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組織,積極爭取農業農村領域專項債發行
去年以來,安徽省抓住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機遇,努力爭取發行額度,2020年發行農林水領域專項債147.6億元,較上年增長261%。今年1?5月,發行農林水專項債43.95億元。
一是思想認識到位。根據上級部署,及時印發文件,對做好農業農村領域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分析專項債發行使用的重大利好,打消地方部門不敢發、怕還債,不愿發、怕擔責的思想顧慮,變被動為主動。
二是培訓指導到位。多次舉辦專題培訓,對項目編報、立項入庫、包裝打捆、申報發行等環節全程演示解讀。派出調研組,指導市縣圍繞鄉村振興短板弱項,篩選梳理、編制申報、儲備入庫一批收益覆蓋債券本息的項目,爭取早申報、早入庫、先評審、快發行。
三是溝通協調到位。與財政、發改等部門建立經常性溝通會商機制,及時掌握相關政策出臺、新增政府債務限額分配、債券發行時間、項目評審入庫、申報發行進度等情況。
四是項目謀劃到位。圍繞地方政府專項債重點支持方向,深入研究梳理,確定發行重點領域,明確主攻方向,聚焦高標準農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項目謀劃儲備和申報發行。省市縣分級建立項目庫,列入省級儲備項目900多個,投資700多億元。
五是跟蹤落實到位。建立專項債項目儲備、發行、使用全過程每月調度機制,落實項目主體責任,加快資金撥付,強化資金監管。開展市縣發行工作觀摩交流,學習借鑒。省委農辦將專項債發行使用情況,納入對各市政府年度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內容;省廳將其作為對各市農業農村部門延伸績效管理專項考核。
擔當作為,全力推進出臺土地出讓收入優先支持鄉村振興實施意見
中辦、國辦《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下發后,安徽省委、省政府領導作出重要批示,明確由農業農村廳牽頭,會同財政、自然資源部門辦理,納入省長批示件辦理系統調度。去年12月24日,安徽省實施意見經省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按時上報中央農辦備案審核。根據審核反饋意見,及時完成修改,上報審定。省財政已按規定落實資金統籌。
一是部門高度重視,形成工作合力。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多次研究,主要負責同志聽取匯報、明確要求,分管領導全程參與,調度相關處室,討論提出方案。省發改、審計等部門以及各市、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積極參與,出謀劃策,提出建議,提供方案。廳里由計財處承擔起草任務,組成專門班子,掌握工作推進的主動權。
二是開展聯合調研,摸清收入底數。省委農辦安排各市分別梳理上報近三年分年度土地出讓收入、成本支出、收益情況及構成。會同省農業農村、財政、自然資源部門,組成聯合調研組,按照皖南山區、皖中丘陵、皖北平原以及省會周邊地區,分類選擇部分市縣實地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三是反復測算方案,合理確定比例。經統計,近三年全省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支出年均比例24.9%。按照上級文件要求,采取統一標準、按收益計提,2021年各市、縣達到30%、以后每年增加5個百分點以上、到“十四五”期末達到50%以上。同時,省級再統籌2%的土地出讓收入,專項用于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向產糧大縣、大別山等革命老區、皖北地區、沿淮行蓄洪區傾斜。
四是廣泛征求意見,多方集思廣益。多次書面征求安徽省直部門、市縣政府意見,分片區召開由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參加的座談會8次。安徽省委農辦、農業農村、財政、自然資源等部門還聯合召開具有代表性的市,以及貧困縣、山區縣、經濟較發達縣政府領導參加的座談會,就涉及地方核心利益事項達成共識。經修改完善,上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