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福建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仙游甜柿叫響品牌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傅加興 字號:【

  “仙游甜柿”為國家級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最具特色農產品,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于2018年正式批準注冊“仙游甜柿”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現種植規模2.5萬畝,年產量1萬多噸,年產值2億多元。

  品牌引領,夯實產業基礎

  推進標準化生產,確保甜柿具有穩定的產品品質。2010年起園區與質監部門合作,創建省級臺灣甜柿標準化示范區,幫助制定仙游臺灣甜柿地方標準;同時與福建省農科院合作,制訂了《甜柿生產良好農業規范》,涵蓋品種布局、樹冠培養、水肥管理、修剪、病蟲害防治、疏花疏果、套袋、采收等一系列技術方案和操作規程,達到管理科學化、標準化,并對甜柿產、供、銷各環節實施標準化管理,確保產品品質達到綠色食品標準,同時要求產品銷售實行分級包裝制度,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

  完善基地基礎設施。近年來,園區管委會積極協助園區內臺商企業向發改委、財政、農業、水利等部門申報甜柿基地的流域治理、節水灌溉、閩臺農業合作等項目,共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專項用于園區的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硬化了果園道路50多公里,微噴灌、管灌等節水灌溉工程1萬多畝,鍍鋅管架1000多畝,有效地完善了甜柿基地的基礎設施。

  對部分甜柿樹進行嫁接改造。由于前期種植的甜柿品種較單一,采摘時間集中,產品銷售壓力大,為此,園區管委會引導臺農將部分“花御所”甜柿嫁接改造為早熟的“早秋”“太秋”或晚熟的“富有”甜柿,將原來的供貨期不足2個月可延長至3個月,有效地緩解了產品銷售壓力,增加了臺農經濟效益。

  積極申報各類品牌。做好“仙游甜柿”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的宣傳推介工作,2018年征集“仙游甜柿”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外包裝設計,共征集到設計作品149個,邀請10名甜柿生產企業負責人組成評審組對設計作品進行評選。此外,正在委托中國質檢認證集團申請“仙游甜柿”國家質檢總局的生態原產地產品認證。引導企業申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申報著名商標、綠色食品等。

  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規范肥料、農藥的安全使用,甜柿果園全面推行“草生栽培法”“施用EM菌改良土壤法”以及施用商品有機肥、禁用高毒農藥等措施,著力推進“一品一碼”建設,各甜柿企業均做到“一品一碼”,實現產品可追溯,風險可控。

  加強行業組織化程度。為做大做強甜柿產業,園區管委會積極引導臺農抱團發展,先后組建了仙游縣鐘山甜柿產銷專業合作社、仙游縣游洋甜柿產銷專業合作社,并按照臺灣農業產銷班運作模式開展運作,為社員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等全方位服務。此外,園區管委會還組織成立了仙游甜柿協會,進一步加強對甜柿種植企業的服務指導,并更好帶動企業間的溝通與合作。

  強化宣傳,提升品牌知名度

  市場經濟中產品種類繁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營銷模式已經過時,只有如何通過宣傳、推介,讓產品被社會大眾認知、接受,才有生命力。

  舉辦甜柿文化旅游節。分別于2012年、2017年和2019年舉辦了三屆甜柿文化旅游節,評選園區最甜、最大甜柿,進一步擴大甜柿的知名度。

  拍攝仙游甜柿專題宣傳片和廣告片。與電信、電視部門合作,在電信公司莆田分公司LED視頻廣告和仙游電視臺黃金段投放宣傳版,借助手機微信和網絡媒體發送廣告,制作高速宣傳廣告等為臺灣甜柿進行宣傳報道。

  組織臺商參與各類展銷會。積極組織臺商參加農博會、“6.18”海交會、“9.8”投洽會、林博會、花博會等系列招商活動,組織仙游甜柿等多種農副產品參加實物展示、展銷。

  多元營銷,拓寬甜柿銷售渠道

  開辟電商網絡銷售渠道。策劃“互聯網+”銷售等,實現多條腿走路。2015年甜柿成功對接“本來生活網”并在第十三屆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正式合作簽約并舉行首批產品上線啟動儀式。2017年,仙游甜柿在本來生活網線上銷售額達33萬元,同比增3.6倍。還與北京順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仙游縣電商協會簽訂合作協議。2016年起,園區與大學生創業團體“游洋小鎮”設立臺創園電商平臺,依托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和電信114購物平臺,積極為園區企業的農產品銷售搭建新的平臺。

  開展“農超對接”。摩天嶺公司成功與深圳天虹公司實現“農超對接”,2014年仙游縣縣長也親自帶隊赴福建省內知名的沃爾瑪、永輝、新華都等超市開展“農超對接”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鞏固傳統銷售渠道。繼續加強與各地的水果批發商、經銷商的溝通與協調,盡可能將臺灣甜柿銷往各地。在仙游城區、九鯉湖風景區、莆田城區、福州城區等地分別開展甜柿免費品嘗和促銷活動。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