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增收帶來較大困難。3月30日,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擴大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規模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在推動農民工有序返城返崗就業的同時,促進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創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盡管全國各地許多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但也有不少企業難以為繼關門歇業,一大批返鄉農民工不得不繼續在家中,無法實現就業增收。農業農村部、人社部印發《實施方案》,促進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具有社會現實意義,能減少人員跨地區大面積流動,有利于目前疫情防控工作。
如何讓賦閑家中的農民工,能在“家門口就業創業”而實現增收,是政府部門應該考慮的社會問題。兩部門發文促進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顯然是指導地方政府解決問題的“及時雨”,具有較強的指導性作用。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創業”,既能方便照顧家庭,又能實現增收,可謂益處多多:其一,有利于節省大量社會資源,減輕農民工負擔,如農民工可以省下外出務工的交通、食宿等費用,春運返鄉返工潮壓力減小,火車、汽車等交通擁擠現象得到緩解;其二,農民工利用工余時間春耕、秋收,基本上不耽誤農業生產,留守兒童也會減少;其三,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一大批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創業”,不再集中蜂擁外出務工,減少了人員跨地區的大面積流動,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病毒傳播,對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十分有利,也很有必要。
促進農民工“家門口就業創業”,地方政府應當主動作為、積極引導。根據兩部門《實施方案》,要引導返鄉留鄉農民工回歸農業穩定一批、實施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吸納一批、發掘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重價值創新業態培育一批、扶持返鄉留鄉農民工創業帶動一批、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一批;落實落細吸納農民工就業的財政、稅收、信貸等扶持政策,對首次創業、正常經營一年以上的返鄉留鄉創業人員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對符合條件的返鄉留鄉人員創業擔保貸款予以貼息。這就要求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一些切實可行的支持和鼓勵性優惠政策,擴大當地農民工的就業崗位,在休閑旅游、健康養生、共享農莊、農村電商等新業態,鼓勵返鄉留鄉農民工創業,吸引農民工就業,從而真正實現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農民工除在城市安居樂業外,背井離鄉長時間在外打工,并非長久之計。鼓勵和促進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創業”,應該成為一種新常態,這項工作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共同發力,久久為功,才能取得實效。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