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南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全力抓好“菜籃子”穩產保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撐,發揮了“壓艙石”“穩定器”作用。
全力以赴抓生產,確保產能不下降。疫情發生后,省農業農村廳迅即行動,對穩產保供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蔬菜、豬肉等重要農產品滿足市場供應,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處室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加強調查摸底和生產調度,全力抓好生產保供。各地農業農村部門紛紛成立多個督導組,分片包干沉到主要蔬菜生產基地、畜禽產品生產企業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督導指導,全力恢復生產。各市縣先后派出100多批次生產技術骨干隊伍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服務,同時,利用網絡、視頻、電視電話、發放技術手冊等形式,指導科學組織生產。目前,全省蔬菜在田面積300萬畝(其中,日光溫室150萬畝、塑料大棚50萬畝),面積基本與常年持平,產量略好于常年。根據調度情況,近1個月收獲面積62.55萬畝、收獲產量114.39萬噸、省內可調劑量26.73萬噸,基本能滿足需求。截至2020年1月底,河南省生豬存欄3170萬頭、奶牛存欄35.6萬頭、肉牛存欄350萬頭、肉羊存欄1900萬只、蛋雞存欄3.55億只、肉雞存欄2.7億只;2月份能供應豬肉40萬噸、牛羊肉6萬噸、禽肉15萬噸、生鮮乳10萬噸、禽蛋40萬噸;與2019年2月相比,禽蛋供應略有增加,奶類供應基本持平,肉類供應略有偏緊但基本能滿足市場需求。
多措并舉保流通,確保供應跟得上。省農業農村廳聯合交通運輸廳及時下發《關于做好蔬菜等農副產品生產運輸保障市場供應的通知》,落實蔬菜等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制度,簡化查驗手續程序,提高流通效率,保證蔬菜等鮮活農副產品和飼料、獸藥、疫苗等農業生產資料的正常采購、運輸。不少地市農業農村局與公安、交通運輸部門聯合辦公,在主要高速口、城市進出要道設點聯合督導,確保流通渠道暢通。針對疫情防控不斷升級,各地創新思路辦法,采取直銷直送、定點投放等多種方式,打通生產、流通、銷售“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確保產品不滯銷、不脫銷。鞏義市推出“共享鮮柜”,在20個城市小區進行試點投放,每天早上將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居民“菜籃子”生活必需品配送放進“共享鮮柜”,下午根據各點銷售情況進行補貨;市民通過掃描二維碼付款或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安全、方便、快捷,受到市民普遍歡迎。汝州市積極發揮益農信息社點多面廣優勢,每天收集匯總各站點農產品供應信息,及時通報全市各大商超,強化產銷銜接,搭建起“產+銷”點對點保供模式。
多方聯動強調控,確保價格穩得住。省農業農村廳主動與商務、發改、市場監管、供銷等部門對接,建立配合協作機制,實現信息共享、問題共研、工作同步、協調推進,確保產銷不脫節、市場能穩控。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生產、流通、銷售各環節監測預警,密切關注市場變動,及時向社會發送,合理引導生產和消費。同時,多部門聯動,聯防聯治,嚴厲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擾亂市場秩序違法行為,確保市場平穩有序。為平抑市場波動,各地加大儲備和投放力度。1月10日,三門峽市率先啟動豬肉儲備投放。隨后,鄭州、洛陽、平頂山、開封等多地在春節前后多輪次、多批次開展了豬肉、蔬菜等“菜籃子”產品投放工作。自1月10日至1月21日,全省共安排投放點825個,累計投放儲備豬肉5442.8噸,市場供應充足。鄭州市截至2月4日11時,政府豬肉儲備6090噸,已投放約130噸左右;雞蛋儲備1300噸,已投放65噸;蔬菜儲備10000噸,已投放1390噸。全市肉蛋菜生活必需品供應及價格總體保持穩定。近期,隨著農貿市場、社區菜店等陸續開業,河南省蔬菜等各類食品供應趨穩,供需關系逐步正常,主要食品價格繼續回落。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提穩全省“菜籃子”的同時,河南積極捐款捐物馳援湖北抗擊疫情。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日15時,全省已有352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到了疫情防控物資的捐贈,累計捐款32181.7萬元,捐贈防疫物資62萬個、方便食品8.5萬箱、各種水果、蔬菜539.1噸。還有不少蔬菜生產基地、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捐款捐物,體現了河南農人的擔當。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