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不一樣的庚子年 道不盡的鄉土情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王 璐 字號:【

  不一樣的庚子年春節,新年伊始,一場疫情突如其來、來勢洶洶,令人始料不及。焦慮、擔憂、緊張幾種情緒交織,思鄉心切,大年三十,我們全家驅車800公里,回到了老家——河南省長葛市后河鎮。

  長葛市后河鎮位于伏牛之尾,跨鄭州、許昌兩地。全鎮總面積44.4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197個村民小組。1986年獲批建立至今,后河鎮先后被河南省建設廳命名為“中州名鎮”、建設部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農業農村部定為“全國鄉鎮企業發展東西部結合示范區”、河南省授予“省級生態文明示范鎮”“河南省最佳生活鄉鎮”、被許昌市授予“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2017年入選“全國重點鎮”,2018、2019年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再次返鄉,看到家鄉新的風貌、新的變化,看到生活日益紅火的鄉親們,打心眼里為這個飛速發展的古鎮感到驕傲,濃濃的鄉土情在心頭悠揚。

  這是一脈民風淳樸的厚土。后河鎮歷史悠久,人文蘊積深厚。境內擁有葛仙靈池、徐莊遺址、陳石故里、子產墓地等名勝古跡,古有清朝內閣大學士楊佩章,近有“中國助人為樂好人”楊景堯,他們或土生土長,或長期寓居,給古老而開放的后河增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世代相傳,如詩如歌。連續10年來,鎮上一直開展“后河好人”及村級好人的評選,在全鎮范圍內營造崇尚友愛互助、爭當道德模范的氛圍,鄉鎮文明和諧發展,百姓生活幸福安樂。

  這是一塊資源豐富的沃土。后河鎮交通便利,資源優勢顯著。地理區位獨特,交通干線縱橫交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穿境而過。陘山、紫金山一帶煤炭、礦產、泉水資源豐富,有較好的開發前景。依托自然優勢,發掘旅游資源,構建鎮域特色宜業區。由于此次疫情封山,未能實地看看陘山風景區規劃建成情況。但在去年“十一”返鄉時,正值陘山菊花游園會,我便帶家中老人前往看菊花展。一同看展的叔叔介紹,“近些年,借助美麗鄉村項目,還有后河風景區的建設,鎮里對高速引線村莊進行了綠化、美化,打造鄉村觀光帶,還規劃了‘后河一日游’精品線路,開發了騎行采摘、農業觀光等生態旅游項目,帶動后河的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也給觀光帶周邊的老百姓帶來了工作機會,增加收入。”游園會上游客絡繹不絕,攤主笑容滿懷,流動攤位賣的烤白薯軟糯香甜。

  這是一片勤勞致富的熱土。后河人艱苦奮斗,依靠科技進步,實現共同富裕。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全鎮農業實現穩步增產,積極爭取各項農業項目資金,建成千畝陘山小雜果生態園區;加強鎮域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萬畝節水灌溉示范園區,基本實現耕地有效灌溉全覆蓋,全鎮農業生產由糧食型向經濟型轉變,促進了農業增產、百姓增收。后河鎮被譽為“工業重鎮”,鄉鎮企業、民營企業星羅棋布、千帆競技,電瓷電器、衛生陶瓷、汽車配件、皮革加工四大支柱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全鎮經濟格局多元。后河鎮的電磁電器遠近聞名,2018年在江蘇蹲點鍛煉時,就看到了不少產自河南的浴柜、衛浴。依托“電瓷電器之鄉”優勢,鎮里建立了省級特色電瓷電器專業園區,積極推進“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主導產業,推行“農村淘寶”項目,進一步盤活農村富余勞動力和農閑時的勞動力,引導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奶奶家所在的溝馮村就有很多衛浴廠,村口“尚德瓷業”的招牌已成為我記憶中溝馮村的標志。家中表舅近幾年在鄉鎮的引導幫助下,學習經驗、自主創業,投資衛浴裝修行業,小有收益。

  這是一處生態宜居的樂土。后河鎮布局合理,配套設施齊全。鎮區服務網絡完善,擁有學校、醫院、酒店、城鄉公交客運站,商場商店林立、商品門類齊全,現代文明氣息盎然。近幾年,鎮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強化鎮區道路養護力度,實行全天候灑水、保潔,道路硬化率和沿路綠化、美化率達100%;沿村鋪設觀景道路,建球場裝器械,打造健身活動區,方便百姓生活;改善用水用電條件,實現安全飲水全覆蓋,每家每戶也都用上了大功率電器,徹底擺脫了從前吃井水、點油燈的生活境況。鄉風文明和諧共筑,鄉親們也盡心盡力,維護好共同的家園,黨員干部及群眾自發開展義務勞動,定時對鎮內主街道、村邊、塘邊等地段進行清掃。今年回鄉還有個新發現,鄉鎮家家戶戶門口都貼上了門牌。從前給奶奶寄快遞只能送到鎮上的快遞點,還要堂叔堂哥去取,很是不便。隨著交通愈發便利,以及農村物流體系的逐步完善,相信很快就能實現快遞到鄉、快遞到戶。

  這是一方治理有效的凈土。鄉鎮干部創新方法,工作效能顯著。堅持黨建引領,利用“黨建+工作”模式,依托互聯網平臺,創辦鎮級微信公眾號“今日后河”,公開工作進展,服務民眾需求,接受群眾監督。近年來后河鎮扶貧工作成效顯著,堅持入戶察民情,對貧困戶建檔立卡,在貧困戶門前掛責任牌,通過“扶貧工廠”“紅石溫暖行動”等措施,充分調動貧困戶內生動力,引導他們主動脫貧。同時,注重多形式文明創建和宣傳引導,將中華傳統美德及扶貧幫困宣傳標語書寫成高標準墻體畫,將“嚴禁焚燒秸稈”等標語制成橫幅掛于鄉鎮主干道醒目位置。放鞭炮一直是回老家過年的必備節目,年三十我像往常一樣在家中“搜尋”鞭炮的影子,但一無所獲,看到我失落的神情,堂叔道出了原因。今年全市禁燃禁放,倡導移風易俗、文明過節,鎮政府還發布了《致全鎮父老鄉親的一封公開信》,宣傳安全風險,發出環保倡議。

  抗“疫”成了庚子年春節的關鍵詞。在這個“全民行動,共抗疫情”的特殊時期,疫情就是命令,農村又是疫情防控的神經末梢和薄弱環節,后河鎮及各村迅速響應、嚴密部署,保障全鎮居民的安全。大年初二“回娘家”,我們一早收拾準備去姥姥家,不料卻被攔在了村口。原來初一晚上鎮里開了緊急會議,采取“封村”的方式控制人員流動。全鎮主干道、村路出口都設立了監測點和勸返點,定時專人消毒,進出都要進行信息登記和體溫測量,對于重點地區返鄉車輛及人員進行勸返。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我們初三一早即啟程返京。縱使離家千里,仍心系家中親人,定時通話叮囑做好防護。奶奶在電話里為我們寬心:“家里很安全,鄉里鎮里的干部每天都入戶詢問登記,村口都封著,不讓出去,村里的喇叭也一直在廣播,讓大家待在家里,不要聚會待客。鎮衛生院的大夫也定時來給家里消毒,發口罩,教口罩的戴法還有日常防護知識。你們就放心吧。”整個春節,通過“今日后河”公眾號,看到疫情來襲全后河鎮積極應對、齊心抗“疫”,看到返鄉軍人主動申請站崗,看到后河人盡己所能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無盡的感動和自豪涌上心頭。

  無論身在何方,對家鄉的思念總是牽引著,對家鄉的向往總是縈繞著,這種亙古不變的情懷,就是鄉土情。短短3天,我感受到的是后河鎮的美好,感受到的是后河人的幸福。看到家鄉的興旺產業、宜居生態、有效治理,內心不免充滿喜悅和自豪。雖然后河鎮的農村教育體系還有待完善,醫療保障水平還有待提升,鄉風文明建設還有待加強。但是,家鄉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精神生活更加富足了。相信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在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引導下,在農業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在后河人的辛勤耕耘下,更美好的后河鎮就在不遠的未來。

  (作者單位: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