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形端正飽滿、皮薄瓤沙、一彈可破、色澤鮮亮、口感酥沙脆甜……位于山西省運城市的夏縣西瓜獨樹一幟。夏縣西瓜不僅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是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今年11月,夏縣西瓜還被亞洲果蔬博覽會組委會評為2020年度最受歡迎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0強。
傳承與保護
夏縣地處暖溫帶,屬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年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8℃,無霜期平均205天,年均降雨量500?600毫米,地勢東高西低分為山區、丘陵、平川三個區域。其中,丘陵至平川區域以黃綿土為主,土壤質地疏松多孔,耕性良好,礦質養分豐富,非常適合西瓜生長。
一方水土長一方物。特殊的氣候環境,造就了夏縣西瓜的獨特品質:糖度高、梯度小、甘味多汁。每100克含蔗糖5?7克、總糖9.5?11克、可溶性固形物13%?16%,從瓜心到瓜皮,含糖量變化梯度小。
夏縣農耕文明歷史悠久,種植西瓜歷史可追溯到距今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庚子年間(公元1900年),慈禧太后逃往西安避難時,途經夏縣品嘗西瓜,下旨欽定夏縣西瓜為貢品。
好產品需代代傳承,才得以延續。
田紅衛是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廟前鎮王峪口村人,當地人稱其為西瓜大王,自1990年高中畢業后,一直從事西瓜生產,至今已有30年。 2007年,他牽頭成立了夏縣宏偉瓜業專業合作社,組織當地農戶,種植夏縣西瓜。
但是,當時夏縣種瓜人很多、商標很雜,導致低價銷售、無序競爭、市場混亂。2015年,在夏縣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引導下,眾人推舉田紅衛牽頭成立了夏樂精品瓜業協會,把13個西瓜商標整合成了一個“夏樂”商標,還向有關部門申報了夏縣西瓜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在此過程中,田紅衛對西瓜傳統種植技術創造性傳承、創新性發展。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成熟的生產經驗組裝成西瓜栽培管理的標準化技術流程,印制成技術手冊,成員人手一冊、規范操作;組織瓜農認真填寫“農事記錄”,督促落實標準化種植管理。大面積推廣應用綠色優質高產集成技術。每年組織實施30?50個新品種新技術和農業投入品的試驗對比、示范推廣,保證良種良法與時俱進。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12月22日,夏縣西瓜獲得了農業農村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經過授權,有三個合作社使用夏縣西瓜品牌。
實現西瓜標準化種植
“由于嚴格執行標準化栽培管理技術,實行兩次檢驗西瓜制度,所以夏縣銷售的西瓜都是一個樣。”夏縣夏樂精品瓜業協會王江林表示。
近年來,由田紅衛帶領合作社,依托夏樂精品瓜業協會(會員730戶)輻射帶動全縣8個鄉鎮40個行政村的800多戶瓜農、5000多農民,合力開展夏縣西瓜標準化栽培,建立西瓜成長檔案,保證45天成長期,使每一個夏縣西瓜都完美成熟,實現了夏縣西瓜產業的大發展。
其實,早在1995年,田紅衛就在自產自銷的西瓜上張貼“優質產品、生瓜保換”的標簽,并附上自己的姓名、聯系電話和西瓜產地。憑著品質上乘、誠信經營,贏得了消費者和經銷商的認可,小小西瓜標簽助推商品暢銷、價格高企,西瓜供不應求,“西瓜大王”名傳遐邇。當地媒體《運城日報》專門刊發短評:“這一現象的背后,是農民對誠信理念的追求,更是農民對農產品品牌意識的覺醒。”
田紅衛還入駐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管理平臺,健全完善商品追溯體系,實行種植流程檔案化管理,瓜瓜都有標識碼,顆顆都有成長卡,個個質量可追溯,確保瓜農種標準瓜、經銷商賣品牌瓜、消費者吃放心瓜。
打響夏縣西瓜品牌
在田紅衛的帶領下,夏縣西瓜從產業鏈上游、中游和下游,有針對性地拓市場,打品牌。在產業鏈上游,強化科技支撐,與山西農大、河南農大、湖南農大實行校社合作,建立專家工作室,擴大試驗示范基地,深化培育良種、技術推廣、投入品對比等合作領域,開展科研成果鑒定推廣,打造科技型合作社。
產業鏈中游。布局生產基地,在陜西、甘肅、云南、海南等地建設六個生產分基地,規范栽培、精準服務、統一銷售,實現全年種植、四季上市,有效改變生鮮農產品季節性斷檔缺位的先天不足,滿足全時段、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需求,讓“夏縣西瓜”常留消費者心間。
產業鏈下游。強化產銷合作,與長沙綠葉、貴陽首揚等果品銷售公司成立產地直銷聯盟,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經營成本,延長貨架期,增加瓜農收入。
2018年,夏縣西瓜被認證為“綠色食品”,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名錄”,2020年9月8日入選“2020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隨著品質、產量的大幅提升,夏縣西瓜聲名鵲起,暢銷國內50多個城市的高端精品超市。
致富一方百姓
經過多年發展,夏縣西瓜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致富一方百姓的支柱產業。小西瓜已然“種”成了大產業。
今年,田紅衛的合作社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大棚西瓜2.3萬畝,年產優質西瓜26萬噸,農業總產值達3.22億元;涌現出種植10畝以上的瓜農430多戶,種植20畝以上的瓜農260多戶,畝均產值1.4萬元,畝均純收入1萬余元,瓜農戶均純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帶動周邊5個鄉鎮11個村的63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吸引3600多個農民季節工創收1600余萬元,助推生產服務業創收3000余萬元。
如今,田紅衛的合作社已發展社員245戶,先后培養236名新型職業農民取得初級職業證書,廣袤瓜園已成為綠色休閑的文化旅游景區。
“一代接著一代干,一棒接著一棒跑。”30年來,田紅衛的父親、妻子、兒子、女兒都全身心投入到夏縣西瓜的甜蜜事業中,夏縣西瓜的甜蜜故事還在繼續講述……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