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糧食生產開局良好 農產品流通恢復正常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劉月姣 字號:【

  “蠶房已裹清明種,茶戶初收谷雨芽”。當時間跨過二十四節氣中的谷雨,田里的秧苗正茁壯成長。一季度以來,我國糧食和肉蛋奶生產形勢如何?重要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怎樣?

  4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陳萍、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云介紹春季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保供情況。

  奪取豐收有基礎、有希望

  今年糧食生產有了一個好的開局。從夏糧情況看,目前西南地區小麥已經在灌漿成熟,增產趨勢明顯;江淮、黃淮地區小麥正在孕穗抽穗,長勢也總體好于上年,奪取豐收有基礎、有希望。

  從春播情況來看,春播的糧食面積是全年面積的一半以上,今年春播糧食面積的意向是一個增加的態勢,特別是早稻面積有望遏制連續七年下滑的勢頭,實現恢復增加。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4月18日全國春播糧食已經完成意向面積的21%,進度比去年快1個百分點。早稻育秧已經結束,大田播栽已經過了8成,進度比去年快了2.4個百分點,基本上早稻可以做到不插五月秧,目前秧苗長勢比較好,為恢復雙季稻生產開了一好頭。

  當前,蔬菜供應總量有保障。一是蔬菜種植的面積增加了。2月份以來,各地積極擴大蔬菜生產、擴種速生葉菜,全國蔬菜面積保持穩定增加的態勢。目前,全國蔬菜在田面積是6700多萬畝,比2月底增加了2000多萬畝,為保障供應打下了面積基礎。二是天氣條件對蔬菜生產有利。近期溫度總體偏高,光照充足,氣象條件是比較有利于蔬菜的早發快長的。三是運銷堵點基本打通了。全國公路運輸基本恢復暢通,阻礙蔬菜采收出村的卡點也基本取消了,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商超、便利店基本恢復了正常營業,為蔬菜順暢銷售提供了保障。

  畜牧業生產秩序已基本正常

  隨著疫情的好轉,畜牧業的生產秩序也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從一季度的情況來看,生豬生產恢復持續向好,3月份數據已經出來,能繁母豬存欄繼續保持環比增長,增幅2.8%,連續第六個月增長。新生仔豬繼續保持增加,增幅是7.3%,是連續第二個月增長。生豬的存欄環比增長了3.6%,這也是連續第二個月增長。

  家禽一季度整體生產實現了增長。從肉雞、蛋雞這兩個家禽中最大的品種來看,全國肉雞出欄同比增長4.8%,其中3月份出欄同比增速超過了29%,這說明2月份積壓的沒有出欄的家禽在3月份都得到了出欄;一季度雞蛋的產量同比增長了1.6%,其中3月份的雞蛋產量同比增長了5.7%。另外,奶業生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國奶牛存欄同比增長0.4%,生鮮乳產量同比增長了7.9%,這說明奶業不僅量在增長,生產水平也在提升。

  一季度畜牧業不僅產能穩住了,養殖效益也不錯。肉牛肉羊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好勢頭,蛋雞效益沒有去年好,特別湖北等地一些蛋雞企業受到的損失比較大,但是一季度全行業算的總賬是盈利的。肉雞產業2月份受到的損失比較大,但是3月份整體已經扭虧為盈了。

  豆粕是制作牲畜與家禽飼料的主要原料,近期其價格出現上漲,受到關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魏宏陽表示,這一輪漲價,主要是業內擔心全球疫情擴散導致物流中斷,屬于心理預期推動下的上漲,實際上當前的國際大豆貿易秩序是正常的,主要出口國都在采取措施來保證港口的正常運營。今年豆粕用量與去年相比穩中略降,需求端并不支持豆粕價格繼續大幅的向上攀升。尤其目前國內有比較充足的大豆儲備,飼料企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有信心保證豆粕的供應能夠滿足養殖業的需求。

  農產品流通基本恢復正常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的農產品產銷銜接階段性受阻,價格波動比較大,但由于我國農業產能穩、總量足、市場運行還是基本平穩。近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農產品流通基本恢復正常,價格以穩中有跌為主。一季度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先漲后跌。3月平均指數129.35點,比2月份下降6.38個點,與1月份相比基本持平。分品種看,豬肉價格持續小幅下跌,截至3月底全國豬肉批發的周均價每公斤46.28元,連續7周下跌。牛羊肉、禽肉和雞蛋的價格偏弱運行,蔬菜、水果價格季節性波動,低于去年同期。水產品交易量回升,價格回落。

  近年來,新零售和新業態快速發展,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形式促進農產品銷售已經成了新潮流新亮點,是農產品營銷的創新,也補上了傳統農產品營銷的“短板”。對于緩解賣難、助力產業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疫情期間,全國上萬間的蔬菜大棚瞬間變成了直播間,市長、縣長、鄉鎮長紛紛帶貨,還有網紅帶貨,讓直播成為“新農活”,也讓農產品的銷售找到了新的出路。

  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積極作用,組織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蘇寧、一畝田等電商企業開展愛心助農活動,推出了流量支持、優惠貸款和運費補貼等各項促銷措施,助力賣難農產品快速銷售。截至4月17日,各大電商平臺累計銷售湖北農產品79.6萬噸,撮合線上交易達到1280萬次。另外,還指導優農協會與新浪微博、央視新聞和快手等聯合舉辦了“謝謝你為湖北下單”公益帶貨直播活動,銷售額超過了1個億。

  農機助春耕呈現四大特點

  為應對今年疫情防控形勢,農業農村部更加注重發揮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通過強化組織調度、增加裝備供給、協調保障農機轉運等舉措,努力做到防疫情不誤春耕。相比往年,今年春季農業機械化生產有4個方面的顯著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化”。

  一是備耕在線化。農業農村部及時開通春耕農機線上服務站,加強“不見面”技術培訓和組織調度。通過手機APP,實現了農民購機補貼線上通辦,保障政策實施不受疫情影響。

  二是服務社會化。全國有7萬多個農機合作社投入春耕生產,就近就快開展代耕代種。很多地方還通過“滴滴農機”的方式幫助農民足不出戶完成春耕,讓小農戶的春耕省心省力又省錢。預計合作社開展社會化服務面積將達到2億畝,同比增加6%。

  三是裝備智能化。今年春耕全國投入植保無人機超過3萬臺,同比增長25%以上;投入北斗導航、自動駕駛拖拉機和配套裝備超過2萬臺(套),同比增長15%左右。這些智能化裝備的應用,對于減少春耕生產的人員聚集、有效防控疫情在農村擴散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技術綠色化。在南方,水稻產區以新型農業機械為載體,進一步帶動有序拋秧、插秧同步側深施肥等綠色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北方,東北地區將投入4.5萬臺高性能玉米免耕播種機,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4000萬畝,在提高玉米播種質量的同時,也對黑土地實施戰略性保護。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