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我國大麥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中國農學會農業監測預警分會 字號:【

  我國大麥種植1/3分布在中東部農區,2/3分布在西部農牧結合區,是國內酒類行業、食品行業和飼料行業的重要原料以及農牧區畜禽水產養殖主要飼草料。近年來,我國大麥種植面積和產量均明顯下降,栽培區域分布較廣、產業集中度較高、品種多,以農戶小規模種植為主,生產成本持續攀升,種植收益曾連續虧損。消費以啤用和飼用為主,消費量持續波動變化,啤用量穩中有降。流通半徑小,流通模式多樣;價格先跌后漲。進口量大幅增長且持續處在高位;出口量一直很低,呈現明顯凈進口。預計啤酒大麥和飼料大麥的種植面積有望小幅恢復,價格將穩中有升;進口將下降,但仍將保持高位。

  大麥產業發展現狀

  大麥具有飼用、釀酒、食用、醫藥等用途。據調研,2014—2019年全國大麥種植面積從1209萬畝降為957萬畝,降20.8%;產量從400萬噸降為292萬噸,減27.1%;單產在每畝332千克左右,穩中有增。其中,啤酒大麥種植面積、產量分別從620萬畝、221萬噸降為425萬畝、127萬噸,分別減31.5%、42.5%;飼料大麥種植面積、產量分別從589萬畝、179萬噸降為532萬畝、165萬噸,分別減9.6%、8.2%。

  大麥產區劃分為2個大區:一是春大麥區,包括東北平原、晉冀北部、內蒙古高原、西北和新疆干旱荒漠春大麥區,均為啤酒大麥產區。二是冬大麥區,包括黃淮地區、秦巴山地、長江中下游地區、四川盆地、西南高原和華南冬大麥區;除黃淮冬大麥區以啤酒大麥為主外,均以飼料大麥為主。據調研,2019年,大麥種植面積在50萬畝以上的主產省份是云南、湖北、內蒙古、江蘇、四川和甘肅,種植面積合計占全國的88.6%;大麥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主產省份是云南、湖北、江蘇、甘肅、內蒙古、四川、河南和新疆,產量合計占全國的95.5%。

  自給率不斷下降。據FAO數據,2018/2019年度我國大麥進口量占世界的22.8%,是第二大進口國。隨著國內產量持續下降,大麥自給率明顯下降,從2014年的42.5%降為2019年的33.0%。

  消費方式以啤用和飼用為主。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18/2019年度大麥啤用量、飼用量分別占總消費量的51.3%、44.9%。從啤用看,先將大麥制成麥芽,再用麥芽釀造啤酒。從飼用看,以農戶直接飼喂牲畜、水禽等為主;近年來隨著畜牧業和飼料加工業發展,也有部分大麥加工成特種專用復合配方飼料。

  流通半徑小且以區域內流通為主。啤酒大麥以自產自銷為主,內蒙古啤酒大麥省外主要流通至鄰近的河北和山西,江蘇啤酒大麥來自省內及湖北和上海。飼料大麥主要滿足當地需求,湖北、安徽、云南、四川等省飼料大麥基本當地自銷。

  流通模式多樣。啤酒大麥主要流通模式是“農戶+農墾企業+麥芽企業+啤酒企業”“農戶+合作社+麥芽企業+啤酒企業”和“農戶+經銷商+麥芽企業+啤酒企業”。飼料大麥以農戶自產自銷為主,流向市場的流通模式是“農戶+經銷商+市場”。

  進口快速增長、出口很少。從進口看,1995—2013年大麥進口量保持在200萬噸左右,2014年起大幅增長且大多高于500萬噸,2019年為593萬噸。從出口看,1995年起(除2007年外)大麥出口量均低于2萬噸,2015—2019年在100?292噸之間。

  進出口市場集中度均較高。從進口看,2014年和2016—2019年澳大利亞是最大進口來源國,2015年為法國;2019年主要進口來源國及占比為:澳大利亞39.1%、加拿大24.6%、法國20.0%、烏克蘭14.7%。從出口看,2014—2019年,美國和馬來西亞是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國香港、泰國、加拿大等也是出口目的地。

  大麥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價格將穩中有升,種植面積將穩中有增。江蘇、甘肅、新疆、內蒙古等省份所產大麥主要是啤酒大麥,進口大麥也以啤酒大麥為主,國內價格易受國際價格影響。2020/2021年度,全球大麥產量預計為1.54億噸,比上年度降1.2%,消費量預計為1.53億噸,增0.6%,供需形勢偏緊將引起國際價格上漲;受其影響,預計國內啤酒大麥價格將穩中有升,同時刺激國內種植面積的增加。

  其他產區大麥主要作為飼料,價格取決于當地市場供需情況,受國際價格影響較小。隨著生豬產能恢復,飼料消費總體趨旺,再加上玉米價格走強帶動,預計國內飼料大麥的價格將穩中有漲,種植面積也將穩中有增。

  貧困地區大麥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通過技術示范帶動、訂單生產等模式,大麥產業對貧困地區農戶脫貧增收發揮了良好作用。

  “科研機構+農戶”。根據品種和技術實際需求,當地科研機構大力開展糧草雙高大麥新品種及大麥—苜蓿混種、大麥—向日葵復種等示范,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應用。例如,在云南省大理州貧困山區,大理州農科院示范種植糧草雙高大麥品種7.8萬畝,畝均糧草增產60千克、增收120元,共增收936萬元。

  “科研機構+示范基地+貧困村、戶”。科研機構與貧困村、戶對接,建立示范基地進行技術試驗示范和良種生產繁育,開展精準幫扶。例如,河南省駐馬店市農科院在確山縣店崔樓村示范高產大麥100畝,對貧困戶開展技術培訓并免費提供種子等農資;全部訂單收購,大麥較小麥商品價加10%收購,每畝增收200元以上,增產增收效益明顯。

  訂單生產模式。引導大型種業企業或加工企業與合作社(農場)、農戶聯合開展大麥訂單生產,促進新品種推廣、銷售和加工轉化。例如,在湖北省襄陽市,湖北農墾現代農業集團等企業與襄陽金太陽土地種植合作社對接,進行新品種和輕簡化栽培技術示范1000畝,每畝增產25千克,每畝增產與節本增效超過70元。

  大麥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風險

  規模化程度低。大麥生產以農戶小規模分散種植為主,難以進行標準化生產和過程控制,造成品質不穩定、流通成本增加和價格波動大,與國外大麥競爭時處于劣勢。大麥沒有主糧的最低收購價、生產者補貼等支持補貼政策,影響農戶種植積極性。

  育種體系不健全。大麥育種研究機構多存在規模小、學科單一、品質測試設備落后等問題,導致現有品種綜合抗病抗逆性不強、品質不高。

  產后處理加工技術較為落后。特別是南方地區收獲季節常遇陰雨天氣,烘干設備缺乏,不能及時烘干而霉變,品質降低。大麥功能和飼料加工利用研究深度不夠,利用率不高,加工利用潛力未得到有效發掘。

  權威市場信息缺乏。大麥生產、加工、流通等方面國內外市場信息不暢通,尚無權威統一的市場信息發布機構和平臺,大麥產業鏈各主體市場決策缺乏全面、系統、及時的數據基礎,不利于大麥產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貿易保護風險。大麥邊境保護措施僅有3%的關稅,貿易保護水平很低。國外低價大麥持續大量進口,擠占國產大麥市場空間,引起國內價格波動,造成農戶種植收益受損,種植積極性下降。

  市場供需風險。大麥主要種植在西部地區,加工消費主要在中東部地區,供需地域錯位導致流通成本增加。

  政策措施建議

  立足國內確保啤酒大麥合理產能。我國是最大啤酒消費國,如果國內啤酒大麥產區繼續縮減,啤酒行業將失去基本的國內原料支持。盡快制定啤酒大麥產業長期規劃,重點支持優勢產區發展并給予配套支持,鼓勵農戶開展啤酒大麥適度規模化種植。

  將飼料大麥納入糧改飼和南方冬閑田開發利用范圍。將飼料大麥納入糧改飼補貼范圍,提高飼料大麥種植收益。利用大麥早熟和耐低溫的優良特性,開發利用南方冬閑田時,解決當地畜牧業發展中的飼草料短缺問題。對啤酒大麥,開展優質高產多抗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等研發;對飼料大麥,開展新品種選育、大麥苗青貯飼料技術等研發;對功能性大麥,加強深加工技術與新產品工藝的研發。

  加工企業和行業協會。鼓勵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和飼料加工企業在大麥優勢產區投資設廠,建立優質大麥原料生產基地。支持行業協會、加工企業等加快構建產業聯盟,推動科研、生產、流通、加工、消費各環節之間的合作,形成從優質品種到優質大麥、優質加工品的產業鏈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