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又名小白菜、小青菜、不結球白菜,東北地區稱油菜,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在我國栽培十分廣泛。青菜生長周期較短,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各種病蟲害的幾率相對較大,主要病蟲害包括小菜蛾、甜菜葉蛾、跳甲、煙粉虱、蚜蟲、菜青蟲等,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黑斑病等。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常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用藥主要有啶蟲脒、噠螨靈、蟲螨腈、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農藥殘留是青菜質量安全的關鍵風險點,多殘留、超范圍、高毒、禁用農藥使用情況近年依然存在,為青菜質量安全帶來極大隱患。因此,為提高青菜質量安全水平,需針對青菜生產過程中生產基地選擇與管理、肥料使用、農藥使用、采收包裝等各環節制定全程質量安全風險管控指南,為青菜的全程質量安全控制做好技術保障。
生產基地選擇與管理
產地環境要求
生產基地應選擇在無污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設施栽培可采用塑料大棚、日光溫室及夏季遮陽網栽培。適宜在地勢平整、道路和排灌方便、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土壤或沙質土壤栽培。應選擇無同種病蟲害的作物為前作,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綠色生產產地環境應符合NY/T391的要求。
生產基地管理
新建生產基地應進行環境條件監測。每2年?3年,或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安全時,應由有資質的監測單位及時進行相關指標的檢測,以確定是否繼續使用該生產基地。
基地周圍應建立隔離網、隔離帶等,或具有天然隔離屏障,防止外源污染。
肥料使用準則
肥料選擇應當遵循持續發展、安全優質原則。所使用的肥料應對環境無不良影響,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保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肥料的使用應對作物(營養、味道、品質和植物抗性)不產生不良后果。
肥料種類的選取應以農家肥料、有機肥料、微生物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在保障植物營養有效供給的基礎上減少化肥用量,兼顧元素之間的比例平衡。
農藥使用風險防控
農藥使用原則和要求
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劇毒、高殘留的農藥及其混配農藥品種。使用化學農藥時,應執行NY/T1276和GB/T8321(所有部分),綠色生產時還應滿足NY/T393要求。合理混用、輪換、交替用藥,防止和推遲病蟲害抗性的產生和發展。
病蟲害防治方案
應選擇對主要防治對象有效的低風險農藥品種,并在主要防治對象的防治適期,根據有害生物的發生特點和農藥特性,選擇適當的施藥方式。應按照農藥產品標簽或GB/T8321和GB12475的規定使用農藥,控制施藥劑量(或濃度)、施藥次數和安全間隔期。
采收、整理及包裝
夏、秋季青菜生長期約為20?45天,春、冬稍長,可根據市場需求分批及時采收。只采收符合商品質量標準要求的部分,不能食用的根、葉去掉。采收前,應對產品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進行檢驗,保證產品符合GB2763、GB2762等相關質量安全要求。綠色青菜產品還應滿足NY/T654相關要求。
包裝材料應無毒、清潔、干燥、無污染、無異味,具有一定通透性、防潮性、抗壓性和環保性,可以回收利用或可降解的食品包裝材料,盡量減少材料使用總量。產品應在適宜的安全衛生條件下包裝,避免光、水、風及其他污染物的影響。
貯藏須在通風、清潔、衛生的條件下進行,嚴防曝曬、雨淋、凍害及有毒物質的污染。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