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郵政”)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在農產品進城及扶貧助農相關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全面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合作。
記者從拼多多了解到,拼多多近年來與中國郵政持續在地方上展開合作,探索出全國農產品上行極速通道的“陜西渭南模式”“廣西貴港模式”。接下來雙方將在全國范圍繼續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助力打造多方共贏的郵政農村電商生態圈。
雙方攜手全力發展農村電商生態
據了解,從2016年起,中國郵政地方分公司就在剛成立的拼多多平臺上,開啟了第一波農產區的電商試點,并在4年內,從北至南,從西到東,推廣到多個省市。
2016年8月,陜西渭南郵政在拼多多率先開啟扶貧嘗試,一年后,拼多多開通了“陜西郵政精準扶貧官方店”的綠色通道,從渭南一個點帶動各縣一大片,售賣蘋果、甜瓜、酥梨、紅薯等當地農貨特產,在全國開創了郵政系統與新電商平臺有機結合、高效發展的新模式。
廣西貴港郵政在地方政府力推百香果產業的形勢下,于2017年進駐拼多多,主售百香果等農產品,并借助新電商的社交拼單裂變,聯合地方政府及郵政儲蓄銀行,創造出了“電商+物流+金融一體化發展”的新模式。
拼多多通過大數據賦能上游,把覆蓋產區情況、物流條件等信息上傳,讓流通標準化,讓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達全國各地消費者手中。地方郵政把電商與物流合二為一,秒發、流通可控,建立了農產品上行的快速優勢。
據渭南郵政相關負責人喬宇介紹,186個郵政網點遍布鄉鎮,我們總是最先知道當地農民的難處,天然具備收貨的信息和組織優勢。 “通過電商平臺打通農產品產銷對接,渭南郵政的拼多多店鋪做到了平均發貨時長比同行短17.78小時,簽收時間比同行快15.75小時,到貨時長比同行快29.22小時。”喬宇說。
“郵政直接做電商,得以充分利用郵政的全覆蓋體系,將毛細血管深入偏遠‘小產區’,并借力拼多多大數據,發掘近7億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通過社交裂變迅速推動小眾農產品上行。”拼多多方面表示。
打造150個中國郵政農產品基地
2016年,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劉家洼鄉貧困村平定村柿子滯銷,郵政投遞員送件時得知后,決定通過拼多多幫助貧困戶在線上銷售。村民不僅賣柿子賺錢,還參與打包、裝箱和搬運,額外賺取工資,10天銷售近5萬斤柿子,為村民帶來直接收益5萬余元。
近年來,渭南郵政聯合新電商針對農產區,頻頻扶貧助農。2019年,渭南郵政參加“多多扶貧日”活動期間,每天為拼多多消費者發出1.3萬單陜西特產紅富士蘋果,其中大部分是精準直采自貧困戶。
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南區木格鎮的白玉蔗因為遭遇冬雨導致沒有客商前來采購。可白玉蔗是當地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且以線下批發銷售為主,如今面臨滯銷,愁壞了蔗農。當地郵政聯合拼多多等平臺,合力解決了木格鎮白玉蔗滯銷難題。
貴港郵政在木格鎮6個行政村設了14個加工打包點,每天組織五500多村民加工打包封箱,以收購價放到網上,不到10天,200萬斤滯銷白玉蔗一賣而空,大部分通過拼多多、郵樂購等電商平臺走出貴港。
據悉,2020年以來,中國郵政的部分地方分公司進一步與拼多多展開深度合作,借助新興的市縣長直播助農模式,助力農村電商發展。今年8月以來,僅甘肅郵政就有武威、酒泉、天水、臨夏等多家分公司的拼多多店鋪,借助市縣長直播,取得了從數萬到數十萬單不等的全店農產品銷量。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洪濤教授表示,拼多多一直引領農產品電商社交化發展,農產品直播滲透率、農產品電商交易額不斷攀高。
數據顯示,拼多多2019年農產品交易額達到1364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2500億元。截至今年8月底,已經有超過360名全國各地市縣區負責人參與拼多多平臺的助農直播。
農產區從點到面,農產品從單品走向多品類成規模運營,有陜西渭南郵政、廣西貴港郵政、甘肅郵政等的電商成功示范,此次中國郵政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也從扶貧走向更寬泛的農產品上行通道。
中國郵政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郵政將充分發揮郵政品牌、直達源頭、三流合一的優勢,深度嵌入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三個環節,與拼多多等渠道平臺建立“四個共建”體系,即共建農產品源頭供應鏈、農產品產銷對接體系、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開發性農村電商生態圈。
此外,中國郵政除了將與拼多多發揮各自優勢,在定點扶貧、電商扶貧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還將利用三年時間,打造150個中國郵政農產品基地,為拼多多平臺源頭供應更多的優質農產品。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