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信息戰“疫”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陽春三月,農村春耕春播正當時,田該管了,肥該施了,藥該打了,種該備了,秧該育了,糧該賣了……與往年紅紅火火“鬧春耕”的場景和氣氛相比,今年的春耕備耕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些不一樣。

  無人機忙田管,“指尖上”備春耕,線上購農資,線下“微物流”,產銷視頻會商,對接網絡簽約……非常時期,運用微信、農業大數據平臺等新手段的信息戰“疫”成為一大亮點。

  “不見面” 信息服務送上門

  “老師,我們大棚溫室的黃瓜出現了‘花打頂’情況,這可怎么辦?”

  “我種的番茄有些生了灰霉病,該怎么防治?”

  新冠肺炎疫情給農技人員服務一線帶來了較大不便,為保證農產品供應充足、不誤農時,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農業技術人員心系“三農”,用非接觸方式,通過網站、APP、公眾號以及各類農技指導類微信、QQ群等開展線上農業科技服務,為設施蔬菜生產、越冬作物管理和春耕備播工作提供技術指導。

  黑龍江省以“科技之冬”活動為載體,邀請17名首席專家和480名科研推廣專家,創新利用多種培訓平臺,通過多種新媒體方式,全方位立體化開展遠程農業技術培訓和網上指導服務。

  江蘇省充分運用“農技耘”APP,為全省近33萬用戶持續推送農業政策、技術、市場、氣象信息,組織本省22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330個示范基地及各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通過“農技耘”密集發布疫情防控期間生產技術指導意見,提供在線咨詢服務,實現“專家不見面,技術送上門”,為疫情防控和生產保供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河北省運用“新農村大喇叭”推出“農技講座”, 每天早晨和晚上播出一個農業領域的專家技術講座,并將音頻內容發布到新農村大喇叭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平臺,指導農民科學種、科學管,讓農民們坐在炕頭上就能準確了解和掌握春耕春管技術和農業信息,確保農作物春管春種不誤農時,為農業增產增收提供科技支撐。目前,新農村大喇叭舉辦的“農技講座”已經在石家莊市3760個村莊同時播出。

  全國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平臺“中國農技推廣”,37萬多名農技推廣人員、6000多名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教授運用信息化高效便捷、覆蓋面廣等優勢,在線解答技術難題、開展技術指導、提供遠程問診。目前線上及時解答農業問題42萬多個,發布服務日志39萬多條,實現了農技指導24小時全天候、跨時空高效服務,專家農民無障礙溝通互動。

  中國農業機械化信息網 “春耕農機線上服務站”,開設了線上視頻課堂、實用技術、維修保養、田間管理、免耕播種等欄目,為大家提供春耕進行技術、管理、作業等服務,保證農機正常運作,保證夏糧豐收。

  非常時期,一幅幅以信息平臺為依托、合力推進春耕生產的生動畫面,正在廣闊田野蓬勃展現。

  “不見面” 視頻協商促對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當前我國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各類農產品的穩產保供是保證社會穩定、促進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使命。

  受疫情影響,近期部分蔬菜主產省份生產基地用工緊張,正常流通受到較大影響,出現部分品種滯銷、賣難。同時一些地區封村、封路,出縣、出省渠道阻斷,主銷區蔬菜供應趨緊。“菜籃子”產品流通遇到階段性、區域性的滯銷賣難問題。

  農業農村部非常重視“菜籃子”產銷對接問題,2月17日,農業農村部組織視頻活動,邀請了全國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等電商代表探討“不見面服務”形式,開展產銷對接活動。農業農村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韓俊在視頻會議上強調,加大供求信息發布,農業農村部將通過部網站、市場信息公眾號、全國初級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臺等統一發布,并發揮好益農信息社“小廣播”作用,做好信息引導和對接。農產品電商可開辟抗疫農貨專區,打通一條采收、加工、物流和銷售的農產品數字供應鏈,引導產銷高效連接,讓居民買菜不出社區,菜農賣菜不出產地。

  為切實解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重點地區重點品種農產品滯銷賣難問題,3月6日,農業農村部組織召開農產品產銷對接視頻會商會,組織產銷主體視頻協商、網絡簽約,采取“點對點”“一對一”的方式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商會上指出,前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受疫情影響造成的農產品滯銷賣難問題得到一定緩解,但未來一段時間,部分地區個別“菜籃子”產品仍存在銷售困難和價格波動較大的風險。各地要高度重視,強化責任擔當,切實把農產品產銷對接作為當前的大事要事急事,多措并舉,抓緊抓好抓實。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以下簡稱“市場協會”)按照要求積極組織北京新發地、河南商丘、常州凌家塘、甘肅酒泉等市場以及京東集團等企業參會對接,推動產銷雙方達成采購協議金額 3億多元,數量5萬余噸。

  與此同時,市場協會會同有關方面發出《關于積極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農產品產銷銜接的倡議書》,與阿里、今日頭條、拼多多、京東等10多家單位聯合發布滯銷賣難信息熱線,與各地百余家農產品批發市場聯合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專項活動,線上線下互動聯動,積極幫助廣大農民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部分農產品滯銷賣難、運輸不暢等問題。

  農產品批發市場在保供穩價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公益性民生服務作用,在大型公共事件中肩負著責任與擔當。按照農業農村部的總體部署,在市場與信息化司指導下,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組織全國各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并聯合京東等多家大型電商和相關媒體,積極投入到行動中來,共同建立了線上線下的聯動合作機制。通過中國農產品市場與品牌網、“抗疫助農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臺”、中國農產品市場微信公眾號、三部24小時專線電話和會員微信群等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信息互聯互通,互動互助,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促進產地銷地精準對接。截至3月26日,市場協會累計接聽農產品滯銷賣難熱線電話2000多次,整理發布了4000余條農產品滯銷賣難和采購信息。

  另外,市場協會積極組織各地大型農批市場和經銷企業與海南、廣西、重慶、云南、湖北、新疆等重點農產品滯銷地區精準開展對接合作,有效解決滯銷賣難,助力農民增收。目前累計推動銷售沙糖橘、臍橙、豆角等30 多種農產品86.88萬噸,金額46.65億元。另外,幫助新疆與海南對接產銷,共簽署省市縣8 份產銷合作三方協議,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表示,將繼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與廣大會員單位一道,按照農業農村部黨組部署,強化責任擔當,積極履職盡責,繼續強化產銷兩端對接,抓好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采集和服務,與各方加強互動聯動,在疫情防控和產銷銜接等工作中發揮應有作用。

  非常時期,一場場視頻產銷對接活動陸續開展,各地各相關部門凝心聚力,精準對接,抓緊、抓好、抓實農產品產銷對接,為保障農產品市場穩定有序而積極努力。

  “不見面” 隔空熱線解難題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

  開年的農業生產被新冠肺炎疫情意外擾亂。疫情發生初期,道路阻斷、村莊封閉,養殖戶飼料運不進來,該出欄的畜禽運不出去,孵出的雞苗鴨苗無法運走……

  “這里是農業農村部農產品滯銷賣難熱線電話,請問您需要什么幫助?……您的蔬菜之前主要銷往哪里?……你們那邊目前交通暢通嗎?”

  “您好,這里是農業農村部熱線電話,有什么可以幫您?……您的車堵在哪里?目的地是哪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于一些地方道路阻斷、村莊封閉,養殖飼料運不進、產品運不出,為有效應對疫情給農業生產經營秩序帶來的不利影響。2月4日,農業農村部向全社會公布了熱線服務電話,集中受理人民群眾反映的急難問題。因為來電咨詢較多,為了進一步暢通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自2月24日起,農業農村部正式將熱線電話數量擴充到10部3個號碼,安排10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接聽,分為養殖業、種植業、農產品產銷秩序三類,分類接辦處理,增強針對性,提高處置效率。

  這里是大家傾聽心聲、回應關切的前線。每天來電不斷,最忙碌的時候,一天接到過800多個電話。反映問題比較集中的有三類,一是“菜籃子”產品生產問題;二是交通受阻、物流不暢問題;三是一些市場主體復工復產難,集中在資金成本等方面。

  “對群眾來電反映的問題,我們每天進行梳理,形成問題清單,及時分門別類移交有關地方農業農村部門予以解決,并跟蹤辦理結果。”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強調,熱線電話的設立推動了群眾現實困難的解決,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工作效能的提高,特別是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工作方式,這是疫情防控期間工作上的一個明顯變化。此外,農業農村部官網專門開辟了“抗擊疫情產銷對接”專區,對數據頻道進行改版升級,上線運行了農業農村應對疫情數據服務平臺,并且創新運用電子辦公、網上審批、在線服務、遠程視頻、網絡直播等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月5日,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農村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數據服務平臺”開通運行,設置國家政策、地方動態、春耕生產、市場運行、農村戰“疫”、輿情監測等六個重點專題,開設數據服務、APP超市、我有話說等頻道或渠道。統籌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服務領導和部門決策,服務農民群眾和社會公眾;把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有關部門的決策部署、政策措施宣傳下去,把地方經驗和困難問題收集上來;注重農業產業鏈與數據鏈的滲透融合,力求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完善數據采集、分析、應用的途徑和方式,提高農業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數字化水平。

  在農業農村部和其他相關部委及地方農業農村部門等的共同努力下,換來了全國各地養殖戶、種植戶、生產企業問題的解決和農業生產的逐步恢復。

  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相繼落實到位,每天的來電數量正在減少,而越來越多的農民關切正在解決——

  內蒙古興安盟牧民張旭的500多只母羊跨區轉場受困,來電當天問題得到解決。當地還解決了42家牧戶3.7萬只羊的類似問題。

  湖北宜城雙胞胎飼料公司3000噸玉米滯留碼頭。通過部門聯動、精準對接,也實現了當天接報當天解決。

  山東濰坊養殖戶張雪梅的6000只肉雞沒法出欄,近3萬只雞面臨斷糧。接到農業農村部通報的情況后,地方相關部門及時現場溝通,當地改造了村口圍擋,對車輛消毒處理后放行。

  “我這邊現在飼料能進來了,雞也能往外運了,太感謝啦!”

  “我家的沙糖橘有采購商來拉了,感謝你們的幫忙啊……”

  非常時期,一部部電話,一個個傾聽,一句句關切,一聲聲道謝,如同一道道彩虹,照亮了農民群眾的心,也照亮了所有人的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