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薄霧籠罩哀牢山。褚時健的獨子褚一斌,走在午夜的橙園,進行當日最后的鑒定。
那是2019年9月27日的午夜,橙園中寂靜無聲。
那時世上已無褚時健,但褚橙園中仍有老人的痕跡。枝條四季修剪,肥料自動施放,褚老在田間踱步,用卡尺測量橙子直徑。
往事消散,褚一斌知道,姓褚是這片橙園重要的價值,也是它們區別于陽澄湖大閘蟹、五常大米的一個重要標志。
半個月后,他決定和拼多多合作,為全國5億人在線上贈送褚橙種子,人們在虛擬果園耕種、收獲,就能在現實中免費獲得一箱褚橙。
那一粒粒在網上生根發芽的種子,無一不是人們對褚老的致敬。
敬畏
2001年底,褚時健的弟弟探監,帶了一袋云南種的冰糖橘。褚時健嘗了一個,“味道不錯啊”。
他不敢再吃第二個,因為身患糖尿病,擔心給身體帶來負擔。此時,這個73歲老人還患有原發性高血壓Ⅱ級、陳舊性心肌梗死,胰島素和藥片每日不斷。
2002年,他保外就醫,回到云南玉溪市,見橙子就買。自己研究,也請別人吃。老人發現哀牢山的橙子,甚至勝過湖南、廣西,于是便放棄了開發礦山、種植百合花的項目,打算折騰一片橙園。
剛剛出獄的褚時健身無分文,在一位新加坡華僑資助下,他開啟了人生又一次創業。
朝陽再次升起,漫山紅土的哀牢山上站著一個老人,身前是一顆膝蓋高的小樹。那是褚橙的開始。
種了兩年,紅土依舊,褚時健心里著急。后來他意識到,果樹每年只能長那么高,急不得。褚時健75歲時,萬科的王石問他,橙樹結果要多久。他回答六年,把王石嚇了一跳。
剛開始結果的褚橙,口感不好,風一吹就掉果。2007年,工人到昆明賣橙子,無人問津。
褚時健在肥料上下功夫,調整磷和氮的比例,保證橙子是24:1的黃金甜酸比。
一到結果期,褚時健每周上山,親自嘗果,直到果實成熟。遇到問題,他和作業長直接在田間解決。
他經常問下屬,“今天下雨了嗎”,正確答案不是“下了”,而是“從幾點下到幾點,一共下了多少毫米”。
為提高生產效率,他找了一個幾百平米的破舊車間,裝了一條從比利時進口的生產線。他曾在車間中的狹小辦公室,對到訪的記者說:我的目標是超過新奇士。
煙霧繚繞,老人的目光炯炯有神。他剛剛提到的美國公司,在加州種橙,當時已是全球歷史最悠久、聲譽最超著的果農合作社。
2012年11月5日,在西南地區打出名聲的褚橙,大舉進京,通過互聯網銷售,5分鐘就賣了800箱,洶涌的流量將服務器擠到宕機。
然而,農業是靠天吃飯。2015年,雨水豐盛,再加上樹冠茂密,影響了日照,產出的橙子個頭小,口感也不如往年。
他在《北京晚報》上公開致歉,轉頭就召人開會,要求果樹間距必須達到3米,不到3米的,一律砍掉。
作業長算了一下,3200畝果林中有23萬株果樹,這樣砍下去,要砍掉3.7萬株樹,憑空減少2000噸的產量。
褚時健每周上山時,隨身帶著卡尺,測量橙子直徑,和往年同期進行對比。
老人不需要外人提醒往年數據,每年橙子的大小,都鐫刻在他的記憶里。
比記憶更深處,藏著他對農業的執著,和對土地的敬畏。
倔強
哀牢山的山頭,有一株菩提樹。褚橙園未在時,菩提樹就已經在那里。
王石在朋友圈里記著:菩提是古印度語Bodhi的音譯,意為覺悟、智慧,指人豁然開朗,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
在他看來,身居哀牢山的褚時健,已經活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
自2003年開始,王石十三年五上哀牢山,看望褚時健。第一次上山時,王石剛剛完成珠峰挑戰,意氣勃發。而到了地處偏遠的滇西,他或許會意識到,人生的巔峰與海拔無關。
和山頭的菩提樹一樣,王石也是褚橙傳奇的見證者。
他親眼看著一棵棵橙樹,從膝蓋高的樹苗長得亭亭如蓋。靜候褚橙豐收結果,看著褚橙上線電商,甚至買到公司分送給員工,分享褚老的精神。
2018年,褚橙成品1.3萬噸,銷售額達到兩億。雖然預售時間晚了一周,銷量卻遠超往年。人們喜歡褚橙被賦予的精神內核,“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
最初拜訪褚時健時,王石想起35年前,他創立萬科時在地板上寫的一行字。
那是美國將軍巴頓的名言:“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上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彈力”。
這一道反彈力,讓褚老在農間重啟傳奇。無論聯想柳傳志、萬科王石,還是拼多多的黃崢,都佩服于褚時健的反彈力,能無限次在人生低谷重新起航。
褚橙商標是褚時健的人像,邊上印著一串數字,51,62,66,71,74,84。這是褚時健的起落節點,也是他的人生密碼:
51歲,褚時健出任玉溪卷煙廠廠長;62歲,被授予全國十大企業家稱號;66歲,被評為“全國十大改革風云人物”;71歲,被判無期徒刑入獄;74歲,保外就醫,種植冰糖橙;84歲,褚橙大規模進入北京市場,全國銷售。
90歲時,有人問他墓志銘。老人說,“褚時健 ,屬牛。”
其實,褚時健不屬牛。他出生的1928年是龍年,是龍騰之年。
新世界
褚時健不認為自己是天才,而是一個“實實在在做事的人”。
正是因為他的實在,哀牢山地區的農戶年平均收入,從不足2000元到超過10萬元。
正是因為他的實在,果園生產實現自動化生產,分選出來的果品標準化達到95%以上。
也正是因為他的實在,人們樂得見于企業家投身農業。
柳傳志推出“柳桃”、潘石屹代言“潘蘋果”,丁磊建起養豬場,用神戶牛的標準養豬,不僅有營養師配餐,還種了片樹林讓豬跑步鍛煉。
黃崢的拼多多聯手了近千的頭部農副產品品牌,啟動了“年貨節”。為了春節期間的農貨銷量,拼多多砸出了40億的資金。之前,他們投入了100億元,協助500個產地的農產品賣向全國,如同2012年勇闖北京的褚橙。
可這一切,看似與褚時健無關。
他將橙園交班給后代,每天六點起床,自己做早點,中午指導家人做午飯,午休后和老友喝茶聊天,晚飯后看一會新聞,上床睡覺。
外人最常見到他的地方,是玉溪大營街附近的菜市場。他早上會在菜市場中緩緩前行,挑一塊牛肉,搶一斤餌塊,偶爾拿粒橙子湊上去聞,“沒有香味,怪得很”。
有幾個月,他在菜市場被偷了四五回,“氣得他每天只帶兩百塊菜錢出門,下車前還要藏在夾克內袋里”。
他的妻子說,他會在菜市場和菜農算賬,討論怎么做生意賺錢。
大隱于市,當世人叨念他的傳奇,褚時健卻回歸最質樸的生活。
他與現代社會最近的連接點,是晚輩送的一部iPhone 5手機。不過,他只用來打電話和看天氣預報。
褚時健并不拒絕最新的事物。有人介紹電商后,從未手機上網的他同意試用一年,并在包裝箱印上了二維碼。
二維碼背后,通向字節組成的新世界。
2019年,全新龍陵基地將產7000噸云冠橙。褚時健的兒子褚一斌,很清楚父親的心愿,他嘗試通過電商,將橙子賣往全國。
2019年10月10日,褚橙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人們在“多多果園”中澆水抽獎,有一定幾率獲得“褚橙種子”。12月23日,云冠橙登陸拼多多的年貨節“萬人團”,進入中國人的新春消費清單。新消費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中國有個農產品品牌“姓”褚。
如今,云冠橙已經是數字化精細管理,判斷一顆甜橙是否合格,已從主觀的“酸甜適中”,變成了甜酸比、果皮厚度、果肉化渣率、含水量等量化指標。
褚一斌做了一件父親從沒有做過的事,因為他清楚父親想要什么。在褚橙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非地源農產品品牌之路上,他遇到了同樣渴望打造農貨品牌的拼多多。
這是他們一拍即合的主要原因。也代表著對他將擁有對這片褚姓橙子更為強大的掌控和溯源能力。
北方的12月雪花漫天,但哀牢山沒有冬天。
過了11月,褚橙的黃金消散在哀牢山的枝頭。12月氣溫涼爽,是全年最冷月,橙樹枝頭再次波駭云屬。再過3個月,春風拂過山崗,又是一片繁花似錦。
褚一斌知道,父親從未離開這片土地,因為那風中滿是橙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