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消費者的認知中,在杭州買的龍井茶一定是西湖龍井茶,但事實不然,只有產區在西湖風景名勝區和西湖區的茶葉才能叫作西湖龍井茶,其他地區產的茶,只能叫作龍井茶。”杭州市西湖龍井茶管理協會孫晶表示。
但是,長期以來,由于西湖龍井茶較高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價值,西湖龍井茶市場品牌假冒、原料失真、市場流通量大大超過原產地實際產量等現象嚴重。西湖龍井茶每年產量500余噸,但市面上卻有10萬噸“西湖龍井茶”在售賣。
貼真標、賣假茶的現象嚴重。一些茶農將杭州周邊富陽、千島湖、麗水等地區的茶葉收購來,打著西湖龍井茶的招牌出售,嚴重擾亂了市場,讓消費者買不到真正的西湖龍井茶。
“龍井茶的茶種有龍井43和龍井群體種,如果按照相同的茶種和炒制手法,普通消費者是無法準確判斷真假的。只能通過包裝上粘貼的產地證明標識證明標及權威機構出具鑒定證書才可知曉真偽。” 孫晶表示。
品牌保護,迫在眉睫。近年來,浙江省高度重視西湖龍井茶品牌保護,尤其是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杭州時作出了“提升龍井茶的品質,注重品牌保護”重要指示精神,當地以“西湖龍井”品牌保護為主要目標,以遏制做假為重中之重,以實施數字化管理為突破口,全面推進茶葉全鏈條可追溯管理。
統一核定土地面積
杭州市西湖區西湖街道翁家山村位于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茶農孫斌和他的家族共流轉茶葉基地23畝。
“早在2000年,我們就用統一標識來做追溯了,以前只是發一張標簽,標簽上面是茶農的身份信息,貼在包裝盒上面,消費者買了茶以后,可以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去詢問相關政府部門,買的是不是真正的西湖龍井茶。但以前的標其實作用不大,市面上還出現一些私自印的假標。” 孫斌告訴記者。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2020年,杭州市自主設計開發了西湖龍井茶數字化管理系統,并于去年3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有效覆蓋整個西湖龍井茶生產經營領域,運用杭州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化優勢,實現生產、加工、包裝、銷售的全程閉環式監管,從源頭上最大化杜絕假冒滋生,對遏制制假做假現象起到關鍵作用。
“在該系統上,我們為每家茶農(茶企)建立獨立的電子賬戶,進行實名制管理,手機號碼作為唯一的賬戶號碼,登錄時需短信驗證。每個賬戶生成一個獨立二維碼,同時配發一張IC卡。一戶一賬、賬實統一。”孫晶表示。
在系統上,茶農的姓名、地址、身份證號碼、核定面積、手機號碼等基礎數據信息都可以顯示出來。
“要想防偽,西湖龍井茶必須貼防偽標,貼標的前提是核定土地面積,然后按照量申領相應數量的茶標。”孫晶表示。
西湖龍井茶土地面積有限,只有22404.4畝。當地通過統一核定土地面積,由區、鎮、村三級根據測繪數據,對每家茶農(茶企)的茶地面積等基礎數據進行核定。測繪好的數據將全部統一填報到西湖龍井茶數字化管理系統。
“2018年開始,我們村開始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第三輪土地確權,當地的農業農村部門重新對村里的土地進行了測繪,然后跟二輪承包土地進行對比,多出來部分,進行有效的確權頒證。” 孫斌表示。
測繪數據實行一年一核,由西湖區人民政府和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負責基礎數據庫管理維護。
“這些數據不僅能在數字化管理系統查看,而且系統還與杭州市城市大腦對接,當地政府部門可通過城市大腦的駕駛艙直接看到茶農(茶企)相關信息,以此幫助政府作出科學決策、提高治理效能。” 孫晶表示。
按量申領茶標
核定好土地面積之后,茶農(茶企)將按量申領茶標,即防偽碼。
“根據村、街道、區逐級審核上報,比如A茶農有1畝地,按照生產值估算大約是50斤,那么系統中這個茶農最多只能賣50斤的西湖龍井茶,我們也會相應發放對應的50斤茶葉的防偽茶農標。”孫晶表示。
當地按茶園面積核發茶標數量,以電子標為主,如果茶農需要實體標的話可以登錄手機小程序或拿著IC卡到服務點自助或人工兌換出實體標。
“茶農(茶企)可憑其電子賬戶中干茶數量,提前到村里(指定地點)等量換領實物標識。并進行統一編號管理,對所有發放的實物標進行統一編號,根據編號進行源頭追溯。” 孫斌表示。
“按照一畝地產50斤干茶,半斤給一張票,一畝地給100張票。”孫斌的23畝基地,共可以領取2300張茶標。
茶農(茶企)規范用標是一方面,市場銷售時如何也能做到規范用標呢?
“杭州市采取西湖龍井茶銷售購銷同步劃轉方式,即茶農(茶企)在現場交易時,電子賬戶同步增減,兩者一一對應。”孫晶表示。
杭州正浩茶葉有限公司是杭州最大的、收購量最多的西湖龍井茶企。今年3月,公司在西湖街道翁家山村進行了茶葉的收購。
“收購農戶多少量的干茶,農戶個人電子賬戶上就會相應減少多少量的電子標,茶企的帳戶上就會增加相應收購量的電子標。然后我們用這些電子標,去換取企業使用的實體標。”公司總經理胡璧如表示。
胡璧如解釋道:“您就把它想象成銀行存款,每個擁有茶地的茶農都有一張卡,卡里有提前核算茶園面積所對應的茶標,相當于他的賬戶里有多少錢,茶葉賣給茶商的時候,就把賬戶的余額劃給茶商,茶企再去取票機或人工取票口,把實物標給取出來。”
銷售必須貼標
掃描西湖龍井茶外包裝上的防偽標二維碼,出現了一個驗證頁面,然后刮開防偽標上的涂層,會出現一段不規則的號段,在驗證頁面輸入號段就會出現相應的茶農或茶企信息,就可清楚知道自己買的茶葉,是不是正宗的西湖龍井茶。
“通過掃描二維碼,我們可了解自己買的茶葉來自哪個茶地、種植戶是誰等信息,讓我們消費者心中有數、喝得放心!”來自杭州市西湖區的張女士表示。
“而且,每次輸入涂層里的號段,后臺系統都會有記錄,若出現多次查詢或其他問題,系統會自動報警,我們就會去查這個防偽標。”孫晶表示。
銷售必須貼標,這是西湖龍井茶進入市場的硬性規定。杭州市明確規定所有西湖龍井茶的產品包裝上必須等量張貼專用標識,不貼標識的產品視同假冒產品。
“實體防偽標是必貼的,凡需在外包裝上使用‘西湖龍井’或‘龍井茶(西湖產區)三級以上’字樣的產品,必須統一在外包裝醒目位置上張貼等量實物證明標識,否則將依法查處,市場監管局和公安都會跟進。”孫晶表示。
“我們村賣出去的茶葉都必須貼標,消費者只需掃描上面的電子標或實體標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完全掌握茶的一系列生產過程。” 孫斌表示。
為更好地管理產地證明標識,規范茶農銷售市場,當地規定統一包裝與產地證明標識配套使用,避免熟人市場無標銷售行為,提高中小茶企的西湖龍井產品辨識度和市場知名度,更好地幫助中小企業發展。
同時,當地與中國農科院茶葉所合作,成立西湖龍井茶質量鑒定中心,為消費市場茶葉品質提供鑒定服務;與太平洋公司設計正品保證保險,對鑒定結果為不符合產品質量的茶葉,將進行理賠,從而形成整個產業鏈的閉環管理。
為讓消費者更了解西湖龍井茶,防止消費者購買到假的西湖龍井茶,杭州市西湖龍井茶管理協會建立了西湖龍井茶新聞發言人制度,每年召開新聞發布會,通過西湖龍井茶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新媒體,及時向社會公告西湖龍井茶開采時間、產量、正規銷售渠道等真實信息,引導消費者從正規渠道購買西湖龍井茶。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選購到正宗的西湖龍井茶?“我們今年有134家授權企業及專賣店、專營店,授權名單在協會官網和微信公眾號上都有公示。消費者可以依據授權名單去搜索官方旗艦店,如果不知道這些信息的話,在電商平臺輸入‘西湖龍井’,正規的企業一般在產品圖片上會有防偽標的式樣圖,當然,還有一個最直接的方法,看價格,價格過低的就要心里存個疑問!”孫晶表示。
品牌價值凸顯
通過建設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西湖龍井茶的全程可追溯,西湖龍井茶在打擊假冒偽劣、擴大規模經營、產業增收、品牌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去年以來,茶農普遍反映,青葉價格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且收購價格堅挺,以往西湖龍井茶開采后,幾天一個價,現在在前期則能連續保持在高價,茶農不論是自售還是出售給企業,總收入有了明顯提高。茶企在座談中紛紛表示,西湖龍井茶供不應求,明前茶價格普遍在3000元/斤以上,遙遙領先省內其他茶葉品牌。” 孫晶表示。
品牌價值持續凸顯。根據今年4月12日公布的2021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果,西湖龍井以74.03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三年位列榜首,較去年增長3.27億元。
目前,杭州市建設了橫向覆蓋杭州市168平方公里的西湖龍井茶產區,縱向貫穿市、區、街道(鄉鎮)、村自上而下四級的網絡化中央控制端和基層監測溯源客戶端,接下來將繼續實施西湖龍井茶數字化管理系統二期項目,增設線上授權、氣象預報、農事指導、異常警報、包裝溯源、信用評價等功能,為廣大茶農、茶企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智慧的服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