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我國鴨蛋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中國農學會農業監測預警分會 字號:【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水禽生產國,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每年為社會提供大量的蛋、肉和羽絨等產品,是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新增長點。為摸清我國鴨蛋產業發展情況,中國農學會農業監測預警分會組織江蘇省農科院農經所相關專家,對近年來我國鴨蛋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對鴨蛋主產區江蘇和浙江等省份進行了實地調研,得出以下結論。

  從飼養與存欄情況看,蛋鴨存欄以及鴨蛋產量顯下降趨勢。從消費看,鴨蛋消費仍然沿襲傳統的消費習慣,需求總體穩定。從市場運行看,鴨蛋價格波動與生產供應量及蛋鴨產蛋的季節性有很大關聯。從未來發展前景看,以水養改旱養的養殖方式將給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并推動蛋鴨規模化養殖快速發展。

  產業發展現狀

  據統計,鴨的飼養總量占到我國水禽飼養量70%以上,鴨蛋產量保持在每年300萬噸以上。2018年我國蛋鴨年末存欄1.86億只,年出欄2.08億只,年產鴨蛋306.86萬噸。近年來蛋鴨生產有以下特點:

  蛋鴨存欄和產量先增后減。2013—2016年,我國蛋鴨存欄及鴨蛋產量保持增長勢頭,2015年和2016年間達到最高值。但近兩年來,受環保政策以及養殖成本提高、疫病風險加大等多種因素影響,蛋鴨存欄以及鴨蛋產量呈持續下降態勢,2017年蛋鴨存欄較2016年下降達18.93%。

  區域集中度較高。長期以來,我國蛋鴨養殖基本上采用逐水而居的模式,蛋鴨生產集中在鄂、湘、閩、粵、贛、魯、豫、遼、浙、川、皖、蘇等12個省市,總產蛋量占全國蛋鴨產蛋量的95%以上。其中湖北省蛋鴨生產最為集中,產蛋量占全國總量19.4%。從區域分布看,蛋鴨主要集中在華中、華東地區,第一核心圈以湖南、湖北為核心,輻射華東、華北部分省份;第二核心區以浙江、福建為核心,輻射華南及西南部分省份。

  品種高度集中。我國蛋鴨地方品種飼養量最多的主要包括紹興鴨、龍巖山麻鴨、金定鴨、縉云麻鴨等。這4個品種及其配套系飼養量占全國90%以上。紹興鴨是我國優良的高產蛋鴨品種,主要產區包括浙江、上海以及江蘇蘇南地區等。龍巖山麻鴨中心產區位于福建武夷山脈南麓,產區主要在福建、江西、廣東等地。金定鴨為蛋用型傳統鴨品種,主要分布于中國福建省。縉云麻鴨屬蛋用鴨品種,產區主要浙江、廣東、廣西、湖北、江蘇、上海等地區。

  鴨蛋加工及消費情況

  目前我國蛋源區域特色基本形成,蛋類產品加工工藝日漸成熟,種類更加豐富,品牌產品初露鋒芒,帶動市場需求,鴨蛋消費呈增長趨勢。主要有以下消費特點:一是鴨蛋消費在禽蛋消費中的比重基本保持不變,約占30%左右。二是受傳統飲食習慣的影響,鴨蛋消費主要以傳統加工消費為主,約70%加工為咸鴨蛋和松花蛋(皮蛋)。三是消費具有較強的時令性,城鄉居民消費方式以時令消費與節令消費(每年端午節前后為全年咸鴨蛋消費相對集中時期)為主,常常以地方特產的方式進入城鄉居民家中。

  目前我國約70%的鴨蛋以初級加工為主,加工產品有皮蛋、咸蛋、鹵蛋、咸蛋黃、糟蛋(酒糟腌制)、醉蛋(酒類腌制)等,加工率較低,以國內消費為主。

  銷售渠道日益多元化。根據對湖北等地從事蛋品加工企業調查,目前鴨蛋蛋品銷售中,傳統農貿市場份額仍占60%左右,超市銷售占25%左右。由于咸鴨蛋與松花蛋保質期較長,較鮮蛋易于運輸,近幾年電商銷售量快速增長。電商成為重要的銷售渠道,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產銷對接更暢通。

  鴨蛋價格總體情況。2017年以來,受環保政策影響,大量小散養殖戶退出,蛋鴨存欄及產量下降,鴨蛋價格持續走高。2018年鴨蛋批發價較2017年明顯上漲,維持在每公斤12元的高位浮動。與2016年和2017年相比,2018年鴨蛋價格具有明顯優勢,每公斤價格高出2?4元。2019年價格基本維持在每公斤9?12元之間。

  鴨蛋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離水旱養模式將成為主導。在綠色發展理念倡導下,各地對傳統河塘水禽養殖嚴格控制密度,水禽產業不斷調整生產方式適應新的環保政策要求。肉鴨、蛋鴨、肉鵝的養殖方式逐步由水養轉向全室內、離水旱養模式。

  水改旱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有利于實現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提高生產效率。二是糞污不直接向水體排放,降低對水體的污染。三是飼養技術日趨成熟,水禽生長周期大幅度縮短,從原來的年出欄2批,發展到現在的年出欄6-8批,可顯著提高經濟效益。

  產業布局呈“東退西進”趨勢,對河流、湖泊等水資源的依賴度下降。從布局變動看,受環保壓力影響,東部地區大量關停中小規模養殖場,養殖企業逐漸向西部地區轉移,呈現出“東退西進”的趨勢。尤其是浙江與江蘇兩省,近幾年蛋鴨存欄下降明顯。同時,水環境保護政策的實施和蛋鴨旱養技術的不斷成熟,產業布局不再局限于水資源豐富的地區。

  消費方式轉型,消費者更注重產品質量和安全。“互聯網+”、電子商務等農產品銷售新業態的出現,實現了互聯網與水禽產業的深度融合。目前產品銷售電子商務化已成為鴨蛋產業發展的一種趨勢,銷售比例已經超過10%。鴨蛋產品市場競爭不再依靠價格取勝,消費者更注重食品口感、質量和安全屬性,對價格的關注度正在降低。

  產業發展面臨問題與存在的困境

  養殖方式總體落后。蛋鴨養殖總體呈小規模、大群體的特點。養殖方式相對傳統,多為傍依水域放牧、半放牧飼養或圈養,養殖規模普遍不大,集約化、規模化養殖比例較低,小規模農戶分散養殖比例較大,占90%左右。

  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難度較大。在倡導綠色發展理念與國家相關法規約束下,對水禽產業發展中環境控制越來越嚴。同時,水禽養殖廢棄物利用開發不足,資源化利用技術缺乏,已成為制約水禽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鴨蛋制品市場較混亂。目前市場上的蛋品大路貨多,名特優產品少,以傳統的咸鴨蛋、松花蛋、無鉛皮蛋為主。一是加工水平參差不齊,產品生產、加工及質量標準控制和安全衛生標準缺乏。二是加工工藝落后,大多數加工企業仍沿用傳統的手工作坊式生產。三是市場秩序較亂,水禽產品特別是蛋制品同質化程度高、不同品質的產品市場區分度低,綠色生態水禽產品價值難以實現。

  政策建議

  加強政策引導,推動水禽產業轉型升級。受河湖環保措施力度進一步加大影響,一些臨近河流、湖泊或水源地的水禽養殖區已被禁養。水禽養殖業亟需轉型升級,提高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水禽養殖比例,加強禽舍的規范化建設,增加現代養殖設施設備投入與使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別是加大養殖糞污處理等資金扶持。

  提升技術水平,推進高效生態水禽養殖業發展。切實轉變養殖方式推進高效生態水禽養殖,以實現養殖糞污就地消納還田,形成環境友好的良性循環。要加快稻禽共作模式、魚禽混養模式、林間種草養禽生態模式、水禽綜合生態模式等多種高效生態水禽養殖模式的推廣,積極探索水禽旱養技術,減輕水禽養殖對水環境的影響。

  構建產業生態,推進鴨蛋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水禽產業集群內部的“諸侯混戰”轉向“異質互補”,整合打造出具有創新能力強、關聯度大、帶動力強、輻射面廣、集約化高的優勢產業集群。充分利用品牌效應,延伸與拓展產業鏈,同時帶動鴨子羽毛、絨毛加工、蛋白粉、蛋黃粉、卵磷脂、鴨肝醬等深加工產品的開發與市場化,實現從初級產品到最終制成品全鏈發展。

  (撰稿人員:沈貴銀,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鄭微微,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