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拼多多設“抗疫農貨”專區補貼5億元力保農戶收入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曾詩淇 字號:【

  近日,受疫情影響,一方面大量農產品上行通道受限,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宅家”消費者選擇在線上進行一站式購齊食材、水果等生活必需品。記者從拼多多了解到,自今年1月份以來,拼多多平臺上的食品生鮮需求持續旺盛。以蘋果、臍橙、草莓、櫻桃、獼猴桃為代表的水果,訂單量較去年同期漲幅超過120%,米面糧油、肉禽蛋類和新鮮蔬菜的訂單量,則均較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40%。

  2月10日,拼多多正式上線“抗疫農貨”專區,幫助貧困地區和部分農產區解決特殊時期的農產品滯銷問題。用戶通過APP首頁焦點圖、限時秒殺等入口,以及搜索“助農”“愛心助農” “農貨”等關鍵詞,均可直達該專區,以最優惠價格購買產地直發的水果和蔬菜。

  據了解,目前該專區已覆蓋全國近400個農產區包括23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商品涵蓋臍橙、蘋果、草莓等各類水果和主要生鮮食材。拼多多方面表示,針對此次特殊活動,除充足的流量支撐外,平臺還設置了5億元的專項農產品補貼,以及每單2元的快遞補貼,幫助解決疫情期間的農產品產銷對接問題,讓農戶收入得到保障。

  農產品供需失衡,“春耕”或受影響

  春節是農產品的銷售旺季,但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產區的銷量受到沖擊,包括草莓、獼猴桃等在內的水果,盡管價格一降再降,但銷路依舊受阻。另一方面,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城市居民也遭遇了買菜難的問題,農產品的供需匹配,呈現出短期失衡的現象。

  盡管人流聚集的城市地區是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但在農村地區,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一年之計在于春”,疫情所致的滯銷,不僅影響了農戶當下的收入,也打亂了部分農產區的春耕生產計劃,這對未來一年的農產品供給提出了嚴峻考驗。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2020年的兩大重點任務是集中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這兩大任務,均和農村地區的高質量生產息息相關。

  “很多農產區‘一手要抓生產,一手要抓防疫’,因為銷路受阻,不少農民的積極性受挫,相關生產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自1月底以來,持續有農業專家和學者聯系拼多多,希望能夠共同解決特殊時期的農產品產銷問題,將疫情對農業生產的沖擊降至最低。

  “三保行動”助力疫情防控戰

  拼多多數據顯示,2019年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09%。截至2019年底,平臺農(副)產品活躍商家數量達58.6萬,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年度農產品活躍買家數達2.4億。

  據悉,拼多多通過“拼模式”和“天網”“地網”對農產品供需實現精準匹配。平臺通過“地網”系統帶動86000余名新農人返鄉,從而推動各大主要農產區實現大規模上行;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天網”即農貨智能處理系統,對覆蓋產區包括特色產品、成熟周期、物流條件、倉配設施、加工型產業設施等在內的數據和信息,經由系統統籌計算后匹配給對應的消費者。

  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的“天網”系統已經覆蓋中國100%縣級行政區域,將1200萬農戶的海量供給和5億消費者的海量需求進行了精準對接,從而突破農產品成熟周期短暫的時間限制和地理銷售半徑有限的空間限制,讓互聯網的信息流通和規模優勢,真正覆蓋中國農產品上行。

  “此次抗擊疫情對于拼多多的農產品上行體系是一次極大的考驗。”狄拉克說:“一方面,消費者對于網購新鮮蔬菜等食材的需求猛增,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對農產品的流通提出了很高要求,系統里的很多信息和數據出現了偏差。農產品不像工業品,過了食用周期就成了損耗品,為了保障農戶收益,并且將農產品盡快送到消費者手中,我們對系統里的產區信息、物流數據以及節點進行了緊急重新規劃。”

  據介紹,為保障特殊時期的農產品產銷對接,自2月3日起,拼多多陸續推出了一系列中小規模的農產品專項活動。“這期間主要是做三件事情,一是協同平臺的新農人做商品清單,對農產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庫存和質量狀況做一個梳理,將亟須打通銷路的農產品‘往前推’;二是請求各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進行協調,對此類農產品開辟綠色通道;三是統籌順豐、中國郵政等物流資源,確保新鮮的農產品能夠直達消費者手中。”狄拉克表示。

  此前,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曾在內部宣布啟動“三保行動”,要求平臺業務線人員不遺余力確保“價格穩定、質量可靠、供應有序”。

  “新農業農村事業部同樣將抗擊疫情期間的農產品供給視為成立以來最高級別的戰役。”狄拉克介紹,目前,在每日申報健康狀況并排除密切接觸范圍的前提下,平臺農業和農產品相關的工作人員已經全部到崗,將充分保障用戶生活資料的及時供應,讓農戶的收入得到保障,為打贏疫情防控戰貢獻應有之力。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