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海。
還是這個時間,還是這個地點。
“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在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致辭中,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萬眾期待下如期開幕。
在全球共同抗疫的背景下,第三屆進博會的如期舉辦,表達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真誠愿望,踐行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莊嚴承諾。
作為歷屆博覽會上最受歡迎的展區之一,食品及農產品展區是參展國別和企業最多的展區,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近2000家企業云集一堂,共赴這場特殊年份的“東方之約”,共商全球貿易盛舉。
應約而來,對中國市場有信心
同上屆相比,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參展意愿更強,“回頭率”超過70%,平均展覽面積比上屆增加14%……疫情并沒有影響外國企業參展的熱情。
往返飛行60多個小時、累計隔離28天、5次核酸檢測……旅程的疲憊辛苦,無法阻擋阿根廷牛肉促進協會負責人本達揚參展的腳步。這是因為,中國市場太重要了,參加進博會是和中國進口商直接溝通的絕佳機會。
新西蘭乳業企業紐仕蘭已經是進博會的“老朋友”了,連續3年參展,紐仕蘭嘗到了甜頭。首屆進博會后,紐仕蘭鮮奶的進口量,從每周3000瓶增加到3萬瓶,最高甚至達到8萬瓶,占據上??诎哆M口奶第一名。今年進博會上,紐仕蘭帶來了面向不同群體的6款明星牛奶產品。截至11月9日,紐仕蘭已經簽下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合作協議。
“進博會是一把共享機遇的金鑰匙。” 新西蘭紐仕蘭乳業亞太區首席執行官盛文灝說,今年進博會如期舉行,彰顯中國經濟活力以及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更堅定了紐仕蘭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
Alexis Calvet是一家中法合資公司的總經理,三年前被法國安德魯集團委派到中國工作。他向記者介紹說,1998年,法國安德魯來到中國,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工廠,即北京安德魯水果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專業食品配料及飲料配料類產品。第二屆進博會期間,安德魯集團與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我們在中國發展是為了更好的未來,我們的中方合作伙伴北京首農食品有限公司,和安德魯集團風雨同舟,在疫情期間始終對未來有著共同的愿景,我們堅信能夠在中國更長遠地發展下去。” Alexis Calvet說,這也是他代表集團為什么又來參展的重要原因。
每年的進博會上,都有哈薩克斯坦企業的身影,今年35家企業以線上形式參加了展會。哈薩克斯坦中國貿易促進協會會長哈納特·拜塞克表示:“哈薩克斯坦企業非常重視中國市場,參展積極性很高。相信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哈中兩國企業合作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家羅尼·林斯認為,新冠疫情給國際旅行帶來障礙,但仍有許多企業和客商克服困難前往參會,這表明國際社會十分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中國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
不虛此行,全球互惠共贏合作
一場場直播,一臺臺展秀,一筆筆簽約,從牛油果、咖啡、辣椒醬,到牛肉、紅酒、橄欖油……大型國際采購正在這里“火熱”進行中。進博會的舉辦,為全球參展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產品展銷平臺,推動了全球貿易的高效對接。
進博會開展的頭一天上午,上好佳中國執行副總裁李培明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就接待了8撥客人,與一家企業當場簽了約。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上好佳在中國以外國家的業務幾乎都處于半停滯狀態,只有中國市場的銷量在穩步回升。特殊年份,進博會的舉辦,為這家來自菲律賓的企業打開了交流合作的窗口。
泰森是全球最大的雞肉、牛肉、豬肉生產及供應商之一, 此次參展,泰森食品與上海閔行區就落戶虹橋商務區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我們十分樂于在這座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立足扎根。” 泰森食品中國/韓國區總裁吳彤說,泰森食品將按照“全球標準、本地開發”的產品策略,繼續在中國市場精耕細作。
連續三年參展的惠氏營養品在進博會現場宣布其大中華區總部落戶上海?;菔蠣I養品大中華區總裁張甦毅說,未來區域總部將聚焦營養科學、人才培養等,更好實現“在中國、為中國”。
中國開放合作的誠意以及廣闊的市場吸引了大批參展商落地中國,與此同時,也為本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淘金”機遇。數據顯示,本屆進博會專業采購商注冊人數達到40萬人,共組建39個交易團、近600個分團,注冊單位11.2萬家。
在11月6日舉辦的2020中國江蘇(連云港)食品農產品進出口對接會上,活動對接農產品進出口項目26個,貿易額2.6億美元。
印尼的椰子水、韓國的海苔、意大利的礦泉水……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采購團滿載而歸。“從首屆進博會的1億元到今年的近2億元人民幣,我們的采購額不斷攀升,既豐富了國內消費者的購物選擇,也讓各國參展商收獲滿滿,共享中國市場機遇。”公司創始人、總裁郁瑞芬說。
“面對龐大的中國市場,我們致力于開展全球互惠共贏合作,共享市場機遇。進博會期間,與多家海外戰略合作伙伴簽約,集聚乳制品優質資源,通過產業鏈融合滿足中國消費者更高品質的需求”,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表示,目前已和進口博覽局成功簽約第四屆進博會,明年蒙牛將加碼展臺規模。
貿易便利,中國人的餐桌更豐富
進博會的舉辦,推動了全球貿易的發展,與此同時,也加速了生鮮食品供應鏈的落地,加快了貿易便利化進程。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餐桌上的食品越來越豐富了。
首屆進博會后,正逢“雙11”,1萬份阿根廷牛肉在1分鐘內就被一搶而空;加拿大波士頓龍蝦從蒙克頓機場出發、“坐專機”抵達中國、上架綠地優選門店,最快48小時即可從原產國“飛入尋常百姓家”;原來需要8天以上才能在中國上架的進口奶,如今只要72小時,中國消費者就能喝到從新西蘭農場運送而來的牛奶。
隨著人們飲食水平的提高、需求的多元,新型綠色、健康食品的研發成為焦點。進博會向來是一些前沿產品的展示舞臺,從這里能夠洞見行業發展新趨勢,許多新產品可先嘗為快。
在嘉吉集團的展臺前,人們排起了試吃長隊,這是嘉吉集團“植物肉”產品的全球首秀。這款用大豆蛋白、豌豆蛋白等制作的“植物肉”,以小麥、豌豆、大豆等植物為原料,利用動物肉加工設備,通過加熱、冷卻、加壓等方法,去除豆腥味,提高組織化蛋白含量,具有肉制品的口感和外觀,但卻是零反式脂肪酸、零膽固醇,含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兼顧美味和健康,為中國消費者的飲食營養健康提供了更多選擇。
目前,嘉吉已經與肯德基合作,在中國6個城市的120家門店推出“植世代黃金雞塊”植物肉,價格比雞肉稍貴,市場反響良好。嘉吉蛋白中國董事總經理陳冕說,未來嘉吉還會通過添加對人體和皮膚有益的蛋白成分,研發具有“美容保健效果”的“植物肉”,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來自丹麥的畢芙丹今年第一次來到了進博會,這家專注益生菌研發82年的公司,是全世界第一個將益生菌—嗜酸性乳桿菌添加到酸奶產品中的企業,也是全球能夠生產人源性益生菌成品的五家公司之一。它的展臺前,吸引了包括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在內的眾多體驗者。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全球貿易受到嚴重沖擊。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表示,作為食品農產品進口大國,中國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有效維護農產品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我國食品農產品貿易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食品農產品進口1244億美元,增長13.3%,比整體進口增幅高出了16個百分點。其中油脂、油料、肉類、水果、水海產品、乳制品等重要商品的進口增速名列前茅。
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圓滿落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宣告了本屆進博會的捷報:雖然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但第三屆進博會各方合作意向熱度不減,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