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蟹一扣
“每一只上市的陽澄湖大閘蟹都必須佩帶蟹扣,即防偽標識,蟹扣相當于大閘蟹的身份證,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描蟹扣上面的二維碼,就會看到所購大閘蟹的溯源碼、養殖基地、養殖戶、苗種培育、飼料信息、授權商家和查詢次數等信息。” 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新聞辦姚水生表示。
陽澄湖大閘蟹身上的蟹扣由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統一制作。協會按照不同的養殖區域,將蟹扣分為兩種:紅扣和綠扣。湖區養殖的大閘蟹戴紅扣,高標準池塘改造養殖的大閘蟹戴綠扣。
俞三男在陽澄湖區養殖20畝大閘蟹。每年9月,陽澄湖大閘蟹開捕季節,他便拿著身份證,到沿湖二市二區委托發放點,掃描身份證,分批次領取相應數量的蟹扣。
“防偽標識領取時必須由生產者攜帶相關證件簽字確認,并實行‘一蟹一扣’使用規則,每只陽澄湖大閘蟹必須在沿湖生產者、經營者發貨地及其協會授權企業的備案門店進行蟹扣佩戴。”姚水生表示。
“養殖戶在領取蟹扣時,不能想領多少就領多少,一畝地按規定只能領600個蟹扣。”姚水生表示。
“掃描身份證后,電腦上立刻顯示養殖戶的信息卡,內容包括養殖戶名稱、養殖畝數、養殖地點和聯系方式等信息。每次領取蟹扣,電腦上都會有數量記錄,總量每畝不超過600個。”俞三男表示。
每畝只發600個蟹扣
每畝最多發600個蟹扣,為什么?
這要從近年來江蘇省采取的退養還湖政策說起。
近年來,受生態修復、保護陽澄湖水源水質政策影響,蘇州市當地政府采取退養還湖政策,陽澄湖湖區圍網養殖面積從2003年的14.2萬畝壓縮到目前的1.6萬畝,縮減了將近9成。
“一只大閘蟹關乎民生。湖里大面積不讓養了,農戶怎么辦?”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會長胡建國曾經對此憂心忡忡。
2018年6月,胡建國以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的名義向蘇州市農業農村局遞呈了《關于對陽澄湖大閘蟹公用品牌實行搶救性保護的請示》,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提出到2020年完成對全市16.11萬畝養殖池塘進行標準化改造。
2020年4月,陽澄湖大閘蟹獲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保護范圍從原來的陽澄湖區1.6萬畝圍網養殖面積擴大到蘇州市所轄陽澄湖沿岸相城區的太平街道、陽澄湖鎮、陽澄湖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常熟市的沙家浜鎮;昆山市的巴城鎮;蘇州工業園區的唯亭街道。所涉面積77.41萬畝,生產面積27.61萬畝。
“以前是在湖里養,申請地理標志之后,地標保護范圍之內養殖的大閘蟹都可以叫作陽澄湖大閘蟹。”胡建國表示。
沿湖的百姓看到了希望,重新鼓足了干勁。2020年沿湖從事蟹業的人數達到近十萬人。
但是問題來了,與以前的湖面養殖不同,標準化池塘養殖,大閘蟹的養殖密度如何控制?
“我們推行‘863’模式,即每畝放苗800只,回捕600只,產值達到3萬元。” 胡建國表示。
陽澄湖大閘蟹協會新聞辦姚水生解釋道:“放苗800只,主要是為了有效控制養殖密度,使大閘蟹能夠在適宜的環境中成長,保障大閘蟹的品質。回捕600只,主要是因為大閘蟹在七八個月的生長期間要經歷五六次的蛻殼,有損傷率,回捕600是我們定的一個基本標準,也是一畝地發放蟹扣的數量標準。目前,實際養殖中應該回捕高于600只。”
那么,高于600只的大閘蟹,會多發蟹扣嗎?姚水生表示:“不會,只核發600個,因為還要扣除公蟹達不到3兩、母蟹達不到2.5兩上市標準的情況。”
“實施高標準養殖后,水質、水的深度、種的水草、喂的螺螄等都是模擬湖區標準體系養殖的。”姚水生表示。
通過863生態養殖模式的實施,陽澄湖大閘蟹不僅保障了產量,而且保障了質量。“過去養殖戶只憑經驗,每戶按自己的要求而定,品質參差不齊,現在靠統一標準養殖的大閘蟹規格持續提高。”姚水生表示。2020年,養殖的成蟹規格又得到提升,公蟹5兩以上、母蟹4兩以上占五成左右,同比遞增7.8%。
“不管是湖區養殖還是高標準池塘養殖,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保障陽澄湖大閘蟹的品質。”姚水生表示。
透明養殖
“今年,我們從‘陽澄湖1號’苗種基地購買了大概2萬只優質蟹苗。” 俞三男表示。
在苗種選育上,近年來,蘇州陽澄湖大閘蟹協會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無錫淡水漁業中心、蘇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聯合推出“陽澄湖1號”優質苗種。在江蘇如東建立320畝“陽澄湖1號”良種繁育基地。將優選的陽澄湖大閘蟹雌蟹(200g以上)、雄蟹(300g以上)放入該基地,精心培育。同時,在陽澄湖地區建立350畝“陽澄湖1號”扣蟹培育基地,在扣蟹培育過程中,通過全程飼料投喂,調控水質,保持水生作物旺盛等精細化管理措施,減少性早熟蟹和懶蟹的比例,提高了扣蟹的質量和產量。
陽澄湖大閘蟹實現了種苗的可追溯。掃描蟹扣上的二維碼,苗種培育信息也會顯示出來。
陽澄湖大閘蟹的追溯內容,還包括生產過程和銷售過程的追溯。2020年9月,協會啟動《陽澄湖大閘蟹質量安全智慧管理平臺》建設,為大閘蟹的追溯提供重要基礎。該平臺分為四個部分:質量安全追溯分平臺、智能養殖分平臺、智慧執法分平臺和水產品銷售分平臺。
“我們在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志保護區域范圍內安裝監控設備,設立了23個監管點共同發揮監管作用,以后將逐步增加,實行監控全覆蓋。”姚水生表示,通過創新智慧監管手段,切實把陽澄湖湖區和周邊鄉鎮標準化池塘逐步納入統一監管范圍。
劉長虹的長虹陽澄湖大閘蟹有限公司大閘蟹養殖基地實現了遠程智慧監管。在協會智慧管理平臺上,點開他的養殖基地,便可清楚看到養殖環境、養殖水質以及投入品的使用情況。
“我們還在陽澄湖圍網養殖區增加無人機巡航,力爭做到透明監管,既促進養殖戶規范養殖,又嚴防了冰鮮魚和動物內臟的投飼行為,進一步提升了湖區的管理執法水平。”姚水生說。
目前,智能養殖分平臺共有17家大閘蟹養殖示范點,其中湖區6家,高標準養殖11家。
“通過在試點養殖企業安裝智能攝像頭,建立病害專家會診服務系統、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合格證及質量追溯系統、養殖尾水監測等系統,能夠最大限度降低養殖風險,提升養殖收益,減少病害損失和用藥,進而保障陽澄湖大閘蟹的品質。”姚水生表示。
在水產品銷售上,協會和主管部門可以通過銷售分平臺,動態掌握會員單位的銷售狀況,及時發現和快速處理大閘蟹銷售過程中以次充好、弄虛作假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
“通過智慧管理平臺,各級質量安全主管部門可以清楚了解和掌握陽澄湖地區的養殖企業、養殖戶在全年養殖過程中的苗種產地和檢疫情況;病害發生及用藥情況;養殖環境監控和水質變化情況。這些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可以及時發現和預警大閘蟹養殖過程中的質量安全風險,由此作出快速的反應和處理,從源頭上保障陽澄湖大閘蟹的質量安全。”姚水生表示。
蟹扣一年一定
“掃描蟹扣時,消費者會發現,掃描結果里有具體的掃描次數,如果顯示掃描次數為一次,那說明蟹扣沒問題,如果顯示掃描次數大于等于兩次,那么說明蟹扣可能被重復使用了,就要引起重視!”姚水生表示。
為了防止他人復制或制造假蟹扣,如今,陽澄湖大閘蟹所用的 “紅、綠”兩種蟹扣,都是具有較高科技含量且不易復制仿造的陽澄湖大閘蟹防偽專用標識。
“蟹扣一年一定,目前定制規模為10萬畝,約6000萬枚左右。”姚水生表示。蟹扣由內置標簽專版防偽全息彩虹紙和食品級PP材料的扣子構成。內置標簽正面是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志圖案,反面是二維碼。內置標簽的防偽技術有:標簽正反面均為鐳射材料,具有金屬感和光澤;正反面底紋為防偽邏輯結構;正面測光查看,字體會根據不同角度顯示彩色效果;反面數碼和二維碼根據邏輯變色顯示。該防偽技術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并且不易復制仿造。
“消費者可通過微信掃描標識背面二維碼,根據頁面回復查驗真偽;或通過網站查詢,登錄協會官方網站,點擊防偽查詢,根據提示輸入產品密碼查詢;或搜索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公眾號并關注,點擊菜單欄防偽溯源,輸入身份碼,防偽碼查詢真偽。”姚水生表示。
在做好追溯的基礎上,加強行業監管。針對實體門店經營者,姚水生表示:“經營者必須取得協會頒發的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授權書;應把營業執照、責任人和聯系人等相關信息向協會進行登記備案;銷售陽澄湖大閘蟹及其他大閘蟹實行標識標示,分類存放。”
針對電商、微商和社群等網絡平臺經營者,他表示,經營者也必須取得農產品地理標志授權書;獲得地理標志使用權的經營者,可在平臺產品描述和詳情頁上使用“陽澄湖大閘蟹”專用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圖案,但須標明公司名稱、產地、規格、品牌和價格等信息;經營的大閘蟹須佩帶協會統一制作、發放的防偽專用標識。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