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副省長時清霜在河北省休閑漁業發展會議上指出,休閑漁業的發展離不開養殖、捕撈、加工等產業,實踐中必須做到“四個結合”,即與綠色養殖相結合,與捕撈轉型相結合,與海洋牧場建設相結合,與漁港經濟區發展相結合。按照這一要求,唐山市積極探索多元化休閑漁業發展方式。
2019年,唐山市休閑漁業產值達27587.9萬元,同比增長153.92%。從融入大量科技元素的漁文化樂園,到養殖、加工、餐飲、住宿、旅游、漁業休閑全產業發展的河豚魚小鎮,唐山市多元化休閑漁業的經營主體數量巳151家,每年接待游客達52萬人次以上,同比增長125.47%。
“傳統+科技”
打造寓教于樂的“漁文化”主題樂園
占地2500畝的多瑪樂園擁有50余項主題游樂項目,總投資15億元,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是世界漁業中首創的大型漁文化主題樂園。目前,該樂園日接待游客量在4000?6000余人次,游客在樂園的游玩時間平均達到7.5小時。2019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6184萬元,其中門票收入3191萬元,住宿收入1156萬元,餐飲、商品收入1675萬元。
多瑪樂園副總經理張萍介紹,從2013年籌劃建多瑪樂園開始到2019年正式開園營業,在6年的準備和建設中,百川集團憑借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攻破了1000多項技術難關,形成了300多項專利技術,整個項目申請了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園區建成后,既有代表傳統漁業的項目,如“甕中捉鱉”“渾水摸魚”等,也有代表現代漁業的項目,如“捕魚達人”“超能捕魚船”等。這里不僅僅是科研團隊的技術研發地,還是每個樂園員工集思廣益的夢想地,集團鼓勵每個員工都發揮想象力,在樂園項目開發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并通過技術團隊實現它們。
張萍指著一處模擬小溪的地方說,這里就是公司把她的想法變成現實的一個景致。在彎彎曲曲的小溪里,赤著腳丫摸魚,這應該是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了,如今在這里實現了。
為了讓游客體驗傳統捕魚的過程,園區特意從樂亭縣找到一個擅長編捕魚罩子的老漁民,請他編制了一批傳統捕魚罩。像這類傳統漁業項目還有很多,每一個項目都配備了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講解和指導,并配有相關捕撈工具和服裝,為游客提供服務和幫助。
作為新一代漁文化主題樂園,多瑪樂園擁有全球首創的高科技游樂項目20余項。其中,“捕魚達人”主題區有多種百川集團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捕魚表演,有機械手空中快速截魚、機器人套魚、無鉤釣魚等多種表演形式。“多彩世界”主題區匯聚了全球多種極具特色的游玩項目。在這里游客可以與孩子一起去發現大自然的奧秘,去探索澳洲的“水下漫步”,去體驗奇妙的“水上行走”,去感受神奇的“死海漂浮”、驚險刺激的“水上大沖關”。并且,園區通過無線網絡和移動端的應用,為游客提供及時的園區動態信息,響應游客的個性化服務需求,包括預定場次、就餐和購物等,全方面提高服務接待能力。
多瑪樂園在打造休閑漁業體驗式觀光旅游的過程中,還在環境保護方面做了規劃和建設,對原址的居民垃圾場進行了改造和清理,建造成為現在的鳥島,為遷徙鳥類提供了一處重要的棲息場所,也為濕地生態恢復和自然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如今這一處已經成為許多攝影愛好者的“新大陸”。
曹妃甸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林山表示,多瑪樂園的建成帶動了曹妃甸乃至整個唐山地區旅游文化的發展,也為北方地區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起到了進一步的拉動作用。未來,預計每日接待游客6000人,全年接待游客將達到100萬人以上,能夠安置1000人就業,年消費水產品2500噸。預計年營業額可達3億元,實現利稅5000萬以上。該項目的社會效益遠大于經濟效益,首先,帶動曹妃甸水產養殖大發展,僅初期年消費(吃、帶)多種魚類近50萬千克,2.4萬畝水面為之配套養殖,實現當地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鏈條,以文化旅游開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其次,推動整個曹妃甸地區旅游事業大發展。為整個曹妃甸、濕地及周邊地區增添人氣。進而帶動當地就業、農副產品銷售、房地產等眾多行業的發展,擴大曹妃甸的影響力,促進招商引資。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打造休閑漁業全產業鏈
進入十里海養殖場,瞬間覺得置身在河豚文化氛圍中。沿街墻體上巨大、醒目的3D畫,凸顯了濃郁的漁文化氣息;用紙糊和木質做得形態各異的河豚魚形象,成為房屋的別樣裝飾;以河豚魚為主題的文創作品展示室里,以河豚形象為原型的門簾、靠枕、鑰匙鏈、眼罩等旅游工藝品,展現了濃郁的漁鄉風情和民宿文化。
據十里海養殖場副書記王大力介紹,十里海養殖場始建于1985年,是國有專業化海水養殖場。十里海養殖場立足海水養殖這一傳統產業,探索出蝦、魚、蟹、蟶、蛤多品種混養等新路徑,形成了多品種、立體型、生態化養殖格局,全場擁有海水養殖資源14000畝,每年實現海產品總產量3000余噸,年產值超億元。特別是河豚魚養殖、加工形成特色,河豚魚專業化集中養殖面積達到7000畝,并通過國家農業農村部養殖河豚魚源基地備案。2018年,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曹妃甸區“中國河豚魚(紅鰭東方鲀)之鄉”榮譽稱號,河豚養殖業的規模高效發展為河豚小鎮建設夯實了產業基礎。特別是以天正水產品公司為代表的全國最大的河豚魚出口加工企業落戶曹妃甸區,“天正”牌河豚在日韓享有美譽,成為曹妃甸農業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出口份額達到全國總量的70%,也依此成為曹妃甸進軍日韓市場的領頭企業。
2017年,按照燕山大學旅游發展中心編制的《十里海河豚小鎮總體規劃》(2017-2020),十里海養殖場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積極推動傳統漁業向休閑漁業轉變,推進文旅融合發展,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入駐經營、養殖大戶及合作社參與的模式,啟動實施了以休閑漁業產業基地和旅游度假區功能于一體的河豚小鎮建設。
依托優越的資源條件,2017年,曹妃甸歡樂漁谷旅游開發公司以租賃閑置民房的形式,重點開發打造了全國首家河豚魚主題餐廳“十里漁家”、民宿、鄉村動物園、面塑體驗館、河豚文創作品館等旅游文化設施。打造集“吃漁家飯、住漁家屋、賞漁家景、購漁家物、享漁家樂”的“漁”樂嘉年華。十里海養殖場新建了游客中心、村史館、文創中心、河豚小鎮廣場、A級旅游廁所、停車場等一批配套工程。目前,十里海河豚魚小鎮已經成功升級打造成為集養殖生產、加工銷售、漁事體驗、餐飲住宿、科普觀光為一體,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鎮。
2018年,通過舉辦漁文化彩繪大賽、漁文化設計大賽兩項旅游文化賽事,征集到一批優秀的旅游文化作品,并將部分優秀作品轉化成實際成果,在村內繪制了一批漁村特色的文化彩繪,擺放了古漁船編織物,河豚魚稻草人等一批漁業特色的景觀小品,漁文化氛圍進一步濃厚起來。
2018年,十里海養殖場作為唐山周末·曹妃甸國際河豚美食節的重要分會場,與曹妃甸區農業農村局、曹妃甸區文廣新局、共青團曹妃甸區委、曹妃甸區長跑協會、唐山曹妃甸歡樂漁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暢游十里海、品位河豚節”為主題的河豚文化節。組織了“楞蹦魚”垂釣大賽、河豚文創作品展、河豚攝影書畫作品展、特色水產品展示、河豚魚美食現場制作品鑒,農產品大賣場、“青春有約·尋夢十里海”公益交友、“河豚小鎮”杯曹妃甸新城國際跨海徒步大會等系列活動,并被選為第三屆京津冀漁業協同發展聯席會議暨休閑漁業論壇的觀摩點之一。
據了解,經過幾年來的不斷發展,河豚小鎮這一濱海旅游特色漁村已初具規模,年接待游客可達30萬人次,十里海旅游年收入達到3500萬元,已經成為曹妃甸乃至唐山地區農旅融合的新典范。十里海養殖場獲批河北省美麗漁村、省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還被唐山市政府評為首批“十佳”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
據河北省農業農村局漁業處調研員王愛軍介紹,2018年全國休閑漁業總產值比2015年增長66.5%,而河北省總產值比2015年增長了180%,遠遠高于全國增長速度。河北省大力推進休閑漁業“一帶、三區”優勢區域布局,積極打造彰顯河北地域特色、能夠形成規模效應的海上觀光型休閑漁業產業帶、休閑度假型休閑漁業產業區、漁文化品鑒型休閑漁業產業區、觀賞魚類休閑漁業產業區,推動休閑漁業產業集聚、休閑旅游消費集聚。要進一步深化、細化各帶區的規劃建設,每個帶區都要拿出具體實施方案,帶區中每種休閑漁業方式都要按照建設1個高標準示范基地、培育1個知名品牌、貫穿1條特色旅游線路的要求去推動落實,并強化輻射帶動,促進各帶區的高水平建設發展。
據統計,截至目前,河北省共獲評省級以上休閑漁業示范基地54家,其中,全國精品休閑漁業示范基地3家、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2家、省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52家。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