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鄉親不富誓不休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張培奇 范亞旭 字號:【

  清晨,裴春亮來到村委辦公室抓緊處理完了幾件村民反映的事情。當他抬頭看到擺在辦公桌上自己入黨宣誓時的照片時,他又一次陷入對往事的沉思中。“我就是想讓這張照片,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要為鄉親們服好務,帶領著鄉親們去致富。”已經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當了多年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裴春亮說。

  聽黨話、跟黨走,鄉親不富誓不休

  1986年是裴春亮一家最苦難的一年,在床上病了4年的父親走了,家里拿不出一分錢辦喪事。裴春亮的母親哭著說,不行就裹個席子埋了吧!就在這時原裴寨村老支書裴清澤摟著裴春亮的肩膀說,“春亮,別怕,有大隊哩。”

  后來,村里的黨員們砍了兩棵桐樹做了棺材,湊錢買了壽衣,左鄰右舍送米、送面、送柴火幫著裴春亮把他的父親安葬了。事后,裴春亮給老支書磕頭,而老支書卻說:別謝我,要謝就謝大家伙吧!這是裴春亮對黨員最初的認識。那一年,他16歲。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后來經過多年的打拼,裴春亮在城里買了房,安了家。2005年4月,老支書兩次找到他,想讓他回村帶著大家干。第三次,老支書干脆帶了村里70多號人直接找上門了。

  “村里能來的都來了,看看以前哪個沒幫過你?回不回你今天給個痛快話!”老支書說。70多雙眼睛齊刷刷盯著裴春亮,使他的滿身熱血直往上躥,“啥都不說啦,回!”幾天后,他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并發誓絕不讓鄉親們對他的信任打水漂!那一年,他35歲。

  那時候,裴寨村依然是窮得叮當響。大多數村民住著土坯房,還有17戶因為窮蓋不起房,娶不上媳婦。征得大家同意,裴春亮決定自己拿錢建一個新村。“選址、籌錢……盡管遇到很多困難,但是進度比預想快得多。每天天不亮我就到工地上,總有黨員比我早,大家苦活累活沖在前,吃虧的事搶著干。”這讓裴春亮認識到黨員硬,風氣正,干事就能成。

  2008年冬至那天,裴寨村153戶人家歡天喜地搬進了兩層小洋樓。那天晚上,在家家戶戶的鞭炮聲中,裴春亮把自己關到里屋,一口氣寫了9頁的思想匯報,他多么希望自己能早日涌入黨的懷抱。“2009年4月10號,是我最難忘最幸福的一天。那天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裴春亮舉起右手莊嚴宣誓的那一刻,他便下定決心,要聽黨話、跟黨走,鄉親不富誓不休!那一年,他39歲。

  舍小家為大家,就是為讓裴寨人過上好日子

  裴寨村祖祖輩輩嚴重缺水,村里有個順口溜:“過年半盆水,全家用個遍,女用頭遍水,男人洗二遍;洗罷手和臉,再洗腳底板。”住上了新房,咋讓鄉親們用水不作難?他深思熟慮后決定,把一百多公里外水庫的水引到裴寨來!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黨員的初心有著無窮的感召力。2010年夏天,裴春亮領著6個黨員背著干糧和測距儀,上山去找引水路線。一天要走四五十里路,一跑就是半個月。爬一道四五米高的斜坡時,裴春亮一腳踩空,一塊尖石頭扯爛了他半截褲子,右腿劃了一道口子,到現在還留著十幾厘米的疤。當確定好方案后,在裴春亮的帶領下,全村人就上了引水工地,一干就是兩年七個月。

  70多歲的老黨員裴清信是村里的會計,白天他跟大家一起抬石頭、運水泥,晚上加班加點核算財務。有段時間他老冒虛汗,上不來氣,大家勸他去醫院看看。他說:“我這年齡,誰還沒個毛病?都去醫院,咱這水啥時候能引來?”眼看他身體一天天消瘦,裴春亮命令他兒子裴龍江“押著”老人去醫院檢查。幾天后的一個下午,裴春亮手機響了,裴龍江在電話那頭哭著說:“春亮叔,結果出來了,食道癌,晚期。”裴春亮聽了后心里一沉,半天說不出話。

  通水那天,全村人聚在水庫邊,清澈的泉水順著引水渠噴涌而來,鄉親們沸騰了,奔走相告。那天晚上,裴春亮失眠了,凌晨一點多,他披了件外套,來到水庫邊上,聽著嘩嘩的水聲,不由得想起來累倒在建新村工地上的老黨員裴清波,病倒在引水工地上的老黨員裴清信,他思考,是什么力量,讓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仔細琢磨后,不就是為了讓裴寨人過上好日子!

  不能光干一陣子,要在太行山干上一輩子

  2008年除夕,裴春亮和愛人張紅梅在自家企業里忙到天黑,剛進家門,裴春亮滿頭白發的小學老師李素珍老人就來了,她說:“春亮,知道你們忙,沒時間包餃子,來嘗嘗我的手藝。”說著打開了手里的保溫盒。

  在輝縣地區的習俗中,除夕夜端餃子,那是去敬長輩的!當裴春亮激動的心情還沒有平復,70多歲的裴禮老人、拄著拐的裴明軍也端著餃子來了。緊接著,馬春英、宋秀青等鄉親也來了。望著一桌熱氣騰騰的餃子,他和愛人幸福地掉下了眼淚。

  張紅梅第一次踏進裴寨新村時是臘月二十七,新村建了三年半,她一直跟裴春亮慪氣,對建新村不支持、不過問、不參與、不打聽。眼看要過年了,裴春亮說:“春節在村里過,咱家是一排七號,房子裝修好了,家具也都置辦齊了,你抽時間往那兒帶兩床被子。”臘月二十七,張紅梅來把家布置了下。除夕夜他們倆誰都沒想到,鄉親們會以這種方式過來,張紅梅心里積攢的委屈、不解,夾雜著感動瞬間爆發,躲在臥室哭著說:“春亮,以后我再也不拖你后腿了。”

  “說實話,我們夫妻二十多年感情,關系最緊張時就是建新村那三年半,是鄉親們用真情打開了愛人的心結。”裴春亮說,小時候我吃百家飯長大,現在我又吃上了“百家飯”,“連續11年了,一碗餃子一份情誼,一碗餃子一份責任,我時刻告誡自己:裴春亮,你做得遠遠不夠,要再加把勁兒!”

  這些年,鄉親們想啥盼啥,裴春亮就去干啥。越給群眾辦實事,群眾越信任,發展的路就走得越踏實。裴寨村先后建起了小學、幼兒園、衛生室,建起了便民服務大廳,讓孩子們有學上,讓鄉親們看病不出村,辦事更方便。他發動村民搞鮮花產業,搞蔬菜大棚,一年下來一家就能收入十幾萬元。現在的裴寨從缺水村變成了富水村,村里養的錦鯉、草魚通過電商還賣到了全國,水庫邊的農家樂搞得紅紅火火。

  從帶富一個村到影響一方水土,黨員的使命有著無限的引導力。這幾年,農村紅白事興起攀比風。裴寨村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定下了標準,每桌不能超過二百塊錢。2017年,裴春亮的兒子結婚,他對家人說,咱是村干部,要帶頭守規矩。之后鄰村人都說,“春亮都這樣辦了,咱就按照這個標準來,不丟人!”

  “多年來,從樸素報恩,到使命擔當,每前行一步,黨組織的培養,群眾的信賴,給了我無窮的信心和力量。”裴春亮也不斷督促自己,“不能光干一陣子,更要在太行山干上一輩子!”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