宣傳培訓,生產主體主動咨詢申請入網,今年以來,省平臺新增入網主體6675家。

  創新工作方式,加強示范推廣。推行“證碼合一”,將落實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與信息化追溯、產地速測等工作相結合,提高試行標準。同時,各地積極將合格證制度要求與以往產地證明、質量證明等工作相銜接,指導散戶等做好紙質合格證出證工作。南京市配發50臺POS機和30萬張全市統一的合格證標簽供各區生產主體先期試行出證。連云港市統一印制合格證兩聯單,免費供無印刷條件的小農戶生產者領取使用。鹽城市250噸援鄂優質農產品全部由各地監管站免費進行農殘定性速測,貼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和追溯二維碼。宿遷市宿城區今年銷售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洋北西瓜全部貼合格證上市。常州市在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管理平臺對接基礎上,以凌家塘批發市場為試點,對進出批發市場的農產品實行批批檢驗,檢測合格產品統一貼上合格證后上市銷售。南通市將合格證和“一票通”、追溯碼捆綁推行,實施“一證一票一碼”全程追溯模式。

  建立保障機制,加強考核激勵。明確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推廣行動作為今年全省農產品質量三項重點行動之一。加強經費保障,省本級財政專門增加40萬元用于合格證制度宣傳推廣。南京市對今年納入省追溯平臺監管且參與合格證試行的示范生產主體每個給予2萬元補助,對參與合格證試行的每個區給予2萬元-5萬元的宣傳費補助。建立掛鉤機制,常州、南京、泰州等市將推行合格證制度與項目、展會、認證、品牌評選等掛鉤。加強考核推動,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融入全省鄉村振興監測內涵,激勵各地加大推進力度。

  (作者單位:江蘇省農業農村廳)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