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福建:科特派按下“智慧”快捷鍵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李珂 雷錦桂 字號:【

  讓福建光澤縣聯農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建仁沒有料到的是,去年,他們發揮線上優勢,大規模示范生態稻田一年養殖三季魚取得成功,3萬多斤稻花魚直銷福州,農戶的腰包鼓了起來。“目前已接到400萬元水稻和魚的新訂單。”周建仁興奮地說。

  這得益于生態稻漁科特派服務團隊的到來。在該團隊推動下,光澤縣實施“互聯網+生態食品產業鏈服務平臺應用示范”和“互聯網+生態稻漁產業”試點項目,建設生態稻漁生產可視化遠程監控系統,成為福建省科技特派員服務云平臺示范點。2020年,全縣養殖稻花魚1000畝,生態稻漁年銷售收入突破1000萬元。

  眼下,福建省通過建設科特派服務云平臺,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該平臺由福建省科技廳主管,整合升級分散的多個系統,經一年多建設與試運行,現已覆蓋全省,總用戶數達40867名,在線服務專家達6710名。

  “這個云平臺是我省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與建設數字福建有機結合的重要舉措,探索了‘互聯網+’科特派工作新機制。”福建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福建正充分發揮科特派機制活的優勢,在云平臺建立起科特派服務三農便捷高效通道,促進人才、技術、信息要素與農業生產有效對接,打通了科技服務三農的“最后一公里”。

  互聯網+,打通信息鏈條

  稻田里養魚,如今已比較常見,但生態稻田一年養殖三季魚,而且產銷兩旺,可不多見。

  6月,在光澤縣止馬鎮仁厚村,水稻秧苗嫩綠,聯農合作社農民在科特派團隊專家指導下,正參加田間技術培訓。

  “前兩年,合作社小面積示范稻田一年養殖三季魚取得成功。如今,訂單養殖稻花魚已從160畝擴展到1200畝,優質稻示范面積由600畝擴展到近3000畝。”周建仁說。

  近三年,福建省農科院組織部屬、省屬、市直、縣直和鄉鎮的五級農業專家,下沉光澤開展科技服務。“我們組建水稻、水產、生態、植物保護、土壤肥料、數字農業、地理信息等多學科專家團隊,在光澤縣建設生態稻漁數字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推廣生態稻田一年養三季魚,帶動8個村200戶農民發展生態稻漁產業。”福建省農科院數字所項目牽頭人、省科技特派員黃獻光介紹。

  周建仁說:“科特派團隊幫助我們引進優質水稻、稻花魚福瑞鯉和草魚等新品種,示范‘互聯網+生態稻漁’綠色種養新技術,實現生產全過程可視化監管,并開展網絡認養,產品成功直銷永輝超市等知名企業。”

  新模式和新技術增強了消費者對聯農合作社生態稻漁質量安全的信賴度,帶動了品牌行銷。據當地合作社銷售數據顯示,自2019年底開展網絡認養以來,僅2020年1月就實現銷售額116萬元,占全年總銷售額18.57%。

  “農村科技特派員是農業科技下沉到基層一線的特殊群體,目的是精準地找到問題,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福建省農科院數字所所長趙健認為,科特派協助地方構建和完善供應鏈、組織各種線上平臺,從而推動技術成果精準轉化。

  平臺對接,精準服務三農

  “黃老師,有沒有可以干擾稻飛虱飛行和交配的LED燈,助力發展生態稻漁綠色農業?”

  “省農業科學院施龍清博士研發的干擾稻飛虱等害蟲交配、飛行的太陽能LED燈,田間示范防效良好,該專利已轉化,每畝4盞燈,成本不到500元。”

  “建議在光澤縣結合誘蟲燈示范,可提升害蟲防效,不打化學農藥,助力品牌行銷,還能增加田園夜間景觀,爭創省級水鄉漁村。”

  這是6月4日黃獻光通過省科特派服務云平臺“慧農信”,在線解答周建仁提出生態稻漁產業綠色生產的技術裝備問題。

  “擔心稻田鬧病蟲害,想著怎么預防一下,就通過這個平臺溝通,方便快捷。平臺上專家有問必答,還會推薦別的專家來指導。”周建仁說,以前,認識科技特派員,可以直接打電話咨詢,若不認識,就要輾轉聯系,要花很多時間。但農時不等人,如今平臺讓農民能隨時與專家互動,還能看到其他農戶的提問和專家解答,信息量非常大。

  科特派服務云平臺具有需求發布、成果對接、互動咨詢、資訊推送、典型案例等功能,可開展專題視頻點播、語音咨詢、圖文咨詢和視頻咨詢等交互式服務,并提供大量農業技術資源,目前已按照種植養殖類別建立142個專題數據庫,收錄近20萬條技術信息、876部專題培訓視頻,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三農信息服務的新需求。

  網絡另一端,專家、科特派利用平臺視頻直播、遠程診斷、在線互動答疑、視頻語音通信等方式,打通技術需求綠色通道,把農情傳上來,把服務送下鄉,把技術落到地。

  “農業生產講求效率,平臺提高了科特派的農技指導效率,讓專家少跑腿多解惑,讓農民少等待多務農,推動了科特派應用信息技術高效服務鄉村振興。”福建省農科院副院長余文權說。

  提質增效,建立服務新格局

  去年,疫情來勢洶洶,打亂了科特派赴一線服務的計劃。為此,福建省各地科特派紛紛開啟“云端”模式在線服務,拓展服務空間。

  如今,福建科特派“一呼就靈”。2020年至今,在云平臺上專家已累計解答農民提出的問題72528個,發布農時農事50284篇、工作日志70631篇。

  云平臺發揮了信息服務平臺的優勢和作用,也倒逼“數字科特派服務”建立服務新格局。去年3月,福建省出臺強化科技支撐服務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十二條措施,把運用信息技術提升科特派服務水平,特別是加強云平臺建設,列為一項重要措施。

  “軟硬件系統全面升級后,目前平臺已具備在線選任、知識服務、需求發布、成果對接、互動咨詢、動態跟蹤、查詢統計、大數據分析等功能,實現全省科特派在線申請、考核管理、績效評估,成為我省科特派管理與服務的工作平臺。”福建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日前,福建省科技特派員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出通知,動員廣大科技特派員積極投身“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緊圍繞福建省鄉村振興和特色產業發展需要,推動科技、人才、管理、信息、資本等現代生產要素注入鄉村。如何補齊數字化建設短板,推動解決鄉村產業發展關鍵技術難題,引發業內關注。

  “科特派工作需要從提供傳統農業技術轉變為向現代農業提供技術支持,從而實現自身的蛻變與升華。”福建省農業專家翁伯琦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鄉村新經濟呈現蓬勃發展新態勢,科特派要以信息化、智能化、服務化為新的工作方向,進一步探索鄉村產業振興的新途徑。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