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十月霜降 吃甜柿子嘍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徐 平 字號:【

  今年十月趕上兩個節氣,寒露和霜降。寒露是天氣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而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每到秋末,最向往的事情莫過于摘柿子,柿子就是我的最愛,不吃個爽,不行,尤其是經過人工脫澀的脆柿子,嘎嘣脆。

  好久沒去昌平的十三陵游玩了,周末天氣好,去十三陵看秋色摘柿子。走進十三陵地界兒,只見深秋的坡溝一塊塊柿子林,黃澄澄的柿子,在深藍色的天空映襯下,還有那皇陵的烘托,遠遠看去為十三陵的秋天增添了無限的色彩與生機。

  十三陵的柿子在北京地區享有盛譽,可是遠近聞名的。據說這“大蓋柿子”栽培已有200多年歷史,現在種植面積約5000畝,多達6萬多株,每年的柿子產量約為250萬公斤。這里的“大蓋柿子”外觀從橙黃到橙紅,無核多汁,纖維少,果味甘甜。每年霜降前后柿子成熟時摘下來,黃澄澄的果實上覆蓋著一層霜色,能夠延長貯藏期,有的甚至可以過冬。

  每年我們都是一路直奔慶陵這一塊游玩帶采摘,多年來跟當地老鄉也熟悉了,而且這邊人少清凈。

  簡單介紹一下慶陵。慶陵的地下玄宮自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定穴營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龍門,歷時四個月,耗帑銀150萬兩。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其陵園建筑由神道、陵宮及陵宮外附屬建筑三部分組成。神道上建單空石橋一座。近陵處建神功圣德碑亭遺作,亭內豎碑,螭首龜跌,無字。是明朝第十四帝光宗貞皇帝朱常洛(年號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寢。

  陵宮建筑總體布局呈前方后圓形狀,占地約2.76萬平方米。前面有兩進方院,彼此不相連接,在二進院落之間有神道相連,并于第一進院落后建單空石橋三座。樓內豎圣號碑,上刻“大明”“光宗貞皇帝之陵”。慶陵的排水系統獨具特色。對于寶城兩側山壑間的流水,其他各陵都是用明溝排水的方式從陵前繞道排出。而慶陵則是在明樓前修建了一個平面為“T”形的地下排水涵洞。寶城兩側的水流從左右宮墻下的地下涵洞流入,在明樓前的地下匯合后向前排出,從地下躲過環抱于前的龍砂,然后注入砂前的排水明溝,經祾恩殿后的三座石橋,從前院的右側繞過陵前注入河槽。

  慶陵周圍一大片柿子樹,一個個的大柿子掛滿了枝頭,大柿子在蔚藍色的天空襯托下顯得格外美麗,黃澄澄的大柿子在藍天里像是點點的星星,吸引了小鳥們也紛紛飛來大飽口福。

  依照農歷霜降日子,“霜降摘柿子”是祖祖輩輩流傳在十三陵的民間俗語,從霜降這天的前后,村民們都會全家出動到自家果園里打柿子。

  秋高氣爽,田園風光,在大自然的沐浴下,親手把黃澄澄的柿子從樹上摘下來,那種收獲的喜悅溢于言表。樹上的柿子的確不少,就是柿子樹太高了,幾棵枝繁葉茂的柿子樹,三三兩兩的采摘人,看,果園的老農熟練地噌噌噌爬上了樹,拿著挑桿,對準熟得通透的柿子一挑,柿子便呈自由落體向下而去,樹下的人拿著用軟布特制的接柿子的工具,瞅準柿子落下的方向,雙腳分開,眼睛緊盯上方,隨時移動,只聽“呯”的一聲,穩穩地接住了柿子,“好,哈哈哈……”周圍的看客們好一陣歡笑喝彩。地下掉落了很多柿子看著實在是可惜,我們隨手撿了起來。好在早就備好了裝柿子的布兜兒,今天還真派上了用場,接著又是一兜兒。撿個熟透的軟柿子咬開一嘬,北京喝了蜜的大柿子,真甜呀,光顧著吃得痛快,“吸溜、吸溜”地吃柿子都忘記了尊容。

  每年來這里我們都得買上100來斤“大蓋柿子”送給親朋好友,放在陽臺上等它們陸續變軟時再放進冰箱里凍起來,真的可以吃到來年的春節。在北方有吃凍柿子的習慣,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便是在有白雪的冬天,看著室外窗臺擺上一排大號的柿子,吃上紅澄澄的柿子,由此,柿子已經被我歸類到冬天的記憶了。

  今年樹下柿子漲價了,好的柿子2元/斤,品相差的也1元/斤撮堆賣,也有論箱的,一箱50元,村民也相互競爭,咋也比城里價格低。還遇到許多城里的老年人乘公共汽車來遛彎買柿子,有的人在柿子地里連買帶順,人人提著一大兜子,樂呵享受秋天景色、秋天的果實。今年北京城里賣的柿子都在4?5元/斤,品種還不是十三陵有名的“大蓋柿子”。據村民說今年是“小年”收獲比去年少,大家有空快去買點吧,連玩帶溜達。秋色無邊,秋是收獲;這喜慶的柿子,這紅火的日子。秋景雖短,但是卻是美麗的,在你們眼里、你們的心里有多少美麗的秋景呢。

  當人們還在享受秋日溫情的暖陽時,我的生日也快到啦。兒媳特意做了應景很有氣息的甜柿派送給我。

  秋日柿子派

  先備好派皮原料和卡士達派餡。

  派皮原料:低筋粉100克,黃油60克,糖粉10克,雞蛋1個,鹽1克。

  卡士達派餡:蛋黃、白砂糖、牛奶、低粉、玉米淀粉,柿子2個。

  制作:先來制作派餡,配齊原料。低筋面粉+糖粉過篩,加入軟化切成塊的黃油。用手揉搓黃油和面粉,揉成屑狀。加入一枚全蛋液和鹽混合,用手輕輕揉成團即可,無需過度揉搓。用保鮮膜包住派皮,壓癟后放入冰箱冷藏1?2小時。

  用冷藏的時間,來做派餡。牛奶入鍋,加入白砂糖、蛋黃液,篩入低筋面粉和玉米粉,開小火攪拌均勻。軟柿子切開表皮,取出果肉。果肉放入粗篩中,用筷子攪拌柿子果肉,幫助過篩。加入柿子果肉后,繼續用蛋抽攪拌,感覺到阻力糊化了,立刻起鍋,稍事冷卻。再取一個脆柿子切成小瓣備用。

  冰箱中取出冷藏好的派皮,隔著保鮮膜搟成約3毫米的厚片。搟好的派皮鋪在模具上,用叉子扎小孔靜置15分鐘。烤箱預熱180度,填入派餡,碼上切好的柿子片,加熱30分鐘,派餡凝固即可。

  傳統的手做柿子糕

  面皮原料:糯米粉60克、大米粉50克、澄粉25克、柿子泥240克、玉米油20克、白糖30克。

  餡料:栗子泥

  做法:柿子去皮,放入攪拌機打成泥,分別取4/5的糯米粉、大米粉、澄粉和白糖混合均勻,放入柿子泥,加入玉米油攪拌均勻至無疙瘩的糊狀。面糊蓋上保鮮膜,放入蒸鍋里蒸20分鐘,蒸的過程中拿出攪拌幾次,取出稍涼后按壓均勻,涼透后即可使用。將柿子糕團和栗子泥分成50克、20克每個的重量,揉成團狀,取一塊柿子糕團壓扁,包入栗子泥后收口滾圓,用牙簽在其上壓出柿子的輪廓,整形。餡料也可以換成豆沙或者棗泥。

  柿子具有豐富的營養,特別是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都高,如果每天能吃1個中等大小的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C能基本滿足人體需要量的1/3;柿子也含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鐵、銅、鋅、硒等,所以吃柿子對健康是有益的。但吃柿子應適量,一般不建議空腹吃,即使在非空腹的情況下,每次食用以不超過200克為宜。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