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山東張莊鎮:畜牧龍頭帶出一條生態循環產業鏈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孫曉峰 字號:【

  近年來,山東省禹城市張莊鎮立足資源優勢,以“標準化、規?;?、品牌化、市場化、產業化”為著力點。通過扶持畜牧龍頭企業,不斷打造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產業鏈,切實帶動全鎮集體經濟發展,農民持續增收。

  紅利共享,產業發展有后勁

  走進禹城市張莊鎮領翔牧業養殖基地,這里的32個大型養殖羊舍都是由扶貧資金建設而成,盧莊村村民肖淑芳正在羊舍內收拾衛生。55歲的肖淑芳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自身有慢性病,老伴也因殘失去勞動能力,收入全靠3畝地的土地流轉費。“我就是干點零活,活不重,大家很照顧我。”肖淑芳說,一天70塊錢的工資,再加上各項政策補助和分紅,這些錢完全夠用。

  “除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來務工,公司還有托管代養、羊舍租賃等多種方式參與扶貧。”領翔牧業養殖場場長王云建說,托管代養是購進肉羊委托給公司養殖,獲得收益用于貧困戶分紅,已累計獲得收益105.5萬元,幫扶401戶779名貧困戶脫貧;羊舍租賃則是整合扶貧資金1655.2萬元,建設標準化羊舍32個,由領翔牧業租賃,進行“杜湖”雜交肉羊育肥,每年付租賃費107.5萬元,用于貧困戶分紅,帶動1652名貧困戶實現脫貧。

  據了解,領翔牧業是山東德邦食品公司的養殖場,該企業集養殖、宰殺于一體。參與扶貧工作的這5年,該企業規模迅速擴展,新擴建羊棚52個,由最初的7個羊棚發展成現在的59個,存欄量由之前的6000只發展成現在的4萬只。公司不斷壯大的同時,盈利也在不斷增加,銷售額由之前的9000萬元發展到現在的5億元。如今,公司生產的“樂塞肥羊”品牌羊肉、羊血在全省各市縣收獲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以扶貧項目資金資產入股龍頭企業,能保障資產保值增值和項目收益,給貧困戶創造穩定的收入來源,適合多數貧困戶已無勞動能力的現實情況。同時,還能促進我鎮的特色產業發展。”張莊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楊統軍說。

  社企村一體,農民利益有保障

  “以前,村里沒有什么企業,耕地面積也不多,收入有限,想給村里干點事也因為沒有資金而犯難,一味地等靠要也不是辦法,所以我們決定壯大村集體經濟。”談起村里的鄉村振興之路,張莊鎮小洼王村黨支部書記王清虎感慨地說。在張莊鎮黨委政府幫助引導下,與山東德邦食品有限公司展開合作。

  “有了項目支撐,還需資金投入,為解決‘錢從哪里來’。鎮政府又聯系膠東村鎮銀行協調低利率專項貸款,同各村合作社、德邦食品三方合作,各村集體合作社貸款購買羊苗,德邦食品有限公司負責飼養銷售,并給予合作社保底收益和分紅。”張莊鎮黨委委員崔嵬說。

  張莊鎮先后有12個村成立了畜牧養殖合作社,將村集體貸款20萬元投入到肉羊養殖中來,領翔牧業按照標準提供羊苗、飼料、藥品、疫苗、廠房等服務進行規?;B殖。不僅帶動村級合作社、農戶共同發展,更是進一步解決企業融資難題以及合作社“空殼”問題。2021年由該企業主導成立的禹城德邦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被評定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一年下來固定收益和分紅扣除利息后,村集體增收就是3萬多元。對于有大產業的村也許看著不多,但對于無產業少耕地的小村來講,就提供了很大一筆啟動資金。”王清虎說道。一年來,這些村還上了貸款,增加了集體收入,企業也從中受益。

  張莊鎮各村與德邦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的“招式”,是張莊鎮優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龍頭企業聯結模式的縮影。通過土地流轉訂單種植獲取生產性收入、到企業務工獲取勞務收入……農戶廣泛參與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從傳統農民向新型農民的轉變,實現了建好一個黨組織、辦好一個合作社、壯大一個集體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標。

  龍頭引領,種養結合生態發展有方向

  “這塊地原來是搬遷村后來復墾為農田,該村原址有一定的鹽堿化,不適宜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從2019年開始就把這些土地全部流轉種樹、種苜蓿。兩年以來,我們的苜蓿也長起來了,但是隨著肉羊養殖量的增加,牧草的需求量正在逐年遞增,這樣我們自給自足。”德邦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建波介紹說。

  原來,在兩年前德邦食品有限公司已是集養殖、屠宰于一體的龍頭企業,但負責人王建波對接下來的發展方向犯了難,他覺得一味地追求做大規模擴大產能,并不能讓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張莊鎮黨委、政府對這家讓廣大群眾受益的畜牧龍頭企業的發展很上心,很快找到他,通過溝通確定了企業延伸產業鏈提檔升級的發展方向。通過多方聯系,該企業將肉羊養殖產業和苜蓿種植業相結合,形成了“牧草種植—肉羊養殖—羊糞回收—有機肥加工—牧草種植”的生態循環產業鏈模式。

  目前,該企業與張莊鎮各村正在洽談成立牧草種植合作社,進一步擴大牧草種植,點對點供應優質牧草。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經營模式,企業發展特色養殖的同時,合作社流轉周邊近1000畝土地為企業供應牧草,種植苜蓿和綠化樹種,走“種養結合”的循環農業發展之路。采取企業幫帶村級合作社、合作社流轉農戶土地、聘請農戶務工的幫帶方式,實現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捆綁,直接帶動周邊100多名農戶就業增收。

  “企業找準了發展定位,明晰發展方向,才能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我們通過打造三農補鏈延鏈強鏈的龍頭支撐項目,培育鄉村振興的強勁‘新引擎’,在搞好企業發展的同時,把各項工作放到全鎮區域發展布局中去謀劃和推進。”張莊鎮黨委書記趙玉民說。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